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民生与构建民生档案

2009-06-20王红光

消费导刊 2009年9期
关键词:体系建设民生

王红光

[摘 要]民生档案的建立是档案部门为民生服务的有效途径,本文就如何进一步推进民生档案的建设提出建议和方法。

[关键词]民生 民生档案 体系建设

档案是人类文明的伴生物,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历史的真实记录,是历史文化的积累和文化创新的基础。人们可以从档案中吸取历史文化的精髓,作用于社会意识形态,形成新的文化价值判断,创新新的文化;也可以发挥档案的凭证作用,用于解决社会、生活中的纠纷,保证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但不可否认,由于一直以来所持有的档案观,使得整个档案工作如美国历史学家霍华德·津恩“批评”的那样,“档案工作者在档案的收集时,偏心于社会权贵,而忽视卑微人群”。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养、住有所居,推进建设和谐社会。为切实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国家档案局把民生档案工作作为一项新的战略任务加以推进。在2008年的全国档案工作会议上,国家档案局正式提出建立“两个体系”,即“转变重事轻人、重物轻人、重典型人物轻普通人物的传统观念和认识,重视所有涉及人的档案的价值,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转变档案工作中重视机关团体利用、轻个人利用,重为机关团体服务、轻为群众服务的传统观念和认识,像重视机关团体利用那样重视人民群众利用,建立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

那么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挖掘并及时建立新形成的与民生有关、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各类档案,使档案成为党和政府服务民生的重要帮手,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改善民生的有力依据。笔者认为需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建立规范的民生档案管理体系

关注民生不仅是一种愿望,一种济世的情怀,更是政府部门的责任和义务。

民生档案的建立是档案事业走向社会的具体表现。关于民生档案的定义一直比较宽泛,但无论这些定义有什么不同,其根本出发点都是涉及民生、涉及人民切身利益的档案,都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人民,满足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需要。

档案部门的惠民、为民、利民措施与办法,有必要上升到法律框架和制度安排的层面,才能使一些行之有效的举措不至于流于短期行为。

一是政策监管,建立健全民生档案法规和制度。要会同有关专业主管部门共同研究,联合制定相关办法,采取有力措施,将各类民生档案的管理纳入到档案基础业务建设范畴,争取早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民生档案管理法规和制度;二是业务指导,加强民生档案的源头管理。对民政、劳动、社保、卫生、教育、土地、房管等涉民生管理部门的档案业务进行监督指导,规范民生档案管理工作,严格归档制度,调整档案收集范围,确保民生档案的齐全完整。三是延伸服务,拓展民生档案领域。要深入有关行业和部门,做好民生档案调查和登记工作,界定各行业和部门形成的民生档案种类,本着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开展到哪里,民生档案工作就延伸到哪里的原则,积极指导建立民生档案。

二、建设适应民生需求的档案资源体系

一直以来档案主要为政府所用,因此在档案资源体系上长期重视的是“事”,“物”和“典型人物”。翻开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在古代,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社会,档案馆只收藏记载统治者的“丰功伟绩”,而不保存反映普通百姓的记录。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但平民却丧失了历史,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平民几乎没有历史记录档案。

以群众需要为导向,以强化民生档案建设为中心,改变过去“重事轻人、重物轻人、重典型人物轻普通人物”的档案价值观念;改变档案馆单纯接收党政机关文书档案的传统做法,突出民生档案在档案资源建设中的地位;重新认识所有与普通百姓、与民生有关的各种专业档案的价值,将接收范围扩大到与群众关系密切的政府现行公开文件和专门档案、有关基层单位档案;把所涉及到人的档案收集齐全,认真管好,努力建立覆盖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

一是建设面向民生的多元化馆藏体系结构。民生档案的建设是个系统工程,需从源头抓,涉民部门是民生档案的主要来源,采取多种措施,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加强民生档案资源建设,改善馆藏结构;接收涉民档案进馆,丰富民生档案资源;二是整合民生档案资源。民生问题涉及面广,民生档案形成的主体多而复杂,致使民生档案资源分散保存于不同的部门,给民生档案资源的共建共享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要解决这些问题,最大限度地实现民生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必须明确民生档案的归属与流向,且民生问题是一个处于不断变化中的问题,民生档案工作要紧随民生问题的变化而变化,紧紧围绕政府解决民生问题的工作需要,不断拓展建档范围,推进民生领域的建档工作向深度和广度拓展。

三、建立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

“转变档案工作中重视机关团体利用、轻个人利用,重为机关团体服务、轻为群众服务的传统观念和认识”,像重视机关团体利用那样重视人民群众利用,建立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不断改善服务条件,提高服务质量,建设高水平的民生档案服务体系。

一是开发馆藏民生档案资源。深入挖掘现有馆藏各类民生档案资源,结合民生档案利用工作的实际情况,本着“先用先整、突出重点”的原则,加快馆藏民生档案整理、审查及开放步伐,为使民生档案及时服务人民群众打下良好基础。如在档案业务工作安排中,将关系民生、群众利用率较高的档案优先进行整理、编目、数字化,建立人名档案、婚姻档案、公证档案、土地房产档案等专门数据库,为及时提供利用创造条件;二是不断创新服务形式。在做好日常服务的基础上,普遍实行函电代查、网上查阅、定期回访、利用辅导及跟踪服务、热线服务、亲情服务、休息日服务等人性化服务方式,广泛开展民生政策文件进社区、下农村、到街头等主动服务;三是不断更新服务体系。建立已公开现行文件服务体系,面向社会提供民生政策文件的无缝化服务,推动有关行业、部门及时向社会提供民生档案信息。

四、建构不同层次的用户体系

民生档案的服务对象是广大的民众,他们中有老人、有文化程度或社会地位低的人群,他们缺乏应有的档案信息利用的意识,他们不知道或不敢去寻求档案信息的帮助和支持,这样的话,民生档案的建立又有多大的意义呢?因此关注用户的信息需求,考虑用户的层次,培养用户的信息能力,才能真正发挥民生档案的作用。一是加大宣传面。在强调利用计算机与网络等新兴媒体和传播手段的同时不能放弃传统的广播电视等媒体。广播电视所有的收听收视是任何群体都能拥有的基本技能,因此有必要利用这些媒体进行多角度的宣传。二是利用社区进行教育、培训,有效地指导和引导用户表达自己的意图,检索和利用档案信息。三是要“以人为本”,对公众给予人文关怀,消除与各群体的交流障碍,保证各群体都有平等获取档案信息的权利,享受获取档案信息的益处。

民生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问题,解决民生问题,需要我们各行各业共同努力。关注民生,保障民生,解决民生问题,离不开档案工作。一方面民生档案是了解和掌握现实民生问题的载体,对建立解决民生问题的长效机制有着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另一方面,民生档案工作是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现实需要。民生档案的建立、保存和利用,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密切相关的,加强民生领域档案工作已是一个十分现实的课题。

猜你喜欢

体系建设民生
聚焦两会 关注民生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浅谈风力发电企业培训体系建设
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的河北方案
唐山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建设农业政策性信贷担保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警犬使用法制化体系建设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