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加按摩治疗面肌痉挛的60例疗效观察

2009-06-20刘伟楠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9年9期
关键词:合谷体征针灸

刘伟楠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9.100

资料与方法

本组60例中,男24例,女36例,年龄24~80岁。病程2~4年。肝阳上亢型为30例,痰火内盛型30例。

治疗方法:①肝阳上亢型:操作平补平泻,每天针灸1次,10天为1个疗程。每次留针30分钟。取穴:足三里、太冲、合谷、三阴交、后溪、申脉、风池、瞳子透四白、地仓透迎香。②痰火内盛型:人中、中脘、阳陵泉、丰隆、内关、合谷,瞳子透四白,承浆操作平补平泻,每天针灸1次,10天为1个疗程,每次留针30分钟。

疗效判定及治疗结果

肝阳上亢型:①痊愈: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恢复正常工作,半年后随访不复发者20例。②显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为5例;③有效:症状、体征部分消失或减轻,需配合其他辅助治疗2例;④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无好转3例。总有效率90%。

痰火内盛型:①痊愈: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恢复正常工作,半年后随访不复发为18例;②显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为5例。③好转:症状、体征部分消失或减轻,需配合其他辅助治疗2例;④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无好转5例。总有效率为84%。

例:患者,女,76岁,退休干部,左侧面部抽搐2年余,以眼周抽搐为主,近来,逐渐加重,曾在某医院针灸科针刺患侧20余次未见好转,患者失眠,心情烦躁,气短口干,左侧面肌频繁阵发性抽搐,脉弦,舌红,苔少,应用肝阳上亢所取的穴位,针3次,眼周抽动大减,面部抽搐亦减轻,针7次抽搐停止,气短口干心烦等症亦随之消失,2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讨 论

肝阳上亢型,治则平肝熄风。面肌痉挛表现为面肌的阵发性抽搐,抽搐属动,动为风象,风为阳邪,后溪通督脉,申脉通阳跷脉,二穴相配合减轻痉挛症状,足三里,三阴交针之补气血,濡养经脉,合谷为阳明经原穴,阳明主肌面止抽,丰隆为治痰的经验穴,承浆为任脉循口之会穴,用之加强制动力,瞳子透迎香疏风理气,按摩面部能够通经治络,激发经气,病侧面肌得以恢复。

猜你喜欢

合谷体征针灸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针灸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病人体征缓变监护方法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
合谷三阴交合用心得
针灸围刺治疗带状疱疹56例
《中国针灸》杂志2000年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