科学发展观的人学维度
2009-06-22李娜
李 娜
以实践的唯物主义为基本原理和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的马克思主义人学,为深入理解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在哲学层面上研究发展观,并不是对人与社会的存在状态和发展过程的简单评价,而是挖掘发展观中蕴含的哲学意蕴,为人与社会的发展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确立体现了现代社会发展观的人学转向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提出来,并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统领各项工作的纲领。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对西方社会发展理论的扬弃,它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互为前提的基本原理,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目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人学思想,体现了现代社会发展观的人学转向。
发展观是对社会发展状况和水平的反映,马克思在阐述其社会发展理论的时候曾明确地指出“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人对社会和自身的认识水平。传统的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模式下,人们用经济方式解决了人的生存问题,却忽视和掩盖了生存之后的人的发展问题,造成了全球性问题的日益突出,其中包括资源锐减、环境污染、生态破环、社会结构失衡等;对人的发展来讲,出现了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分裂,人们片面追求物质财富的增长而轻视人文精神,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造成了人们对社会变革认知程度上的不同和精神世界的困惑,影响了人的全面发展。传统发展模式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使人们对现代工业文明进行了批判性反思,人们重新审视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重新调整人的实践方式和实践观念,于是原来以物为中心的发展观被以人为中心的科学发展观所取代。
科学发展观彰显了社会发展实践中的人的主体地位,体现了现代社会发展的人学转向。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发展状态的实现需要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作用,通过人的认识和实践方式的根本转变,才能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协调发展从可能变成现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实践主体是人民群众,社会主义社会下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整体利益是一致的,但是现阶段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贫富分化和东西差距、城乡差距的社会现实,使人与人的关系也表现为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和矛盾化一面,要充分调动起人的主体意识,发挥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妥善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保证各民族之间和人与人关系的团结和谐,实现国家的繁荣稳定发展。
科学发展观彰显了以人为本的价值指向。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了人在发展中的核心价值,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规定。“以人为本”既是科学发展观人本宗旨的逻辑起点,也是科学发展观人本宗旨的最终归指,以人为本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也就是说科学发展观所要建设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社会发展状态是以人的可持续生存和全面发展为目的和归宿的,这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在社会发展观中的具体表现。
二、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归指: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人学为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确立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类的自身解放为最高的价值取向和终极目标是马克思人学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人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从现实的人出发,关注当下人的生存境遇,研究人的现实需求,及其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和现实矛盾。马克思恩格斯从人的社会关系发展角度出发说明了人的发展的三阶段理论:人的依赖阶段、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自由个性阶段。自由个性阶段是人的发展的最高阶段,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就成为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理论的最高目标。马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马克思所说的人的全面发展是指每个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明确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内涵:首先,表现为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因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只有通过自由自觉地劳动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才能满足人类发展的物质需求,并在活动中得到精神世界的感受体验和满足。其次,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再次,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按照马克思的对人本的理解,这里的以人为本一是相对于人的依赖而言,要使人的主体地位得到提升,主体性得到张扬。二是相对于人被边缘化而言,要把人当作出发点。三相对于人作为手段而言,要把人作为目的。坚持以人为本,首先要肯定人的主体地位,要尊重和关心人的生存发展需求,要以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发展目的,要把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最高价值取向。
科学发展观的主题和实质是发展,社会发展是人的尺度与物的尺度的统一,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和最终目标。马克思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获得社会本质意义上的存在,人的发展作为一个历史的生成过程,现实的表现为社会关系的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是互为前提的,社会是人的生存和发展所依托的外环境,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的存在状态直接决定着人的生存方式和人的发展水平。科学的发展模式应该以造就人的合理的生存方式为价值目的和最终归宿,或者说以人的需要的满足以及自身的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最深层价值指向。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和从事社会实践活动时,从人的生存现状出发,以人的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为内在驱动力,积极发挥人在社会实践中的主体性作用,通过在不断实现人与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三、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人本导向是人的全面发展。以往的社会发展方式由于受经济主义、消费主义等等的影响,导致在社会发展理论上的见物不见人和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遮蔽。在传统发展模式下,人的发展表现为片面的、单向度的发展。科学发展观作为建立在社会生产力的现代化水平基础之上的社会发展理论,客观上反映了人类发展实践的人本化、整体化、生态化的历史趋势。科学发展观把人置放在整体性视野中考察,突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全面的协调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立足以现代科技理性为手段实现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通过郑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社会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真正的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的享乐的人道主义”。人们在改造自然、改造世界的实践中逐渐意识到,在充分利用工业文明和技术文明的成果的同时,只有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和发展。
社会发展具有服务于人的价值导向,一方面,社会发展为人的发展提供丰富的物质、精神、环境产品以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社会发展能够引起人思想观念的变革、思维方式的转变,通过人的内在素质的提升和思想观念的变革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实践性本质决定了我们可以通过坚持和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促进人的生存方式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方式转变,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作为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战略思想,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党和政府在制定和实施各项经济社会发展政策时,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使得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通过各项政策指导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通过制度建设规约人们的行为,以经济的发展促进生活的富裕,以政治的文明保障民主和人的主体性,以文化的进步促进人的在素质的提高,以生态的健康文明发展确保人的可持续生存和发展。
科学发展观所要实现的人的全面发展,既包括人的物质性需要的满足、社会性本质的实现,也包括生态性需要的满足,通过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以满足人的全面需要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具体到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首先,发展先进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和完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社会发展模式,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加社会物质财富,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丰厚的物质基础。其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挥政治文明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政治引导、政治保障、政治塑造作用,政策制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关注民生,关注人的生活世界,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健全和完善,努力实现人与人、人与社关系的和谐,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政治保证。再者,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用先进文化开发人,引导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用丰富健康的文化生活克服经济理性、技术理性对人的片面规定,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文化水平、精神追求和道德修养等综合素质,提高人的全面发展的丰富性和全面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支持。第四,建设现代生态文明,优化人的生存发展环境。以科学的生态文明观为价值指导,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协调好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及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互动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