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改革实践与探讨
2009-06-20路大勇张洪强
路大勇 张洪强
摘要:分析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及教改原则,具体指出了围绕“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进行教学改革的内容及方法。经过整体设计教学情境和单元设计任务内容,提高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效果。
关键词:数控机床维修;基于工作过程;课程设计;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路大勇(1965-),男,河北省沧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工程制图与CAD/CAM;张洪强(1980-),男,河北景县人,沧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机床数控化改造与维修技术。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09)14-0053-02
教高[2006]16号文指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结合新的《数控机床维修》课程标准的制定,我们继续深化本课程的教学改革,在总结以往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深入贯彻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和产学合作措施,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适应“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教育方针。
一、以“基于工作过程”进行教学改革的原则
传统的教学模式相对于“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存在一定不足,主要体现在:(1)课程体系开发并未完全以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课程内容主要来源于教材及参考书上的知识;(2)教学内容不够综合,各环节相对独立;(3)课程评价方法陈旧,不能充分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是通过整体化职业分析,开发出一系列典型工作任务,按照职业能力的形成规律进行序列化,形成学习领域,按照工作过程进行基于教学论的组合和序列化,构成教学内容体系,以工作过程行动导向为教学实施原则。
按着教高[2006]16号文《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对《数控机床维修》课程进行的教学改革的原则为:(1)职业岗位和工作过程分析是课程设计的基础;(2)学习项目以典型故障排除和日常维护为载体;(3)课程内容选择以职业能力形成为依据;(4)以实践作为教学的主线,通过实践带动知识、技能的学习与职业素养的养成;(5)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要保证统一。
二、以“基于工作过程”进行教学改革的内容
1.制定新的课程标准。数控机床是集多学科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产品,它的广泛使用使制造业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加工精度,社会迫切需要懂数控机床维修的高技能人才。鉴于此,新的课程标准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宗旨,它包括职业业务范围内的单项技能与知识、综合技能与知识;独立学习及获取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的能力;与人交往、沟通及合作等方面的态度和能力。新的课程标准以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培养为目标,把来源于生产实际的学习内容分成若干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又包含若干任务单元。旨在培养能安装、调试、维护机床和排除常见故障的银领人才。
2.重新调整课程结构。打破传统的按照知识相关性建立起来的并行课程结构,以工作任务为基础,整体设计教学内容体系,按照行动体系的框架形成由若干情境(一个情境包含若干任务单元)串行的结构。以实际故障维修任务为载体,进行单元任务设计,把实践知识、理论知识、职业态度和情感等内容相互统一起来,形成相对完整的体系。在任务设计中,给有发展潜力的学生留有充分的发展空间。
3.制定综合的教学内容。以从生产实际中广泛搜集的机床故障实例为载体,以排除实际故障为主线,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综合,职业技能与职业态度、情感相综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每个项目、任务或模块都是一项具体的行动化学习任务,按着制定工作计划、搜集技术资料、完成工作任务、成果展示交流的教学流程,努力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4.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课程,重视项目导向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关注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行动来培养和提高职业能力。如将数控车床的刀架不能旋转这一故障作为一项任务,事先告诉学生故障产生的过程,并让他们进行资料收集、故障原因分析,制定维修方案,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动手维修,活动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咨询者的作用,活动结束后教师进行点评。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根据任务性质的不同,还可采用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现场教学等教学方法。
5.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对于班级容量较大或实际占用时间较长的任务,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事先把预讲的内容做成动画的形式,如在排除主轴轴承的故障时,需要进行主轴的拆卸,在拆卸过程中必须遵循一定的步骤,这时就可以利用事先作好的动画进行演示,然后再进行实际主轴的拆装,既形象又节省时间,从而达到预期的能力培养目标。
6.任务单元统一规划。在任务单元上进行统一规划,相互补充,使多个任务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把单元分成基本模块和创新模块两部分。其中基本模块用于训练排除常见故障的技能,创新模块用于培养创新能力。
基本单元模块:通过机床结构的认识单元、丝杠间隙调整单元、刀架的工作原理单元、常见系统报警排除单元等的训练,形成基本的实践操作能力。
创新单元模块:结合我院现有设备,分步骤进行。制定任务计划:主要对TDNC150数控车床进行改进;进行创新设计:如添加脉冲轮,变开环控制为半闭环控制等;组织实施工作过程:将设计后的方案进行模拟、修改,并进行硬件连接。展示交流: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对比找出不足;整理技术资料:把改进过程中学到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指导老师综合点评:根据指导过程中发现的共性问题、重点知识进行讲述、演示。
7.突出实训环节。实训环节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为此,我们重新审视了培养计划及实施的效果,充实改进了实训环节的周数、内容及实施的具体方法,将实训环节与多发性实际故障排除有机结合起来。实践教学基地是保证实践教学改革的基础,学院投入300多万元建立了数控机床维修实训区、数控铣床实训区、数控车床实训区,我们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真正作到维修为生产加工服务。当数控铣床、车床实训区的设备出现故障时,积极调用数控机床维修实训区的学生进行故障分析与排除,学生把自己当作是外来的专业维修人员,从对机床使用者的询问、观察故障现象、分析故障原因到排除故障,充分体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综合,职业技能与职业态度、情感的综合。
8.制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开放性评价体系。教改后的评价主体不仅落实了教师评价和学校评价环节,还落实了学生自评、互评和社会评价环节,建立了学生自评、互评和社会评价的规范程序及方法标准。从注重对理论教学的监控评价转向对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监控评价,突出实践考核的地位。我们实施了过程考评(任务考评)与期末考评(课程考评)相结合的方法,强调过程考评的重要性。以百分制计算,过程考评占70分,包括素质考评、工单考评和实操考评,过程考评共进行18次,期末计算过程考评平均分;期末考评占30分,考评内容主要针对数控机床的组成结构、控制原理、常见故障原因分析、故障排除方法、常用工具使用、新技术应用等。
三、教学改革收获
1.充分体现了高职教育特征。教改后的《数控机床维修》基本做到了“三个一致”,即:学习领域与工作领域一致;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致;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一致。因此,基于工作过程的《数控机床维修》充分体现了高职教育特征。
2.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教改后的《数控机床维修》把教学内容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每一个工作过程的核心要素都包括劳动者、工作对象、工具、工作方法和产品。这些要素相互作用,强调人在工作中的活动,包括信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和评估等。让学生亲历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使学生能够借此获得“工作过程知识”,因此有利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3.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教改后的《数控机床维修》不仅具有持续开发实践性人力资源的功能,还具有促进人的实践智能发展和实践个性发展的功能,从而有助于实现高职教育的基本功能——培养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春禄,耿玉香.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保障与提高[J].中国高教研究,2005年第4期.
[2]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EB/OL].沧州职业技术学院网,2007-12.
[3]孟祥林.论高职教育的改革创新之路[J].教育与职业,2006年第30期.
[4]姜大源.如何开发工作过程导向—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方法[M/CD].姜大源教授在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的报告,2008-11.
责任编辑:葛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