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社戏
2009-06-22刘辉
刘 辉
在家乡,童年时每年的正月,喜欢热闹的乡亲们都会请一些在坊间比较有名气的戏班子来村里唱戏。
社戏台是用十几个大方桌拼接起来的,高低不平就在桌腿下垫些砖块瓦砾,然后再将所有相邻的桌腿用麻绳捆牢。为了防止武生在翻滚打斗时摔伤,在上面还铺了层厚厚的稻草。而幕布则是由一块块床单缝起来,花花绿绿煞是惹眼。透过五颜六色的床单,影影绰绰地看到戏台上那些演员们卸装换装的身影。
唱社戏一般在午饭后,戏还没开场,戏台下早已挤满了从十里八乡赶来的乡亲。人们三五一群地围在一起,热烈地讨论着所演戏目的剧情。随着一阵紧锣密鼓,预示着社戏要开场了。台下闹哄哄的人群一下子鸦雀无声,人们都各自咽下话题,一齐把目光转向了戏台。
虽然只是社戏,但戏台上那些角儿们却唱念做打一招一式决不含糊。该怒的时候声色俱厉,动情处又潸然泪下,该武斗时翻滚腾挪,戏台都被他们踩得咚咚作响,打斗到高潮时,戏台上稻草飞扬,“腿软”的桌子更是颤颤巍巍晃晃悠悠。此时,人们早已沉浸在凄婉的剧情里,全然忽略了那一张张抹着厚厚粉黛后面的面孔是不是自己所喜欢的扮角儿。
随着剧情的跌宕起伏,台下的人也跟着戏里的主人公悲欢离合,或哭笑怒骂,或为他们的命运嗟叹唏嘘,动情处,台下竟然啜泣声一片。
戏台的下面,那些赶场的小贩就着从戏台上洒下的丝缕微弱的灯光做起了买卖,此时,才是我们这些孩童最兴奋的时候。平时不可能实现的“理想”现在轻而易举地实现了,拿着还带着大人们体温的毛票,凑在昏暗的杂货摊前,瞪大眼睛算计着捏在手心里的那点钱,到底买什么最划算或买哪样更解馋。
社戏,终于在人们的意犹未尽中暂时落幕。次第亮起的手电,在茫茫黑夜里晃动着笔直的光柱,向不同方向分散开去。父亲背着睡意正浓的我,在紧握在母亲手里的那束光柱的指引下,踏着昏黄色的光圈,深一脚浅一脚地朝家走去。蒙眬中,我抬头回望一下那正收卷货摊的小贩,又趴在父亲那温暖的肩头,沉沉地睡去。
现在老家已没有社戏了,好想再看一场社戏,哪怕,只是在梦里……
(选自《今晨六点•百味副刊》,有删节)
赏析
这是一篇借事传情的散文,语言朴实自然,且内容情真意切。作者将对家乡的深切眷恋与儿时生活的美好记忆,融在对看社戏过程的细致刻画中,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浓浓的亲情与乡情。
结尾作者对社戏的怀想,并不是因为社戏有多么精彩,小贩的零食有多么美味,而是源自对童年生活的那份快乐的记忆:在看社戏的过程中,能看到角儿卖力的表演,能感受到村民们看戏的热闹氛围,能尽享与父母在一起的天伦之乐。
阅读训练
1.作者在这篇散文中运用了什么写作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2.请从写作方法的角度赏析下面这句话。
台下闹哄哄的人群一下子鸦雀无声,人们都各自咽下话题,一齐把目光转向了戏台。
3.本文最后一段言已尽而意无穷,作者在对社戏的渴望与期待中蕴涵了什么情感?
4.联系实际生活,描写你童年时的一个生活片段,要求能以事传情。(100字以内)
参考答案
《看社戏》
1.以事传情。2.这句话运用侧面描写,以村民们先闹哄哄后戛然而“静”的反应,来烘托社戏表演的精彩。3.作者在结尾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对童年往事的深深追忆和对家乡的无限思念之情。4.略。(生活片段要描写细致,富有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