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学

2009-06-18朱秀芬

考试周刊 2009年33期
关键词:新课程探究语文

朱秀芬

语文教学方式的变革,核心问题是要积极倡导逐步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此,我在语文教学中,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一、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教书匠向“引导型教师”转变。教师要首先在主导意识里完全摈弃“一言堂”、“满堂灌”、“注入式”、“填鸭式”等教学方法,而代之以讨论、交流、参与、合作、探究等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自主讨论、相互交流、积极参与、共同合作、深入探究中,努力形成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教师要把以“教师为中心”的式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适时地为学生的读、思、悟提供服务与帮助,进行点拨和引导;帮助学生激活已有的知识、方法和体验;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背景资料;适时给予评价,及时给予鼓励,及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自己实验、观察、探究、研讨,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总之,教师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服务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探究的伙伴。

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学生则是课堂真正的主人,所以学生应该充分意识到只有自己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才能学好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只有靠自己动脑、动手才能获得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教训,据此引发更加主动、积极的主体意识。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活动,“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应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参与性。具体而言,学生应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语文课堂内书本知识的学习,自学(包括预习)——质疑,具有问题意识。

2.通过语文课外知识的拓展,形成知识学习的广泛性和深刻性。

3.明确教学的目标,懂得学习的起点与归宿,围绕目标去查找资料,整理问题。

4.自我发现新知,锻炼能力。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就是通过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利用旧知识产生新知识的过程。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去发现、去锻炼。

5.参与教学全过程。这一过程包括课前的动手查资料,课上动脑想问题、动口提问和回答问题,课后的再学习与知识拓展。

6.对教材内容和问题进行归纳、分析和阐述。现在的教材都精心选取了适宜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和问题,这些内容和问题,绝大多数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归纳、分析和阐述,教师只需要创设一种适宜的情境,学生自主探究时适时引导,精要点拨。

7.小结课堂教学内容。小结的过程是一个信息反馈的过程,同时又是一种语文实践活动,教师可据此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与交际能力。

三、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育心理学的实验研究表明:兴趣与学习的关系非常密切,满怀兴趣就会全神贯注,执着一念,专心致志,变被动吸收为主动进取,由完成任务到迷恋醉心,满腔热情地进行钻研,不会觉得学习是一件乏味的事,甚至还可以弥补智能的不足。要让学生产生学习语文的动机,首先要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让学生的参与欲望在课堂中得到保护。如果在语文教学中没有任何美的欣赏,学生就不可能对语文产生兴趣,没有了兴趣,就不可能产生学习动机。相反,如果教师注意挖掘课文中的美,并引导学生欣赏这些美,那么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当然,这就要求教师满怀激情地引导学生,而且课堂气氛要活跃,要有游戏的成分,有幽默,有笑声,有争论。还有关键的一点是师生关系要融洽,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如果教师和学生关系紧张,那么学生就不可能对该师的课感兴趣,更不用说积极地投入到课文的欣赏之中了。

四、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的更新,多种教学媒体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潜能,调动其非智力因素等,进一步促进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在教学中,我还增加了一些活动,充分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能力,并且鼓励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将自学所得知识大容量、高频率地在课内互动互补中得到共同提高。

怎样在新课程改革中探索出属于自己的语文教学行为和教学风格,远离功利,远离浮躁,平心静气,求真务实?这需要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摸索、探究。

猜你喜欢

新课程探究语文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