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当代文学期刊转型的思考
2009-06-20杜春梅
杜春梅
[摘 要]哈贝马斯提出的文学公共领域意旨深远,对我国当代文学公共领域的发展有很大的启示。中国当代文学期刊作为文学公共领域的重要场所之一,它负载着传播文学艺术的使命。然而,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文学期刊的现状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开始走上产业化道路。
[关键词]文学公共领域 文学期刊 纯文学
著名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哈贝马斯在他的论文《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提出了“文学公共领域”的概念。在这里,他对“公共领域”做出了规范的定义:“所谓公共领域,首先是指我们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领域,某种接近于公共舆论的东西能够在其中形成。向所有公民开放这一点得到了保障。在每一次私人聚会、形成公共团体的谈话中都有一部分公共领域生成。”[1] “文学公共领域”是在十七、十八世纪随着市民社会的壮大不断兴起的一股力量,他们借助报纸杂志、沙龙、咖啡馆,传递信息,发表意见达到相互沟通、相互认同,最后形成一种公众舆论力量。哈贝马斯认为文学公共领域是从属于市民社会的公共领域,私人性特征最为明显,它主要讨论的是文学或艺术等一般性的问题。
根据哈贝马斯的理论,它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文学期刊传达着人物私人化的内心世界。哈贝马斯认为,文学公共领域是从完备的公众主体的内心领域发展起来的,文学所表达的是市民社会家庭内部的私人生活。当代文学期刊所刊登的文学作品,非常注重挖掘人物在日常生活中的私人化空间,突出人物的个性。《北京文学》、《上海文学》、《作家》等便是走纯文学的道路,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倾诉,传达人文主义关怀的典型。这类文学期刊由于人文气息比较浓厚,在读者中反响较大,能够给读者带来极大的审美享受。
第二,文学期刊担负着文化批判的功能。哈贝马斯认为,文化批判是传达公共舆论的重要形式。艺术评论员是公众的代言人、教育者,他们可以教育启发公众,也可以监督声讨作者。当代文学期刊中,仍有一大部分的刊物保持着强大的文化批判功能,《评论界》、《文学自由谈》、《文艺研究》、《当代作家评论》等,他们一方面发表新作品,引发人们的关注;一方面介绍重要的文学思潮,激发文学内部的争鸣与讨论。
但随着文学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特别是以大众传媒为先导的文化消费主义渗入,当代文学期刊逐渐消弱了它本身固有的两大社会功能,文学批判意识逐渐被消费意识所代替,形成了哈贝马斯所认为的“文学消费的伪公共领域”。从五四时期开始文学期刊就一直是传播文学信息,促进社会文明的重要媒介。随着文化工业与大众文化的兴盛,公民社会的生活世界被笼罩在人为的炒作与复制中,尤其是进入90年代,文学期刊的发行量江河日下,读者日趋减少,使得办刊经费捉襟见肘,一些著名的文学期刊停办。作为承载、传递文学信息的工具和通道的文学期刊却呈现出这种不景气的状况,令人感到不安和担忧。
曾经有一位读者说:“我疏远文学期刊,并不是我不喜欢文学了,也不是更多的娱乐媒体在我心目中超过了文学期刊,而是因为我对当时刊登的文学作品越来越看不上眼了,觉得那里大部分作品都是无病呻吟。”[2]我们知道,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构思、结构上都应该是上乘和精巧的。但是,看看九十年代后文学期刊上的作品,觉得既没有什么思想,也没有什么内容,简直不知道作者在写些什么,内容上是越来越空洞雷同,叙事技巧上却是越来越纯熟精湛。怪不得很多读者都对此感到厌烦。
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文学期刊就没有现代文学,在影视网络等现代传媒尚未介入文学生产领域时,文学期刊理所当然地担当着规划组织和引导文学生产的重任,文学期刊甚至直接决定着文学的发展方向,可以说正是成千上万的期刊一砖一瓦地砌成了所谓的“文坛”。而当下的纯文学期刊越来越少,文学期刊不断的转变经营思路,向着文化艺术方面靠近,纯文学渐渐处于了弱势。思想、文化、经济、社会、人性的随笔散记与杂文、回忆、传记、新闻特写等非虚构和跨文体的文章比例大大提高。刊物的栏目和内容普遍表现出一种向大众化靠拢的泛文化的趋向,以往的诗歌、小说、散文、文学批评的板块结构已显得有些刻板,也无法适应读者的需要,大幅度地削减纯文字的比重已是一些著名的文学期刊的变革思路。众多文学期刊都提出了跨文体写作的战略,在作品的信息来源和表现方式上有所改观。在内容方面,哲学、历史学、人类学、甚至自然科学的涉及将刺激作家的创作灵感,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在形式上,思想性很强的学术性文章、老学者的随笔、回忆录、人物评传、新闻特写等体裁都成为文学期刊的内容,文学期刊试图以大文化格局来吸引读者。过分向文化靠拢必然会导致文学的自我丧失。
许多改版以后的文学期刊媚俗倾向变得很明显。新版的《作家》杂志封底是名模的尊容和她固定的广告品牌,全刊装帧很讲究,很奢华,连内文的高档纸张都有三种以上。粉底的纸张上面谈论着“批评的媒体化”这样不无装饰感的话题,庄重的“牛皮”纸上,是供读者欣赏的精致小说,连内文中间都有广告专版,广告污染十分严重。现代办刊理念认为,办杂志只有在编辑、发行、广告三方面做大做强,精益求精,才能在生存中求发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现在广告已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对于在一般期刊、杂志、图书上打广告,绝大多数读者都已接受,至于在文学期刊上做广告,相对来讲读者接受得比较慢一些。1999年创刊的大型外国文学《译林》首次在2003年第3期封底和长篇小说尾页出现两则广告令不少读者难以置信,甚至引起强烈反应。但从社会发展的潮流来看,优秀的广告可提供新的信息、引领新的生活潮流和方式,给人以美的享受,它迟早会被社会接受,在文学期刊上刊登广告也同样如此会被读者接受。一般而言,书刊上的广告都是传递一些有益信息,具有实用和一定欣赏价值的,然而翻开当前的文学期刊,我们不难发现很多不适宜的广告充斥书内,这些广告的出现不仅破坏了读者对文学期刊的整体印象,而且这些广告以笔者之见带给社会的影响也是负面影响居多。
当下与其他传播媒介相比,文学期刊仍然有自己的风格优势,它长期经营所形成的风格特点与其他的传播途径无法雷同,读者在寻找自己热爱的读本时还是会把目光停留在风格各异的文学期刊上,《钟山》在办刊方面始终保持着不断追求和突破,富有挑战意义。1988年,该刊推出“新写实小说大联展”首先提倡新写实小说,从而促成了当代文学史上一个新的小说创作流派的形成;近来又倡导“新状态”小说,并在文坛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不断追求和突破,使《钟山》始终具有生机和活力。《钟山》的办刊方式和发展路子为我国纯文学期刊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中国的文学公共领域有开拓不尽的想象空间,在以大众传媒为主导的今天,如果文学期刊能够积极地转变角色和经营方式,不断突出自身的特色和风格,仍然有很大的发挥潜力。
参考文献
[1]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2]祝孝成,文学期刊的反思[J]文化观察,2004,(3)
[3]杨经建,文学期刊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 湖南示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年第二期
[4]刘树元,文学期刊现实与选择[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