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活动中的家园互动
2009-06-19蔡萍
蔡 萍
幼儿园的工作离不开家长的理解配合和支持,观念上的认同是家园合作的前提,行动上的一致是家园合作的关键,感情上、观念上一致了,行动上的一致是水到渠成的事。我园以丰富的节日活动为契机,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让家长自愿积极地支持和参与节日活动,使家长和教师都成为促进幼儿发展的主体,共同促进幼儿发展。
一、在活动前注重信息传递,增强家长对节日主题的理解
家长对节日主题活动了解到什么程度,决定他支持、参与到什么程度,因此节日活动之前,我们会通过家长会、黑板通知、网站发帖子等多种形式,让家长包括爷爷、奶奶、保姆在内的人了解主题的内容和意义。如中班的朋友节,活动前我们召开了家长会,让家长了解中班是孩子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节日活动中孩子们要学习必要的礼貌和交往的技能,同时让孩子学习分享与合作。家长明白了活动的寓意和宗旨,就会自愿地帮助做问卷调查,记录孩子们在家与朋友打电话的内容,在与朋友交换礼物的时候就会鼓励孩子将心爱的礼物拿出来与朋友交换等等。
有时我们还利用环境向家长传递教育信息和理念。比如“春节”这个节日活动重点是孩子的感受,为了让孩子们感受到节日的氛围,我们从创设幼儿园的大环境人手。设计了区别于以往的主题灯笼,分为“迎春、除夕、新年”三个篇章,从四楼悬挂到一楼,在寒假前就在大门口悬挂了老师们利用各种废旧材料做成的灯笼,班上的环境也在大家的共同营造下变得年味十足,到处是那么的喜庆与吉祥,孩子们感受到就要过年了,家长们也体会到幼儿园是这样让孩子感受年味的。同时我们还让家长认识到,对于“年”感受要和做结合起来才有意义,我们建议家长在寒假里让孩子参与家中除尘、购买年货、包饺子、拜年等活动。
二、让家长在参与中增加感受
1参与过程中感受到孩子的成长。如孩子在“朋友节”活动中,三次电话记录让家长看到了孩子们的成长与改变。孩子们制作了很多名片送给好朋友,晚上回家给好朋友打电话,家长记录电话内容,一开始记录的内容孩子只有几句话:喂,你是谁?你在干嘛?好了,再见!在为期一周的记录中,家长们发现孩子电话内容多了,能讲好长时间,而且除了本班的朋友,还结交了大班和小班的朋友。“运动节”家长在观看孩子们自己组织运动会时,发现所有比赛项目、比赛规则都是孩子制定的,比赛时所有运动器具的收放都由孩子独立完成;在义卖义演的过程中孩子们自己制作海报,在家长和小朋友中演讲,动员大家参加他们的活动,并认真地卖票、演出、维持秩序,家长们为这群能干的、善良的孩子感动。
2参与的过程中提升理念。中班在进行男孩、女孩节时,为了帮助孩子更好地区分两性性别特征,老师让家长将幼儿小时候的裸照带来,有一些家长有所顾虑,认为这怎么可以让其他孩子看呢。但随着活动的深入发展,家长们理解了幼儿园的做法,后来有一些家长主动将自己的婚纱照带来了,还协助做海报并将照片呈现在主题墙上。
3参与过程中感受到了童年的乐趣。端午节和孩子们一起做香囊,包粽子时;和孩子们共同登台表演时:运动会上加油喝彩、奋力拼搏时,家长们都特别投入,在感受孩子成长的同时,他们在活动中也仿佛又找到了儿时的欢乐。
4参与使主题活动更加精彩纷呈。家长们在参与节日活动后对幼儿园的工作更加理解、支持和热心了,节日活动也更丰富多彩。如在图书节活动中,在图书馆、出版社工作的家长,给孩子们介绍了书的构造,带来不同的书,开拓了幼儿的眼界。八位家长志愿者每天下午来园给孩子们讲故事,家长们认真备课、做教具、孩子们听得非常认真,意犹未尽。在图书节的闭幕式上。家长既当编剧、导演又当演员,一个多小时的演出,孩子们看得非常入神。出奇的安静。演出非常成功,在得到园长的表扬后,家长们还开了庆功宴。
三、活动后重反馈。让家长感受节日主题的价值
活动成果的反馈主要是通过主题墙、主题夹、成果汇报来实现。主题墙上老师们会及时展示孩子们的调查表、活动的照片、活动过程的记录,体现节日主题活动的轨迹,和孩子成长的足迹,让家长了解到孩子在主题中的所作所为,让家长感受到孩子们学习的每一个过程。墙面是有限的,当一个新主题产生时老师们将老的主题资料打包成夹,挂在墙上,家长可以随时翻阅。此外在主题活动快结束时,我们都会组织大型活动,邀请家长参加。让家长通过各种方式感受到主题的价值、孩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