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新文化运动
2009-06-22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指“五四”时期在文化方面所进行的革命运动。以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为代表的革命知识分子大力宣传民主主义文化,同封建思想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反对封建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其中对“民主”与“科学”的宣传介绍,反映了中国进步知识分子寻求真理的可贵精神。许多知识分子参加到反封建斗争中,但有些文章过高地估计了西方文化,贬低了民族文化,曾产生过一些消极作用。
在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和陈独秀、李大钊主编的《每周评论》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使运动密切配合了当时的政治斗争。此外,《国民》《新潮》《晨报》副刊,《民国日报》副刊(即《觉悟》)等“五四”时期出现的四百余种报刊、杂志都从不同方面支持了新文化运动,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思想。
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干将。他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一系列战斗性极强的杂文和短篇小说。在《狂人日记》中,以其犀利的笔锋对封建道德展开了猛烈批判,并出色地把反封建旧礼教的革命内容和白话文形式结合起来,为新文学树立了典范。
这一时期的新文化运动沉重打击了当时“复古尊孔”的封建势力,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清除了一些障碍。但由于历史的局限性,不可能提出正确的解决办法和指出前进的方向,所以,它仍然属于旧民主主义范畴。
随着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新文化运动的深入,中国新文化运动迅速发展,成为传播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运动。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逐渐从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1918年11月,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热情赞颂了十月革命。从此,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以马克思主义为精神武器,教育和组织广大群众,将革命推进到一个新的时期,揭开了中国革命从旧民主主义转变为新民主主义的历史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