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2009-06-21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11期
关键词:意志品质体育教学培养

马 纯

[摘要] 本文以学校体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理论为指导,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意志品质培养现状进行了探索和分析。同时,对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教育的策略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 体育教学 意志品质 培养

在我国现行的基础体育教育中,青少年学生的学习内容较多,而作为“小三门”课程中的体育学科,对学生的意志品质却有着别的课程所无法取代的作用,即它在特殊的空间、特殊的环境和情境中进行,学习过程中更多的师生互动以及学生身体与智力上的共同参与,包括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由此可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适当改变教学组织形式,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适时地开展意志品质的培养,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显著效果。

1 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意志品质培养的内容和方法

1.1意志品质培养的内容

当前,关于意志品质的基本结构有以下几种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意志结构主要表现在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和坚韧性等方面;而有人则提出意志品质的结构主要体现在独立性、果断性、坚定性和自制性。也有其他研究者认为,意志品质包括主动性、自制性、坚韧性、果断性和勇敢性等内容。以上关于意志品质的结构都包括果断性、自制性、坚韧性内容,存在不同观点的是在自觉性、独立性、主动性、勇敢性等方面,尽管提法不同,但实际包含的内容却大同小异。综合以上几位学者的观点,我们将意志品质的结构确定为主动性、果断性、自制性、自觉性和坚韧性这5方面内容。

1.2意志品质培养方法

我们认为,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意志品质培养的方法,就是通过日常生活和学习活动,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使他们从小就养成刻苦自勉,遵纪守法,持之以恒的良好作风和习惯,做文明高尚的接班人。教师应该通过自己的表率作用和人格力量,以身示范,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做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2 当前,体育教学中对学生意志品质培养的不足之处

2.1教师教学观念上的偏差

目前,在我们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对在体育教学中培养意志品质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主要表现为:一些教师认为,意志品质可以在体育运动的参与中自发的形成。所以,在一堂体育课中,让学生自己去感知、领悟教学内容中自然隐含的意志品质培育的内容,没必要让教师在课中凸显或强调出来,或者是简单的以几句话说明。一些教师认为,意志品质可以始终贯穿于体育教学,也就是说,意志品质可以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全部得到培养,即无论是田径、球类内容,还是体操、武术内容,都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刻苦、机智、灵活、果断等意志品质。然而,在实际体育教学中,由于各项教学内容具有不同的活动方式与要求,因而对培养学生的意志品德方面就具有不同的影响。但是,这样没有重点的泛泛培养,其效果也就很不明显。

2.2教学内容中意志品质因素挖掘不够

实际上,运动技能的学习,是一个重复学习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对有关教学内容的分析发现,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同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具有特殊的作用。然而,在教授不同教学内容时,体育教师对不同教学内容所隐含的意志品质教育因素理解和挖掘不够。

2.3意志品质教学方法不当

目前,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意志品质培养主要还是以传统的“管教式”和“说教式”的教育方式为主。所以,在对学生意志品质培养的方法上一般用理论、鼓励、榜样等方法来进行。而且,体育教师多注重外在的对课堂纪律、比赛规则的执行,强调学生要做什么,必须要怎样做。这种强迫性的“培养”教育,不能真正让学生内化。另外,只是单纯机械地加以灌输意志品质的概念,形式单调、内容枯燥,不仅不能使学生产生共鸣,相反可能让他们萌生一种逆反心理。

2.4意志品质教学环境弱化

在室外开展的课堂教学容易受到的干扰因素较多,有的环境因素对培养意志品质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会给教学造成阻碍。体育课中以情换情,以情育情,形成一个良好的情感环境,就能使每节体育课都成为育体、育心、育人的过程。一般来说,现在一个体育教学班级的人数较多,大多又分男女班或分组教学,再加上许多学校的体育场地器材有限,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可以实施进行,所以,更加要求教师物尽其用,精心设计,统筹安排教学。同样,在有限的教学环境中,如何为学生营造一个培养意志品质的环境也是对我们教师提出的一个现实的、严峻的问题。

3 体育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意志品质培养的措施

3.1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

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是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前提,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跳出原来的思维框框,全面理解素质教育的深刻内涵和新课程的理念,正确把握体育课程的性质和价值,作为体育教师不但要通过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质,而更应该在“育体”的基础上“育人气

3.2丰富意志品质教育因素

体育教学是一个多环节的系列化过程,又受场地、器材、气候、环境的影响,十分复杂。因此,处理好教学内容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自觉性和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要注意挖掘各类教学内容中蕴藏的意志品质教育因素,并且将它们以最佳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可练习与多变条件相联系的活动,如小羽毛球、小排球、小足球等活动,可培养学生果断、自制等良好意志品质。

3.3创新意志品质培养的方法

体育运动的内容丰富多彩,其育人的作用也各有所长。作为体育教师要避免“贴标签”式的空洞“说教”,防止把体育课堂教学变成单纯的理论教育课,应充分认识到体育教学中意志品质教育的直接参与性和各种体育运动内在育人作用,灵活多样的组织方法是提高学生锻炼积极性的关键,通过让学生直接参与各种体育运动的方式,寓育人于体育运动之中。

3.4形成意志品质培养的宽松氛围

自然环境对中学生来说有直接感观和感染的作用,可用来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严寒、酷暑、风雨等恶劣的天气环境,这些自然条件对学生有一定的新鲜感与吸引力,在一般的体育课可适当予以利用。但是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教师利用这些环境条件之前,一定要作详细的调查考察,做好安全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教学。也要根据具体的环境预测其变化的方向,控制教学训练时间。以意志精神、思想教育为主,体力为次,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同时,在体育教学之外,应该重视家庭对学生意志品质各方面的影响。应该尽力寻求家长和其他教师的配合,定期征求家长意见,注意反馈的信息。此外,在培养意志品质的同时,不要忽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体育教学要防止过度把个人的快乐和兴趣极端化,更要注意对学生意志品质培养的均衡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亚男,郑日昌.中学生意志力问卷的编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14(5).

[2]王文芳.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几种途径[J].河北教育,2001,(6).

[3]陈天石.从教育实习体育系教学改革的思路[J].福建体育科技,1998,(8).

[4]林文川.体育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J].福建学校体育卫生,1993,(2).

猜你喜欢

意志品质体育教学培养
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探究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不同运动水平男子冰球运动员意志品质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