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2009-06-18陈素芳
陈素芳
摘要: 课堂教学应改变学生被动学习、机械学习的状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要提高课堂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性,就必须让学生在参与中逐渐养成“自主发现、自主质疑、勇于探求、合作参与”的学习习惯,逐步实现个性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课堂教学自主学习有效性
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听课——背诵(记忆)——练习再现(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形成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即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性,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
自主学习是针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填鸭式”、“满堂灌”,教学全程走的是“上课读课文,考试找条文,考后全遗忘”三步曲,教师“苦教”,学生“苦学”“厌学”提出的。因此,教师要想办法让学生把“要我学”的被动学习转化为“我要学”的自主学习,把学习不是当作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把学习和自身的发展联系起来。因为自主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这正是素质教育的重点。
一、什么叫自主学习?
什么叫自主学习?就是放手让学生自学吗?目前,许多教师对自主学习的理解都有些偏差,认为自主学习就是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进行自学。例如:有一位教师在讲“秦朝一统”时,问学生:“秦始皇你们熟悉吗?”学生回答:“不熟悉。”教师说:“没关系,上网找。”于是,把学生领到机房上网去查,过了三十多分钟,问学生秦始皇知道了吗?学生回答知道了。教师说:这节课结束,学生们自主学习得很好。其实,这节课什么问题都没解决,学生什么也不知道。这样理解自主学习是不对的。学生要有效地自主学习,离不开教师适时、有效的引领。当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主”特征是:自主学习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己主动地学习,自己有主见地学习。在学习效果方面,学生知识的获取应当主要依靠自主学习,并参加一定的研究活动,从而获取第一手知识。自主学习强调学习的主动性、有效性,它是区别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对学生的要求是很高的,它要求学生要对为什么学习、能否学习、学习什么和如何学习等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强调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责任感,也十分重视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当然,自主学习对教师的要求也很高:教师必须具有很强的按照知识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整个过程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具有节目主持人那样的现场调控能力;具有很强的启发引导能力。“自主学习”不等于自己学习,它是有主题、有指导、有评价、有规则的独立学习。为了确保独立学习的有效性,一方面需要相应的激励手段保证学习过程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需要制定基于科学民主而又能反映学科特点的学习规则和公正的评价机制。
二、怎样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性?
有效学习是指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的所有行为。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意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教学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二是明确所要达到的目标。学生知道自己要“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有意识地主动参与;三是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能让学生学得深、学得透。课堂如果不能做到这些,就不能称之为真正的自主学习。
(一)根据课程和学生需要,确定主题与任务,让学生有一个自主的学习空间。
根据新课标要求、相关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意愿,确定每次学习的主题。立足新教材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基础。自学教材是发展主体能力的前提,自学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学习目标的实现。因此,必须认真地引导学生自学、自读、自疑。在自学中,不但要使学生把书读懂,而且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启发学生质疑问难。在自学的基础上,各学习小组或者学生个体自己选择主题中的某一子题,也可以由教师分配任务,共同完成该主题的学习。学生通过选择问题进行分组,其中选择相同问题的学生为同组。分组在整个协作问题解决学习过程中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有利于每个小组成员都参与到小组活动中,有利于交流和组织管理。分组后,每个小组制定出小组规范,选出该问题的负责组长,按照组员的兴趣和能力分配各自的任务,尽可能地给他们提供施展知识和能力的机会。在这一阶段,教师要做好协调工作,从全局出发,整体策划,尽量保证每个学生能承担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例如在学习《帝国新政》课时,就把学习任务确定为理解唐太宗李世民的历史功绩,了解唐太宗时代的“开明政治”,了解“贞观之治”的社会和谐局面,认识和学会正确评价个人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理解三省六部制度、科举制度等新政策对于中国后世的社会政治和古代东方世界的社会政治所产生的深远影响,理解古代中国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巨大作用。教师要起到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学习情况,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
(二)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自己回答问题,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
情境互动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产生学习动机。该教学模式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和充分发展,从而使学生总体素质得到提高,而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与当今的素质教育格格不入,传统的教育观念重书本知识,忽视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直接导致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较差,视野狭窄,创新意识缺乏,也难以激起学生的内部动机,学习兴趣、积极性不足。而现代教学则提倡“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情境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了传统的教育观念,从教师单一的“一言堂”向“师生共同探讨”模式转化。教育家布鲁纳认为,教学不应是“奉送真理”,而应是“教人发现真理”。情境互动教学模式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研究情境、师生互动发现真理。情境互动教学还较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需要,从而产生学习动机。在情境互动的模式中学习,学生所获得的知识不再是空洞、抽象的,而是具体生动的、丰富的。与此同时,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创造思维能力也能得到培养和充分发展,从而使学生总体素质得到提高。
如以《干旱的宝地》课堂教学为例谈情境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干旱的宝地》以丝路明珠新疆和石油宝库波斯湾国家两地为例,要求学生用图表比较、分析、概括一个地区的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对人类的影响,在探究中发现人类如何利用环境和资源,改造环境,创造生活,表现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激发学生学好知识去开发资源、改造社会,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堂上,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培养,师生民主、和谐、合作的教与学氛围也很浓厚。运用情境互动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从中得到了很多启发。以丝路明珠新疆为例。在这一环节预设要解决的三个问题有:1.了解新疆的自然环境的优势和劣势所在,深刻领会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更应保护资源,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2.了解丝绸之路。3.了解在干旱地区,水是生命的源泉;是否科学合理地利用水资源,是干旱地区人民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引导学生精读教材,主动获取知识,这样才能使学生逐步改变消极接受和被动学习的状态,才能使学生逐步达到自主学习,通过“问题”设计将科学发现过程简洁地重演于课堂,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如:利用哈密鸣沙山的视频片段和新疆水果:哈密瓜、香梨、葡萄的照片。随后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假如你们就是丝绸之路上的一支运输队,会遇到哪些问题?很快有学生提出:“没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只能靠骆驼……”,“沿途大多数是沙漠戈壁,很少有人居住……”,“冬天寒冷,夏天炎热,干旱少雨……”,“缺水是最大的问题”。接下来由一个学生概括完新疆总的环境特点之后,这样新疆环境的优势和劣势也就明朗了。但根据看到的新疆瓜果遍地的场面,我们需要探究的问题是:新疆的水源究竟是从哪儿来的?学生一起回答:坎儿井。在解释坎儿井的过程中,我们进行了一次比赛,看哪个组能够用清晰简单的方法解释好坎儿井的构造原理,最后有个组表现尤其突出,他们尝试制作了一个简易的坎儿井模型,获得了全班学生的一致好评,最终胜出。类似互动的情景还有很多,作为这堂课的组织者,教师首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放手让学生探究;其次要在上课之前做好准备工作,预设好相关的情境和问题;再次要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注意好引导,及时对学生的进步加以肯定,还要及时纠正步入误区的讨论;最后要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对学生的探究活动起到鼓舞作用。在这种氛围中学习,学生心情愉悦,乐于接受新知,主动探索未知,也就敢想、敢问、敢做,思维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这样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就能充分表现出来,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体验学习的快乐。一旦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经过探索有所发现时,那么巨大的成就感就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科学的钻研精神。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
(三)让学生学会提炼信息,自主发现建构。
这一阶段是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的重要阶段。小组通过教师分配任务和学校搭建的网络平台,以及良好的网络教学环境,按照各自的任务查找信息、传递信息、加工信息、讨论问题并且定时地进行小组集合,汇报各自的完成情况,交流自己的体会与心得。这样就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和协作性精神,发展了独立思考能力,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充分体现学习的开放性和自主性。如教学《帝国新政》和《秦朝一统》时,都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在这个阶段还需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其中培养学生围绕探究主题主动收集、加工处理和利用信息资料的能力。教师要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资源,获取真正有用的信息。历史与社会信息提炼的过程是技能层次的学习方法的形成过程。如搜集资料的能力,运用逻辑方法进行判断和推理的能力,从整理资料、运用资料构建论据到得到结论的能力,都将得到有效训练。学生搜集的资料,可能与学生自身的认知水平有差距,也可能有失实之处,这都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辨别与判断信息资料的价值。
(四)及时探讨评价,让学生自主创新,共享学习成果。
各学习小组可自由选择呈现资料、分享成果的方式:制作多媒体课件、小组或个人抢答、展示实物和图片、声情并茂的讲解等。呈现方式的自主选择和多样开放,可以体现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景下将知识“外化”。在小组汇报的基础上,其他组进行质疑和补充。如上《世界因生命而精彩》这框时,我就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世界上什么最珍贵?为什么?有的答是友谊,有的答是时间,有的答是金钱,有的答是爱情,等等。而通过讨论,最后得出是生命。因为没有生命,就没有友谊、没有爱情,就没有人浪费时间、花费金钱。学生讨论得很激烈,逻辑思维得到了培养。备课时设定一段时间,让学生读书,让学生思考,让学生讨论,让学生发言,给学生发言、读书、想象的权利。教师应该更多地发现学生、倾听学生、研究学生,给予学生充分自主的学习机会,学生就会自主思维,给教师以意外的惊喜,让教师享受教学的快乐。
最后师生就共同关注的问题或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进行深入探讨与实践,讨论交流是拓展学生思维广度和深度的良好形式,它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投入自我探索,有利于师生间、生生间的情感交流,有利于思维的撞击和智慧火花的迸发,有利于学生个性品质的发展。在讨论中学生以合作方式参与小组学习活动,相互启发,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获得新的发现,同时让学生把自己想说的话尽情诉说。如上《畅想青春》这节时,让学生用颜色表现青春,进行竞赛,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很丰富,有一个学生说:青春是蓝色的,像深远的晴空,富有幻想,像深沉的海洋,拥有广阔的胸怀;青春是绿色的,像坦荡的草原,充满生机活力,像长青树,生机盎然;青春是白色的,像百合花,那么纯洁,那么可爱;青春是无色的,像风一样变幻无穷,像雾一样绚丽多彩……每一个比喻都让人觉得眼前一亮,惊叹学生所具有的创造力、想象力。有比喻不恰当的,学生还会站起来进行批判,真正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此外,教师还应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探索空间。要想学生真正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问题设计是关健,所提问题必须有研究价值。问题空间有多大,学生自主创新的空间就有多大。教师对学生的建构信息进行及时评价反馈,不但能使学生对自己一个阶段的信息建构有比较清晰的认识,更重要的是由此带来的成功或成就感会对下次知识的“同化”、“顺应”产生巨大驱动力。教师对小组学习反馈、评价方式解疑式讲评,师生进行有深度的问答交流,学生在更高的学习难度上进行更深入的参与。教师在精讲点拨中,要引导学生认真读书、思考、想象、概括、主动探索领悟。教师要抓重点,排障碍,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需要,因势利导,启发思维,教给方法,发展学生的智力。教师要和学生关系平等,参与到小组学习中来,给学生以示范、启迪,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五)尊重差异,让学生作业自主,作业评价多样,巩固深化体验。
由于先天禀赋和后天诸多因素的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差异。因此,教师在作业的设计上,形式要多一些,开放一些,灵活一些,而不要拘泥于传统的题型,也不要拘泥于在讲完课后做一些填空、选择、简答类的练习。其实,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表述等,就是一个训练的过程。因此,练习最好在教学过程中完成,给人感觉既做了练习又没有做练习,引导学生产生新的东西。这样,整个教学才有特色,才能吸引学生,才会使学生学有所得,才能促进教学的发展。例如结合《帝国新政》的学习内容,组织学生深入探究:用考试选拔人才的办法沿用至今,有其合理性,但弊端却也不断暴露。有没有更加科学合理、与时俱进的人才选拔办法呢?学生可以通过日记、书信、随笔、调查报告等形式提交作业,也可以把研究小论文等作品放在校园网上交流共享。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重视学生的差异,有时布置学生自主设计的作业。还可以根据学生情况,作业设计分三层次,一基础二发展三创造,一般学生都能完成基础目标,努力实现发展目标,基础较好的学生能努力完成创造性目标,学生兴趣很浓。很多学生将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真正实现了学以致用。如学生学习中国地形、气候后,学生自主设计的作业就有天台的地形特征、气候状况怎样?对生产、生活有何影响等?由于教师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此,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学习能力、知识水平等得到提高。给学生自主的同时,教师也将变成研究型的教师,上课过程也必将是享受的,会有不断的新发现、新思维、新思想,教师的素质随之提高,能力得到发展。在该阶段,作业评价多样。一方面学生之间按照评价方案互相评价合作伙伴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表现,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对小组协作、学习者独立自主学习分别作出总结和评价。教师应重点关注学习的过程、个性特征和小组之间的动力学关系,而不仅仅是学习的结果。
课堂教学仍是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成为课堂的主人,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积极挖掘学生的自学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创造,提高学生素质,课堂教学仍是主渠道。要提高学生课堂自主学习的有效性,就要让学生在参与中逐渐养成“自主发现、自主质疑、勇于探求、合作参与”的学习习惯,逐步实现个性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牛学文.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案例专题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3]周勤.协作学习与网络探讨[J].中国电化教育,2008,(5).
[4]张建军,徐军.学生自主学习案例反思.素质教育论坛,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