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说话要有针对性,有吸引力

2009-06-22

作文周刊·七年级读写版 2009年11期
关键词:东北军全场军官

【情境展现】

这学期,七年级二班转来了一位新同学,名叫郝仁。他在四川省汶川大地震中失去了亲人,成了孤儿,只好跟随外出打工的姑姑一起生活。由于心灵受到了巨大的创伤,他经常独自黯然神伤,尤其是这次的期中考试成绩很不理想,他觉得对不起死去的父母和靠打工赚钱供他上学的姑姑。家长会后他伤心地哭了,说不读书了,他不想让姑姑再为他受苦受累。

1.如果你是他的姑姑,你会怎么劝他?

2.如果你是他的班主任老师,你会怎么劝导他?

3.如果你是他的同桌,你会怎么开导他?

【交际指导】

谚语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就是说,说的话一定要中听、恰当,才能与别人友好交往,否则将适得其反。

恰当的话语在交流时能打动别人,引起对方的情感共鸣;不恰当的语言不仅难以使人接受,而且有时还会引起别人的误解甚至反感。所以我们在与人说话时,除了要注意语境、话题、角色、对象、说话意图之外,还可以适当地采用一些说话的技巧,将表达的方式艺术化,达到有吸引力。

经典事例:

西安事变发生后,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到达西安。当时东北军内“杀蒋”的呼声很高。其中,年轻的下级军官情绪尤为激烈,对共产党“不杀蒋”的主张很不理解。一天,周恩来受东北军王曲军官训练团的邀请,前去做说服工作。这个训练团尽是反蒋的青年军官。周恩来到训练团驻地时,青年军官们怒气冲冲,横眉怒目,一见周恩来便纷纷责问:“为什么不杀蒋介石?”等大家把话说完,周恩来大声说:“要杀,这又有什么困难?一句话就行了。”出乎意料的回答,使全场的人都怔住了。周恩来趁机分析了当时的形势,他说:“诸位,在这种形势下,是杀好呢,还是不杀好呢?杀了一个蒋介石,就会出来一个何介石,李介石。这个何介石呀,他一上台,就会公开地和日本人勾结起来攻打西安,内战就会继续,中国就会灭亡。如果不杀呢,现在蒋介石在我们手中,就可以逼他抗日。”针对一位青年军官提出的“共产党和蒋介石势不两立,为什么这次不趁机报仇”的问题,周恩来举了红军将领徐海东一家36口人被蒋介石杀了35口的事例说:“这个仇够深了吧?可是,这次他还是主张不杀蒋介石。因为他是共产党员,对共产党员来说,民族和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这一席话,深深打动了全场的青年军官,场上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探究周恩来发言成功的原因,是他针对在座东北军青年军官共同的心愿——抗日、爱国,晓之以“民族和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之大理,动之以舍个人恩怨、顾国家安危之大义,从而打动了人心,说服了听众的。

从上面事例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说话的技巧:

1.有的放矢。就是说话要有针对性,要针对对方的提问来说,不回避,不 “顾左右而言他”,而且要正确分析对方的观点。如周恩来直面众人要求“杀蒋”的呼声。

2.因势利导。听你说话的人,是因为觉得你的话对他有帮助,有价值。只要你向听者表明你尊重他的观点,能替他着想,就能使之与你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从情感上打动对方,使他接受你的观点。如周恩来借“全场人怔住”之机说出不能杀蒋的原因。

3.晓之以理。要想让别人接受你的观点,就要充分说理。说理的方法很多,如运用举例、比喻、类比、假设等,可根据需要先有意识地退一步,再找机会针对对方认识上的偏差,分析其错误之处,从而让对方明白正确的道理。

参考答案

《说话要有针对性,有吸引力》

1.回到家里,姑姑这样劝他:“仁仁,不必太难过,一次失败并不代表永远失败。失败是成功之母,振作起来,姑姑相信你一定会像以前一样克服困难,继续前进。只要你好好读书,姑姑再苦再累心里也是甜的。”2.课间,班主任找他谈心:“郝仁同学,如果说考试失败了就打算放弃。那么人类历史上就不会有那么多有成就的人了,如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人生了,爱因斯坦的学生时代并不值得夸耀,那时他只是有数学特长,在老师眼里他不是好学生。可他并没有放弃,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郝仁,你的文章写得很好,字也很棒,只要你努力了,老师相信你一定会考出好成绩的。只要努力你的人生一定是辉煌灿烂的!”3.放学路上,同桌对他说:“郝仁,当你为蝴蝶那斑斓的色彩、迷人的身姿而陶醉时,你可曾想过,蝴蝶在蜕变之前只是一只不起眼,甚至可以说是丑陋的毛毛虫。只要你坚持到底,灿烂的阳光很快会照耀在你的身上。让我们一起努力,一起进步吧。”

猜你喜欢

东北军全场军官
观全红婵跳水
跳伞
海内外买家齐聚 国际化趋势引爆全场
哥伦比亚 军官
全场代表起立鼓掌向他表示敬意
浅析1928—1936年张学良对日态度
论西北“三位一体”大联合的形成及其历史地位
刘澜波抗日救亡活动之武汉篇
对中国军官预备役制度的回顾与思考
东北军对张学良被囚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