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技术的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机理及对策研究

2009-06-20张国良

中州学刊 2009年3期
关键词:自主创新核心技术机理

张国良

摘 要:自主创新能力是中小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武器,而核心技术是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有赖于外生机理、内生机理发挥作用以及内生机理与外生机理的整合。实践中,中小企业实现自主创新的对策重点在强化经营理念、发挥核心技术轨道作用和企业集群的“磁场效应”、建设创新人才团队等。

关键词:中小企业;核心技术;自主创新;机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09)03—0038—04

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应当让自主创新成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经济整体效益、有效保护环境的基本途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演进,激烈的国际竞争迅速国内化,大量引进技术的国内企业面对国外同行的竞争表现出了自身的弱点和不足,核心技术的缺失和外国企业对知识产权的控制把中国企业技术活动压在底端上,也把中国企业排挤在价值链的末端,使整个产业处于竞争劣势。而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获取企业核心技术的重要突破口。虽然多数企业已经认识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但具体从哪些方面思考往往无所适从。因此,如何选择有效的创新对策,通过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构建中小民营企业持续竞争优势,是一个十分紧迫的战略性课题。

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研究综述及其实践概况

国外学者一般都是研究创新的相关问题,对自主创新涉及很少,自主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是我国在追赶中提出的相对概念,这更加强调自主性、原创性,也更加符合我国的现实情况。早在1912年,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其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先提出了以“生产要素的新组合”为特征的创新概念,自此后,关于创新的研究也就成为管理学和经济学研究的热点。从学术界研究的现状来看,对自主创新内涵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

第一,在理解自主创新能力时,不仅在外延上做了明确的界定,而且对其内涵也做了更为广义的解释。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元(2005)从自主创新和市场的关系分析入手,把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看作是一个经济过程,认为它不单是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而且是一个经济过程和市场实现的过程。

第二,通过对模仿创新和自主创新关系的比较,界定自主创新的内涵。毛蕴诗等(2006)认为自主创新就是引进—消化吸收—模仿—自主创新的过程,是一个积累和学习的过程,在模仿和积累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自主创新能力。

第三,从整体的概念出发,定义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系统、持续和动态的过程。宋河发(2006)认为自主创新能力是指创新主体,通过主动努力获得主导性创新产权和主要创新收益,并能形成长期竞争优势的创新活动的能力。

第四,对企业能否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进行界定。长期以来,我国更多关注的是科研机构和大学,忽视了企业最了解市场,而且真正起作用的技术几乎都来自企业。自主创新应该是一个系统和整体的概念,它包括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各种创新,自主创新应该是一个突出以企业为核心的创新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对于企业来讲,企业层面的自主创新是以掌握对产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自主知识产权、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为标志,以集成创新和引进基础上的再创新为主要实现形式;是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形成自主品牌为目的的创新活动。

从实践层面看,在世界范围内,中小企业的生命力是比较旺盛的。美国、德国等西方国家经济持续走强,主要归功于一大批高科技中小民营企业的迅猛发展。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研究,每一美元的研究和发展费用取得的创新数,小型企业是中型企业的4倍,是大型企业的24倍,小型企业的创新占全部企业创新的55%。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迅速发展是推动美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中国,中小民企自主创新能力也在日益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力量之源。在科技创新方面,目前,我国专利的65%是由中小民企发明的,75%以上的技术创新是由中小民企完成的,80%以上的新产品是由中小民营企业开发的,中小民营企业已成为技术与机制创新的主体。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中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以浙江省为例:浙江产值超亿元的产业集群(块状经济)有500多个。在这些块状经济区域中,集中了浙江半数以上的民营科技企业,龙头企业几乎都是民营科技企业。民营科技企业的研发投入占全省企业投入的80%以上。民营企业在“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中最具活力,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中小企业在成长过程中所蕴含的创新文化,为中华民族的振兴与进步提供了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和不竭动力。

二、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内外形成机理及其整合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机理,就是在充分了解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探求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在这些因素的影响和作用下,是如何一步一步由形成阶段、发展阶段,再到成熟阶段的,重点是探讨企业内部各种要素、企业外部的各种环境和资源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的作用过程。

1.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的外生机理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的外生机理是指企业外部的各种影响因素和各种资源如何作用于企业自主创新系统,最终促使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企业处于市场的大环境中,市场需求、市场竞争以及高额的创新利润是企业进行自主创新活动的诱因。但是光有这些诱因作为自主创新的动力还是不够的,这就需要政府的法律保障、财政税收支持、金融投资支持、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奖励,这样才能使企业的自主创新由动机转变为创新活动(实践)。但是,企业在进行自主创新的过程中,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还是不足以促成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因此需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支持,需要社会创新中介和社会组织的大力支持。只有上述这些条件都具备时,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得以顺利形成。

2.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的内生机理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内生机理是指在企业内部,以企业自主创新系统为基础,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生命周期为主线,企业各个部门、各种创新要素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所起的作用方式。具体来说就是,企业的生产部门、研发中心、财务部、营销部等企业职能部门,通过企业自主创新的部门合作机制、企业自主创新的统筹协调机制,来合理化配置企业有限的自主创新资源(人力、物力、财力等),以提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的原动力,并且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过程中,不断适时调配各种资源,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持续性提供保障。

3.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的内生机理与外生机理的整合

并不是说市场驱动、政府支持和社会支持等影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的因素作用于企业自主创新系统上,就能促使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这还需要企业自主创新系统内部要对上述等因素和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利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和发展的政府政策环境、市场及竞争环境、社会服务支持体系等需要被企业自主创新系统识别和接收。企业自主创新系统内部在企业自主创新的统筹协调机制和部门合作机制的作用下,企业的生产部门、财务部门、研发部门等根据各自的职责,对外部资源和环境进行消化和吸收,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服务。

三、中小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

1.强化经营理念营造技术创新氛围

能够持续成长的公司,经营战略和实践活动总是不断地适应着变化的外部世界,不断地进行着理念的创新,并保持稳定不变的基本目标。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杜拉克说:“当今社会不是一场技术革命,也不是一场软件、速度的革命,而是一场观念革命。”也就是说要突破习惯势力和思维定势,树立创新求变、争创一流的精神,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创新为主题,以诚信为手段,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用科学的发展理念引领企业新的发展,用创新的实践推动企业的跨越发展。

2.充分发挥核心技术轨道的作用

自主创新必须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轨道,其中的关键便是给自主创新以应用的空间,在应用中提升创新能力。因此自主创新模式的选择要求摆脱原来已有的技术路径,形成新的技术路径的能力。在形成技术轨道过程中,整个产业会随着技术的完善而完备;产业的完备又为技术轨道的成熟提供了环境支持。由于技术的市场应用和产业的不断发展,引致“采用的递增收益”,从而增强整个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基于中国现有技术条件,进行自主创新应该注意形成自己的技术轨道,在轨道方向上相对独立,在轨道发展中借助轨道的凝聚力提高竞争力。

美国经过20世纪70年代的低迷在80年代找到新产业作为主导的技术路径,极大地提升了美国的国际竞争力。核心技术可使企业拥有进入各种市场的潜力,它犹如一个“技能源”通过其发散作用,将企业现有的各项业务按照需要联系粘合在一起,把能量不断扩散到最终产品上,从而为消费者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产品,如日本卡西欧公司在显示技术方面的核心竞争力使得其可以参与计算机、微型电视、掌中电视、监视仪等方面的经营;日本佳能公司利用其在光学镜片、成像技术和微重量控制技术方面的核心竞争力,使其成功地进入了复印机、激光打印机、照相机、成像扫描仪、传真机等20多个市场领域。可见,随着产业、技术的演化,核心技术可以衍生出许多奇妙的最终产品,创造出众多意料不到的新市场,它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源。

3.发挥企业集群的“磁场效应”,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核心技术不仅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而且也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一个主要驱动力。对于游离的单个中小企业而言,其拥有的资源十分有限,限制了核心竞争力的构造和提升。但众多的企业集结成群后,中小企业可以利用“群体效应”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蕴藏于企业整体长期学习和经验积累之中,体现企业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的有机结合,是企业一个学习过程。集群则有利于中小企业学习能力的培养并激发创新。

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它包括一批对竞争起重要作用的、相互联系的产业和其他实体。例如,它们包括零部件、机器和服务等专业化投入的供应商和专业化设施的提供者。集群还经常向下延伸至销售渠道和客户,并从侧面扩展到辅助性产品的制造商,以及与技能技术或投入相关的产业公司。根据对杭州、宁波慈溪、绍兴诸暨、温州等地发出的问卷(调查产业一般为当地比较具地方特色的典型行业)调查和实地考察的信息反馈,及查阅相关统计资料,借助国内外已经发表的学术研究成果综合分析,当前产业集群是影响浙江民营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产业集群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及培育区域、专业化经济发展优势十分明显。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市场的变化,其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提升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集群的竞争力培育提升势在必行。

4.建设创新人才团队

创新不仅要有创新精神,还必须具备自主创新的人才。自主创新的源泉是人力资源,人才是自主创新的根本。企业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关键在于要有一支高素质的自主创新人才队伍,特别是要拥有一大批善于和勇于创新的尖子人才及科学和技术的领军人物。为此,一是要完善激励技术创新人员和科技成果的转化政策,吸引高层次人才到企业从事研究开发工作,引导广大技术创新人员面向传统企业的改造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二是要健全国家政策支持体系,要在现有人才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完善配套体系,从税收、贷款、财政资金扶持等方面制定有效的符合市场规则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和评价机制,给予高级人才资金和创业优惠,吸引人才回流。三是要大力培养高素质的自主技术创新人才,对创新人才实行与其贡献相适应的薪酬制度,要采用已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知识产权入股、股权奖励、员工持股等方法以激活人力资本。四是要加强国际合作,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人才资源,培养和吸纳具有国际领先管理经验和技术的人才,发展和完善各种形式的科技人才国际化培养模式。五是要加强对现有人才的培养和继续教育,及时对人才进行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的“充电”,以进一步挖掘其的潜力,更大程度发挥其功效。六是高校和科研机构要适应人才需求新变化,以新型教育培养创新人才。要加强产学研结合,鼓励和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之间人员、信息、知识和技术方面的交流,推动高等院校科技资源与产业结合和先进适用技术向企业转移,加快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企业要确定“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资源配置的新理念,要在创新人才机制方面迈出实质性的步伐,尽快建立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分配制度和用人机制,增加人力资本投资。

5.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以诚信至上作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独特的企业文化是挖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部环境和必要基础。企业只有在建立起自己的企业文化之后,贯彻了自己的经营管理理念和价值观念,才能有效地培育和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认为:“国家强盛在于经济,经济繁荣在于企业,企业兴旺在于经营管理,而经营管理在于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最终造就企业的兴旺。所以说,优秀的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的精神支柱,也是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表现。

中小企业要提高核心竞争力,必须在企业理念形成与核心价值观的树立方面上下工夫。高科技可以学,制度可以制定,但企业伦理层面上的东西却是很难移植、很难模仿的。企业必须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提供精神支持。企业文化的核心是精神文化,它包括企业精神、企业经营哲学与经营理念、企业价值观等。企业文化不同于企业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作用,它渗透于企业总的创新活动,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提供精神支持,并且,只有当企业文化,特别是企业精神文化顺应社会发展,融入人们的社会生活,体现时代精神且又具有鲜明的企业特点时,才能明显地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要全面塑造企业文化。优秀的企业之所以优秀,是因为独特的企业文化把它们与其他企业区分开来。核心竞争力与企业文化唇齿相依、不可分割,没有文化的竞争力不是核心竞争力,不和企业文化相联系的竞争力不具备创新性和成长性,是没有前途的。浙江的民营企业之所以有很大的发展,因为浙江企业主都有两板精神:“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有越过“千山万水”、经过“千难万险”、想过“千方百计”、吃过“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的实干精神。要大力培育创新文化,努力营造“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首先,要大力宣传创新思想,在全社会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营造有利于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社会文化环境。其次,要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和法制观念,引导企业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和产权服务体系。最后,要大力倡导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反对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创新风尚,逐步形成自主创新的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汤丹,藏伟.技术创新提升中国企业竞争力[J].理论前沿,2004,(8).

[2]陈至立.加强自主创新,促进可持续发展[J].中国软科学,2005,(9).

[3]赵红梅.基于技术能力提升的企业自主创新模式研究[J].江苏商论,2008,(8).

[4]曹永辉.企业自主创新模式形成机理及其策略研究[J].江苏商论,2008,(10).

责任编辑:晓 立

猜你喜欢

自主创新核心技术机理
习近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煤层气吸附-解吸机理再认识
雾霾机理之问
颠覆式创新: 集汽车级十项核心技术的ROBYF1
欣锐特:掌控新能源核心技术
DNTF-CMDB推进剂的燃烧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