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理论及学习方式的改革和特点
2009-06-20颜玉鲍秀琦韩桂华姜威荣国遇常红罗兰薛勇
颜 玉 鲍秀琦 韩桂华 姜 威 荣 国 遇常红 罗 兰 薛 勇
[摘 要]本文探索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依据及研究性学习方式改革。
[关键词]网络 研究性学习 理论 改革
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 2007
佳木斯大学教学研究项目2007-21,佳木斯大学教学研究项目2007-52
作者简介:颜玉,45岁,女,硕士, 教授, 从事临床医学教学科研工作。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我们享有了空前丰富的信息资源。网络可以为研究性学习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资料、图片、影像等),可以为学生创设发现课题的情境。网络不仅成为教师学习提高的途径,也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
一、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理论依据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 而是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学习是学习者个体主动的行为,而是学习者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因而, 学习不是从外向内不断被动填入新知识, 而是学习者主动利用自有的知识作为新知识的增长点, 不断对知识进行加工和转化。由于网络技术能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能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因而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即促进学生关于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是非常有利的,也是其他的教学媒体或其他学习环境无法比拟的。
(二)课程改革的理念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大力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在自主学习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这个大背景下,研究性学习由于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学习的选择性和开放性、学习的实践性等等而备受人们关注。研究性学习,是对传统的封闭式、被动式、接受式学习方法的重大改革。
二、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方式改革
(一)倡导多元的学习方式 总结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正确的学习方式应该是由多元的、有丰富内涵与发展功能的模式组合起来的结构性的综合体。按功能分类, 可分为基础性、拓展性、研究性学习是为扩展知识视野而采取的学习方式, 它主要培养发展性学习能力, 研究性学习是探究活动, 它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按内容分类, 可分为理论性、实践性学习方式。前者偏重对原理的理解与探讨, 后者强调在活动中对知识的运用, 两者相得益彰, 不可或缺。按行为分类, 可分为自主性、互动性学习方式。自主性体现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自我调控、自我组织, 也突出了自学能力的培养与发挥;到动性追求的是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对话与交流。
(二)重视研究性学习 在各种学习方式中, 我们尤其要注重研究学习。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一个可行的研究小专题, 主动获得知识, 应用知识, 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既是对教材主干理论知识的拓展, 又是对生产和生活实践的有益尝试。研究性学习往往能体现以下属性:
1.过程性。研究性学习关注学习的过程, 而在过程中, 一是更加重视参与: 诸如思维方式的展开, 知识的整理与综合, 信息资料的收集、处理和判断等环节, 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等;二是更加重视应用: 强调学生应在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 三是更加重视体验: 包括使命感、责任感、自信心、进取心、意志、毅力、气质等方面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
2.社会性。研究性学习的选题来源于社会、社区及身边。研究过程将走向社会, 需要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课题研究成果将不同程度地有益于社会、服务于社会。
3.实践性。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实践活动, 表现在: 一是信息搜集和分析活动。二是调查研究和实地考察。学生应根据课题小组集体设计的研究方案, 按照确定的研究方法, 选择合适的地方进行调查和考察, 获取调查和考察的原始资料, 同时要学会从各种调研结果、实验、信息资实中归纳出解决问题的重要思路和观点, 并反思是否获得足以支持研究结论的证据。三是初步的交流。学生通过收集资料、调查研究得到的初步研究成果在小组之间充分交流, 学会认识客观事物, 认真对待他人意见和建议, 正确地认识自我, 并逐步丰富研究成果。
4.乡土性。由于受知识层次和生活阅历的限制, 学生选题宜根据当地( 即乡土) 的实际来进行, 有利于收集资料和进行实地考察。考虑到学生年龄、时间、经济、安全等因素的影响, 在本地收集资料和进行实地考察比较容易做到, 研究成果容易被当地相关部门认可和采用。
5.创新性。对于中学生而言, 创新更多的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探索精神, 发现新事物、掌握新方法的强烈愿望以及尝试已有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地理研究性学习应该立足于学生的发展, 为学生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最大的空间。
6.综合性。学生在多门学科的学习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知识, 但是如果让这些知识长期处在相互分割和备用的状况之中, 它们就会被遗忘。研究性课题虽然需要学生以理解和应用知识为主, 但因为各学科有很大的关联性和交叉性, 因此要求学生灵活利用各科知识, 综合应用它们来解决问题。
三、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特点
网络环境下开展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凭借现代信息技术,以网络为媒介,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它具有一般研究性学习的牲点,都强调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发展,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以个人或小组合作方式进行学习。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它更注重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能,收集、处理加工信息的综合能力。其关键是学生能否对收集的知识有所选择、判断、解释、运用,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施展才能的舞台。
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有许多观念、职能需转变,有许多内外因素需解决。首先,教师的职能要转变,他不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的角色,而是要充当学生学习的向导与顾问。计算机、网络技术也不再只是教师教学的辅助工具,它更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其次,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对教育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加强教师个人教育网站的建设。教师通过建立个人网站或主题网站积累和丰富知识、扩大信息量,作为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知识库。另一方面,要加强现代网络教育平台的建设和校园教育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为学习者提供集成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为教师提供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和课程开发工具。教育信息资源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当务之急要解决好一个资源共享问题,让有限的资源能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王升,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2]张宁,研究性学习课程价值浅谈[J]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