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安县农民工返乡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2009-06-18刘军卿叶新华

老区建设 2009年7期
关键词:养鸡务工人员农民工

刘军卿 叶新华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全球金融动荡,市场下行,国内一些沿海地区外贸加工企业纷纷减薪、裁员、停产、倒闭。受金融危机影响,江西省吉安县部分外出务工人员因此返回家乡,县内企业也不同程度受到影响,就业形势面临严峻的考验。为有效解决以上难题,我们进行了一些调查和探索。

一、全县农民工返乡规模及现状

据初步统计,2008年9月以前,我县有外出务工人员8万余人,其中到沿海城市外出务工人员占外出务工人员总人数的70%,由于文化水平的限制,在外贸企业特别是电子、服装、羊毛衫等从事纺织、制造业等行业工作的居多,受金融危机影响,相当一部分外出务工人员面临降薪、裁员等问题。据估计,截至春节,全县返乡人员达到3万人左右,目前有60%左右已返回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打工,另有1.2万人左右留在家里创业就业。

二、应对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潮的措施

为有效应对此次因全球金融危机引发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潮,我县采取了切实有效措施,解决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创业、就业问题。

1、积极鼓励和支持返乡农民领办、创办农业特色产业。近年来,我县农业产业化工作取得较大成效,先后引进国家级龙头企业温氏集团和正邦集团落户,培植做大了横江葡萄、肉鸡、生猪、肉牛、松脂五大特色产业,横江葡萄种植面积达1.8万余亩,2008年总产达1.5万吨,产值达1.2亿元,辐射19个乡镇,带动农户3800余户,其中种植10亩以上的大户600余户。肉鸡产业依托吉安温氏和吉安正邦,通过“公司+农户”模式合作养鸡,全县合作养鸡户达3600余户,辐射15个乡镇,年肉鸡出笼量达到2000余万羽,合作养鸡户户均年纯收入达2万余元。生猪产业依托吉安正邦公司,仅一年多时间,建成了登龙、安塘、凤凰3个大型种猪场,存栏母猪1.2万余头,年繁育仔猪25万余头,通过“公司+农户”形式,发展合作养猪小区7个,发展合作养户86户,新建猪舍5万余平方米,已出栏生猪3万余头,存栏生猪2.6万头。农户每头猪平均纯赚90余元。肉牛产业新培植了一批常年存栏80头以上的育肥大户和肉牛贩销大户,年出栏肉牛达11万余头。松脂产业拥有全省最大的湿地松森林资源,全县现有湿地松林70余万亩,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的金安林产公司今年又在县工业园西区新上了共混树脂生产线,填补了国内空白,公司现已达到年产1.5万吨改性树脂、1万吨共混树脂生产能力,带动林农8000余户。打工返乡人员有一定的资金积累,且思想观念较前卫,有经营头脑,最适合从事投资不大的农业特色产业开发项目。在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积极引导下。全县一大批的打工返乡人员都选择了养鸡、养猪、养牛、种葡萄和湿地松造林等农业特色产业开发。据估计,今年全县五大农业特色产业预计可吸纳打工返乡人员创业1500余户,其中横江葡萄300户、温氏合作养鸡200户、正邦合作养鸡300户、正邦合作养猪300户、肉牛100户、湿地松造林和采脂300户;可吸纳打工返乡人员就业4600余人,其中横江葡萄1000人、温氏合作养鸡600人、正邦合作养鸡1000人、正邦合作养猪1000人、肉牛200人、湿地松造林和采脂800人。敖城镇2008年第四季度共有13户农户加入温氏合作养鸡新建鸡舍,其中有9户是最近打工返乡的人员,消洲村的左金刚、大村的王敢祥一次性建鸡舍900平方米以上。每户一批可养鸡1万羽,年出笼肉鸡3~4万羽,年纯收入可达5万多元,比外出打工还强。固江镇古巷村的朱桂太原在广东打工,去年8月份返乡后与正邦合作养鸡,第一批养鸡1万羽,11月下旬肉鸡出笼纯赚2.78万元。在他的带动下,从外地返乡的9位亲朋好友全部参加正邦合作养鸡,共同组建了一个近6000平方米的高标准养鸡小区,目前鸡舍全部竣工并进了鸡苗,年出笼肉鸡可达20余万羽,年产值360余万元,平均每户可获年纯收入4万余元。

2、积极引导返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到工业园就业。近年来,我县园区建设也取得较大成效,目前已有124户企业正式注册,协讯、博硕、浩汉、华亿等知名大企业纷纷落户我县,县工业园新区(凤凰园区)的规模大、标准高,现已有排名世界500强的华硕、排名行业百强的先歌等大企业落户,2个企业的用工量达1万人以上,落户工业园西区的浩汉电子、麦凯婚纱、新名婚纱、仁源艺品等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现在还在扩大生产规模大量招工,据初步估计,县工业园区企业2009年招工需求可达5000~10000人,基本可消化全县打工返乡人员的就业。

3、加大对返乡农民工创业扶持力度。整合“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和“金蓝领工程”等培训资源,为农民工实行免费培训。按照上级有关政策规定,在用地、收费、培训、工商登记、税费服务、担保贷款等方面扶持农民工创业。如县劳动部门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免费职介,为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返乡农民工提供5万元以内的担保贷款;对企业新增岗位吸纳返乡农民工达到职工总数30%以上,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给予200万元以内的担保贷款。县教育部门成立教育便民服务中心,集中解决返乡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县人才劳动力服务中心举办了返乡农民工现场招聘会,共有5000余人进场,达成意向协议2100余人,录用2500余人。

三、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的对策

1、加强对农民工就业指导服务。及时掌握外出务工人员回流动态,研究制定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利用节假日期间在外创业人员回家探亲的机会,动员在外创业人员多招收家乡的农民工。依托县劳动力服务中心等组织,多渠道推动农民工就业。积极扶持中小型企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强吸纳农民工就业的能力。借助县境内工业项目建设增多、用工机会增加的机会,引导农民就近在工业园区企业、城镇建设工地就业。

2、扩大本地就业容量。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政策机遇,争取新上一批项目,扩大就业容量;抓住沿海地区企业向中西部转移的机遇,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督促已引进尚未开工企业尽快开工,已开工企业尽快投产,投产企业力争扩资增股,为本地劳动者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3、积极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扎实推进农民工“回乡创业工程”,引导有技术、有资金、有创业能力的农民工进入科技创新型、资源综合利用型、劳动密集型、现代服务型等产业或行业,引导返乡农民工利用农村资源优势,依托龙头企业,发展农副产品加工、规模化种植养殖、特色农业和“农家乐”旅游经济,实行多形式、多渠道创业和就业。强化创业服务,按照上级有关政策规定,在用地、收费、培训、工商登记、税费服务、贷款担保等方面扶持农民工创业。

4、加快农村劳动力的培训与开发。加大农民培训力度,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创新工作方法,整合“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和“金蓝领工程”等培训资源,结合县域农业产业基础,针对农民种养习惯,为农民提供实用的技术培训,培养一批科技明白人、流通经纪人和致富带头人,为新农村建设输送合格的建设者;重点加大对种粮大户、农机大户、科技示范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技术骨干的培训力度,充分发挥示范带动效应。

5、加强信息平台建设。通过人力资源市场、驻外劳务机构、各劳务协作组织广泛收集用工信息;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广泛发布各类用工信息;举办各种层次的招聘服务活动。加大力度,继续做好劳务输出工作。建立完善就业信息评估机制,定期对输入地就业岗位及需求进行评估,对可能出现的就业形势进行预测,指导、组织务工人员有序外出,合理流动。

6、做好维权服务。继续办好农民工意外伤害保险,更加关注农民工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环境,切实解决好农民工看病难、社会保障得不到落实、子女就学难等问题,依法保护广大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作者简介]刘军卿,男,中共江西省吉安县委农村工作部副部长;叶新华,男,中共江西省吉安县委农工部办公室主任。

[责任编辑:尧水根]

猜你喜欢

养鸡务工人员农民工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自主阅读能力提升的路径
养鸡趣事
柬埔寨磅湛省每月出栏约23万只活鸡
农村散养鸡疫病防治技术的实践探讨
我国进城务工人员总量增至 28171万人
我国2.8亿农民工月均收入3 275元
河南省汝州市检察院检察长刘新义
“进城务工人员不想上社保”背后的大问题
公租房计划中不能少了农民工等5则
后院养鸡流行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