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科学、实效的大学生职业指导服务新体系

2009-06-20左海云

职教论坛 2009年14期
关键词:职业指导构建体系

摘要:针对目前我国大学生职业指导状况的经验与不足,提出构建政府、高校、社会力量三位一体、相互配合的职业指导服务新体系;对提高我国大学生职业指导体系的科学性与实效性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构建;大学生;职业指导;体系

作者简介:左海云(1972-),女,河北石家庄市人,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18(2009)14-0061-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日益凸现出来。大学生就业指导引起了各方的关注。上到教育部,下到各高校内部都成立了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开设了职业指导方面的课程,大学生职业指导服务得到了快速发展与提高。但是,应该看到,我们的职业指导体系还不完善,实效性还比较低,就业率低也越来越成为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显性因素。因此,构建科学、实效、立体化的大学生职业指导服务体系,提高职业指导的实效性,成了当务之急!

一、政府是职业指导体系的宏观调控者

在市场经济不断走向成熟的今天,,政府职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加强立法;二是提供信息;三是做好协调和引导工作。

政府通过立法,可以将大学生职业指导和服务纳入法制化轨道。政府应在劳动雇用、劳动保证、职业指导等方面建立完整的法律体系。让就业服务和职业指导成为法定的义务。同时,还应加快劳动人事制度、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建立更加开放的就业市场,以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和保障人才的公平竞争。另外要抓紧研究制定《妇女就业法》和《公平就业机会法》等法律法规,尽快制定并实施已经出台草案的《就业促进法》。

政府在全面掌握人才需求的信息方面具有优势。因此,政府要加强对人才市场需求状况的调查和预测,主动为高校和大学生提供相关的市场信息,及时指导高校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进行教育和教学改革。在提供就业信息方面,建立全国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包括毕业生信息、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就业咨询服务和职业交流会等。建立毕业生就业状况的统计、监测、预警系统,对经济走势、就业态势做出科学的分析和预测,并以上网和编制出版物的形式公布于社会。

此外,政府还需要发挥它的协调和引导功能。在协调方面,一是政府应健全市场机制,建立统一、开放、高效、规范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实现毕业生就业市场、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的相互贯通,为大学生在全国就业消除市场障碍,提供便捷通道;健全合作机制,鼓励和支持各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协作和技术、人才合作,形成以东带西、东中西共同发展的格局;健全互助机制,鼓励发达地区采取对口支援等方式帮扶落后地方发展经济,扩大就业;健全扶持机制,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就业和社会保障的支持力度。二是要协调高校、社区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构筑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机制,鼓励更多的用人单位支持大学生的专业实践活动,通过体验式教育,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引导方面,政府要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比如将创业教育的内容引入高校的课程计划,引导教育部门成立专门的委员会来研究大学生自主创业问题,对创业者给予一定的经济支持等等。政府还可以采取财税政策,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发展高科技产业,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大学生就业。

二、高校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

1.健全机构。目前各高校内部都设有专门的就业指导中心,但是由于投入不同,各就业指导中心功能的发挥情况不尽相同。大多数就业指导中心的职能主要集中在就业政策的解释、就业信息的发布、组织校园招聘会、开设就业指导课等方面。但是这些解决的都是面上的问题,对于每一个千差万别的大学生来讲,他们更需要更加深入的详细的个性化的指导服务。目前各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都还没能去关注这些问题,有的开始关注了,却没有能力去解决。其实,对于一所规模较大的高校来讲,几千、几万人的职业指导压在几个人组成的就业指导中心,确实难以有实效。

要改变这种局面,就要加大投入,健全机构,发动院(系)力量,形成校—院(系)两级相结合的职业指导体系。对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一方面应当继续加强信息枢纽的功能:包括就业信息网站建设、组织校园供需见面会、组织用人单位的专场招聘会等,起到沟通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桥梁作用;另一方面应当主要承担起团体指导的责任:包括设置合理的职业指导课程体系、通过聘请或者培训等方式组建职业指导专家队伍、就业政策的讲授、求职技巧等系列讲座的开展等等。对学院(系)一级的职业指导,则主要应当承担起个体指导的功能,包括开展职业倾向测评、广泛开发利用各种资源建立大学生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和专业见习的机会、帮助进行个体职业生涯的设计、应聘面试的指导、结合本学院(系)的各专业聘请有关人士开展行业发展情况的讲座等等。

2.提高专业人员素质。我国高校目前的职业指导从业人员专业化水平很低。主要原因有:一是来源杂。目前我国还没有设立职业指导专业,该行业的从业者以行政人员和政工干部居多,而且多是“半路出家”;二是学历低。硕士及以上学历的非常少,而在英国,大学里的职业指导人员大多具有心理学等专业的博士学位;三是事务多。特别是高校扩招后,人手紧缺导致职业指导人员经常超负荷工作,鲜有时间进行理论探究;四是培训少。国家虽已推行职业资格认证,但发证不够严格,后续培训几乎没有。

从业人员专业化水平低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职业指导的实效性比较低。虽然各学校都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开设了职业指导课程,但是由于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不足,理论宣讲多于解决问题,因此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虽然各校都设有就业指导中心,但由于缺乏专业咨询人员,难以开展个性化咨询,不能满足学生的个体需要。有的学校引进了一些专业的职业测评软件,这对加强职业指导工作的专业化推进了一大步,然而由于缺少专业测评人员,不能对测评结果做出科学的解释,测评的实效性就大大降低了。

3.设计科学的职业指导课程体系。目前,各高校大都开设了职业指导课。无论是选修还是必修,在普及职业指导观念方面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要想通过课程让大学生们尝到实效,还需要加快课程研究和开发的步伐。对于我国的大学生来讲,他们对职业的理解与规划已经落后了。发达国家在小学就已经开设了有关职业的课程,到大学阶段,职业方向已经明朗。而我们在大学阶段对职业的理解才刚刚开始,甚至对工作世界一无所知。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的工作就不能只局限于毕业生,从一入学就要开始进行职业规划的指导。在开发课程时,更不能只关注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要从职业生涯规划开始,不同阶段,要有不同的侧重的课程。目前一些学校有开设专门的职业能力训练课程的,如果能跟各种专业课程相互补充就更好了。

4.实用、多样的服务方式。如果把健全的机构看作是齐全的厨具,高素质的人员队伍看作出色的厨师,科学的职业指导课成体系看成上好的原料,那么能不能作出美味佳肴,就看实际制作的过程如何了,服务方式就是这道大餐的制作方法。可见服务方式是不是真的管用也是很关键的。

目前高校中,职业指导的方法主要有授课、讲座、报告会、校园招聘会等形式,基本特点可归纳为“五多五少”:灌输多,互动少;间接教育多,亲身体验少;请进来多,走出去少;思想教育多,职业测评少;一般化教育多,个性化咨询少。这与大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职业指导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问,职业体验是高校职业指导的重要方法。职业体验除了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社会调查等形式外,还包括让学生亲自寻找招聘信息并做分析、写求职简历和自荐信、参加就业双选会等。通过学生的实践体验和教师的总结评点,帮助学生由对职业世界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确立更加务实的职业理想和目标。

大学生的主动参与是高校成功实施职业指导的关键。可通过帮助组建学生社团(如职业发展协会)和培养朋辈职业辅导员等形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让他们在主动的自我探索中学会职业决策和心理调整的方法。

三、社会力量是职业指导体系中重要的补充力量

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社会力量的作用。大学生是社会的一分子,将来要走向社会,接纳他们的也是社会,因此,社会力量也有义务关注大学生的职业发展。这里从以下两个层面来分析:

1.用人单位。用人单位是大学生的接收者、使用者。能不能找到自己需要的合适的人才,是用人单位最关心的。但是如果用人单位从不跟学校沟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不一致,最终苦恼的不仅仅是学校,用人单位损失更大。因此,用人单位应该主动与高校联系,互通信息,让在校大学生更多地了解职业需要,更早的向着企业需要的方向武装自己;用人单位应响应政府号召,为大学生提供实习、实践机会,这也是一个双赢的过程。比如,目前有的大学实行的顶岗实习制就达到了这个效果。一方面大学生得到了实践的机会,获得了宝贵的职业体验;另一方面用人单位以最小的投入补充了人力资源。另外对于用人单位来说,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也是对大学生就业的一种支持。

2.社会专业职业指导机构。社会上专门的职业指导机构服务对象的面比较宽,除了大学生之外更多的是面向已经进入社会具有一定职业经历的人。这样的专门机构往往是市场化运作,是要收费的。但是他们往往拥有高水平的专家团队,专业水平较高,服务效果很好。对于大学生来说,由于经济能力的局限性,他们只有少数人得到专业机构的指导。目前我国的情况就是这样,大学生职业指导的市场需求很大,但缺乏支付能力;而企业也了解这些需求,很想开发这个广大的市场,就是找不到合适的入口进入。其实企业可以跟高校很好的沟通,不仅要跟管理人员沟通,更重要的是跟大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找到他们能够接受的方式,更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让大学生们了解专业机构的优势,让大学生们知道专业机构能帮助他们做些什么,解决些什么,只有这样双方才能达到共赢的结果。笔者认为不妨从大学生们急需解决,而学校又很难短时间做到的方面入手。比如个性化咨询服务,学校由于投入不够,人手不够,专业人员的水平也有限,因此很难满足成千上万学生的个性化指导要求;而专业机构在个性化咨询方面极有经验,成功案例很多,只要能感觉到实效肯定会吸引来一部分学生进行咨询。对于大学生职业指导体系来说,这无疑会是一种重要的补充力量。

综上所述,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社会问题,大学生的职业指导要收到实效,获得发展,不仅是高校的职责,更需要政府、高校、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协同配合,形成一个科学、实效、立体化的完整体系!

参考文献:

[1]邓宏宝.法国大学生职业指导的回顾与展望.[J].外国教育研究,2008(1):88-91.

[2]张伟.国外大学生职业指导的实践经验及启示——以日本为例.[J].探索与争鸣,2007(10):71-73.

[3]孟红莉.构建适合大学生需求的高校职业指导新体系-对大学生职业指导需求的调查.[J].青年研究,2006(7):10-18.

[4]徐锋.关于提高就业指导工作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版),2007(8):39-41.

责任编辑:谢荣国

猜你喜欢

职业指导构建体系
仁爱至和 笃行达慧——至和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
教育部:中职学校应至少配备1名职业指导教师
如何提升职业指导的效果和效率
试论如何推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