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景教学
2009-06-18叶贞荷
叶贞荷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学艺术就在于设法引起学生的兴味,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的精力去做事情。”这说明学习的氛围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同时也启示我们,要创设并优化语文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浓厚的语言文化氛围中接受熏陶,提高自身语文素质,而情景教学无疑是一种好的选择。
一、情景教学的含义
情景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而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
爱因斯坦曾说他没有别的天赋,只有强烈的好奇心。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据课文内容创设教学情景,营造“情景即在眼前,我在情景之中”的境界,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在教学情景中与作者心灵相通,感知理解课文,达到求知冶情的目的。杜威先生也说过:“教学的艺术就在于能够创设恰当的情境。”那么,语文教学应该怎样创设情景呢?
二、创设情景,进行情景教学的常用方法
(一)让电教媒体带学生走入文章的境界中
语言文字是一种理性的表达,缺乏直观性,学生在理解一些文章特别是不熟悉的情形时往往会遇到困难,而电教媒体的特点是图文声并茂,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以及形象生动的动感画面、悦耳动听的背景音乐,能把学生带进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从而为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从而拨动学生的心弦,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学习。
如在讲解《鸟鸣涧》时,教师可在朗读中配以幽雅、空灵的《空山鸟语》古筝曲,让音乐走进古诗,烘托气氛,使学生在弥漫着钟磬之声的赏心悦耳的古曲中展开联想,走入闲雅幽静的意境,体会诗人忘情脱俗、淡泊宁静、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愉悦地感知、理解,从形象的感知到理性的顿悟,缩短了认识的时间,提高了学习的效率。正如有位学生说:“有音乐,我觉得课堂上充满了浪漫的气氛,让我特别专注。”所以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音乐播放,是创设语文教学情景,渲染气氛的一种重要手段。
又如在讲解《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作者的人生追求——对人类苦难的同情时,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讲解作者精神境界如何的崇高,学生往往感到空洞,难以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博爱的胸襟。笔者在讲这处时展示了一组图片,让学生们认识战争中境遇悲惨的人们和苦难中苦苦挣扎的人们:因饥饿而身体畸形的儿童、因贫困而负重劳作的老人……一幅幅触目惊心的图片在凄婉哀伤的《二泉映月》乐曲的烘托下深深地震撼了每一个学生的心灵,音乐、画面、声音的辅助手段,无形中丰富了课文的审美空间,增强了课文的表现力,整个音乐、文字、声音、画面又造成了巨大的情感磁场,真正营造了一个可感、可知的情境,让人如临其境,深受感染。那一刻教室里异常安静,笔者真切地感受到了学生心中涌动着的对人类苦难的深切同情,这时笔者又不失时机地讲解作者是怎样一生都在关注百姓疾苦的,使学生很容易就感受到作者吟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千古绝唱是多么高尚、博爱。
(二)扮演课文角色体会情境
中学课本里的不少文章都蕴涵着深意,要让学生体会作品,仅靠对课文字句的分析是难以奏效的。为了使教学情境真切地再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可让学生站在该角色的立场上深入课文,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如《皇帝的新装》,人物语言、动作适合表演,故事情节也很有戏剧性,教师可以创设一种表演情境,激发学生主动迅速地理解课文。由于学生站在课文人物的角度思考,不仅能把教材内容迅速形成表象,同时还能很快地进行理解,文中的“事”好像就是自己“做”的,文中的“话”好像就是自己“说”的。表演之后,学生们结合文本进行点评又会对课文有更深的理解。扮演是一种理解与表达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扮演得越认真投入,就越有理解感悟和愉快体验,也就越能增强学习兴趣和明确学习意义。模拟角色情境的心理历程可概括为“熟悉情境—担当角色—理解角色—体验角色—表现角色—产生顿悟”。整个过程是学生从理解到升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的个人能力得到锤炼,心灵得到震撼,潜能得到开发。
(三)巧设问题,创设思维、探究的情景
明代学者陈献章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而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教师也可以通过虚拟一些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奇思妙想,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创造性思维,是需要一些灵感的,而灵感则是一种长期积淀、偶然得之的心理现象,它是在某种特殊情境“刺激”下出现的一种“顿悟”。灵感到来时就会产生“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感觉,思想便突破时空限制,开始自由驰骋。问题情境就是要营造能够使学生产生灵感的学习氛围,从而促进学生思维发展,鼓励和诱导学生展开超常思维的翅膀,驰骋于心灵世界,引发奇思妙想,大胆假设,大胆提问,大胆推理,大胆突破时空界域和常规思维定势,撞击出绚烂的思想火花。在讲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文时,笔者以报纸社会新闻栏目中一则“盲人街头卖艺行乞为妻子治病”的消息引入话题,当学生为盲人那种热爱生命的顽强精神所感动时,又提出了一个假设:假如有一天我们自己也遭遇到盲人们类似的磨难时,我们会怎么样?这下子,课堂便热闹了起来,说什么的都有,如“那样活着还不如选择死”,“我会痛苦得不敢出门”,“我会变得很颓唐”,“到一个没有人的地方自生自灭”,“顽强地活下去,至少表面上要装得比别人更开心,让父母少操心”,等等。对此笔者让学生们阅读课文,看保尔·柯察金是怎么想的,怎么活的。经过反复阅读探讨对比之后,学生们不得不承认,保尔·柯察金的生命很有价值,他的精神很健康,甚至比我们这些所谓的健康人更健康,在他的面前,我们应该感到惭愧。情景的拓展往往意味着学生理解层次的加深,思维能力的提高和思想感情的升华,这样可以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再如在分析课外阅读材料《地震中的父与子》(文章梗概: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几万人在极短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便冲向他年幼的儿子的学校。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笑声的漂亮的三层教学楼,已经变成一片废墟。万分悲痛的他想到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正是凭借这一坚定信念,这位父亲孤身一人,不顾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经过几个小时的挖掘,终于救出了自己的孩子和其他14位同学)时,教师可以创设如下两个教学情境:一是续写结局,营造情景气氛;二是改变结局,激化情景矛盾。
第一个教学情景的创设可以根据课文的最后一个小节:“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这句话提出。先让学生结合文本感受父亲的了不起,再续写假如你是14位被救孩子的父亲中的一员,你会对这位父亲说些什么?把你们对这位父亲的敬佩之情融入在文字中。教师还可让学生续写结局,而且是要求以被救孩子家长的“身份”来写,这种“角色替代”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很快进入事件情景中,感悟情景中人物的真实感受,并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然后学生课堂交流续写的结局,使这些发自内心的情景感受进一步在课堂上扩散,直至形成弥漫于整个课堂的情景气氛。
当大家都沉浸在孩子被救的喜悦中,沉浸在对这位父亲的无限崇敬和无尽感激之中时,教师可以随之创设第二个教学情景:改变结局,激化情景矛盾。他挖了几十个小时,到处是血迹,他无力地坐在一堆瓦砾边,手里抱着一个血肉模糊的孩子,嘴里不断地喃喃地说:“阿曼达,我的孩子,无论发生什么,我总是会和你在一起。”这样的结局有没有可能?你从哪里看出来?请从文章中找出相应的句子来。故事中的圆满结局和改写后的悲惨结局形成了一对情景矛盾。面对这样的矛盾,学生是否还能坚定不移地认为这位父亲是了不起的?接着师生在结合文本进行寻求和论证中,无论结局如何,在极度危险的境遇下依然坚守诺言本身就已经证明了父亲的“了不起”,而这正是需要传递给学生的道德信息,但是教学过程中并不是通过教师的直白来告诉学生,而是通过制造情景矛盾,让学生在矛盾中自己作出抉择。这样便让学生在情景矛盾中通过思考、抉择和论证的过程来锻炼和提高自己的道德选择能力,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故事背后所传承的人文精神。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情境的创设具体的操作方法丰富而复杂,不是一成不变的,没有固定的模式,但目的都是为了优化教学效果,只要符合语文教学的规律,教师就能把它派上用场。至于具体使用何法,必须从实际出发,因课文而异,因教师、学生而异,因客观条件而异,不必强求一律。只要为人师者勤于钻研,精心设计,操作得当,就一定能让学生真切体味到“学习是生活中最有趣和最伟大游戏”,而不是负担和艰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