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高中物理新课程的几点认识

2009-06-18周丽莉

考试周刊 2009年33期
关键词: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方式

周丽莉

高中课改对高中物理的教师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也是一次很好的机遇。2009年暑假,我通过听专家学者的讲座、网络学习、观看示范课等方式,为迎接新课改的到来提早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主要体现在熟悉新课程标准、熟悉新教材及改变教育教学理念等方面。课改后的课怎么上?下面我谈一谈对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的几点认识。

一、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

长期以来,大部分高中学校教育的目标是为高等学校培养合格的大学新生。物理教学强调的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即所谓的“双基教学”。加强“双基”固然不错,但这种强调“双基”的理念是建立在如何应付考试的基础上的,最后落实在课堂教学上,实际上就成了强调“应用能力”,也可以说是“应考能力”。基于这种理念,教师在教学时往往关注的都是那些考试成绩好、分数高的学生,更多的学生则被忽视。

作为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高中面临的任务是既要瞄准知识经济的需要,培养高素质的尖端人才,又要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新课程要求教师重视学生的个性,重视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的形成。而要达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考虑、关注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机会。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认清每个学生的优势,开发其潜能,培养其特长,使全体学生各自走上不同的成才之路,成为不同层次、不同规格的有用之才。

二、教学方式要多样化

《课标》指出:“高中物理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要达到这一目的,就要改变单一的讲授式的教学方式。

传统的物理教学中的讲授法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今后也还会经常用到。但这种教学方法过于重视对学生知识的灌输,缺乏对学生学习兴趣、探索能力、实际应用能力及科学态度方面的培养。过去,我们长期单一地使用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脱离实际地去死记硬背,致使部分学生对物理望而生畏,丧失了学习的自信和热情。

这种传统物理教学的弊病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以促进学生探究学习、自主学习为目的的探究式教学成为人们的共同选择。《美国国家科学标准》提出:“科学探究指的是学生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该标准要求:“让各个学校所有年级的学生都有机会进行科学探究,培养其进行探究性思维和探究性活动的能力,包括提出问题,制定调查研究计划并付诸实施,利用有关工具和技术,收集数据并批判性地、有逻辑地思考解释证据,分析交流其他解释方法和科学论点等。”英国、韩国、日本等国对科学教育也提出了类似的要求。

探究式教学方式对于革除当前我国高中物理教学的弊病无疑是一剂良药。比如,高中物理“简谐振动”内容的教学,在讲述弹簧振子的周期与什么因素有关时,教师通常都是直接给出已有的结论。这样做的好处是节省了很多时间,但失去的却更多: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学生探索精神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等等。而如果教师换一种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把“弹簧振子的周期与什么因素有关”作为一个课题交给学生探究,然后在课堂上由学生展示其探究结果,最后的结论由学生自己得出,那么学生不仅会对该结论印象深刻,还能满足探究欲望,进而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多方面能力。如果能使学生经常处于一种探究的冲动之中,则肯定会取得许多意想不到的成果。

三、创设一个民主、自由的课堂氛围

当前的高中物理课堂基本上是教师说了算,教师是绝对权威。这种课堂氛围与新课程的理念是极不相容的。

对于物理新课程来讲,教材承载的知识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通过交流、体验来获得。学生必须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否则课程内容无法理解,课程目标也无法达到。教师要使学生参与教学,就要创设一个民主、自由的课堂氛围。因此,教师既要为学生提供适宜、有趣的活动内容与机会,又要保证学生的参与和交往有充分自由的时间与空间。惟其如此,才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潜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在课堂教学中注重科学探究

新课程教学强调知识的获取过程,并且从获取的过程中掌握科学的学习和研究方法,因此我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更加注重科学探究,由过去“重结果”转变为现在的“重过程”。例如:关于动能的教学,过去是直接给出动能的表达式,现在是先经过实验探究得出动能与速率的平方成正比,再通过理论探究得出动能的具体表达式,使学生在探究动能表达式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并掌握科学的学习和研究方法。

五、在实验教学中注重学生体验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不少教师往往对物理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把物理实验仅仅当作为理论教学服务的工具和手段,没有认识到物理实验本身是充满理论的认识过程。例如,在演示实验教学中表现为只强调直观观察,或单纯在量的方面追求尽量多的现象刺激,或认为实验可做可不做,而忽视了实验在教学中的目标等质的方面的深入探讨和精心设计。做演示实验时,学生常常仅仅是观察、观看,有些教师虽然也让学生参与实验,注重了边实验边讲,但是由于教师是“主唱”,没有注重学生体验,往往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我在新课程实验教学中不断改进,精心设计演示实验,尽可能改进实验装置,最大限度地提高物理实验效果。教师还要注重学生的体验,在实验教学中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例如,“向心力”这节课,教学参考已为每位教师提供了不少视频资源,里面有许多生活中的情景,利用多媒体播放给学生观看,实际上是让学生间接体验,这些生活中的现象在教室中不便做实验,更不便让学生直接体验。我没有把整个视频一连串地播放,而是将视频用软件截成一断一断的,在不同的环节中播放不同的画面,这样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便于学生理解知识。这节课除了让学生间接体验外,我还设计了一个简单易行而又非常有效的体验性实验:用两片保鲜袋分别包住两个桔子,用线将桔子吊起来做成两个球摆(金属球做圆周运动实验在课堂上容易伤到学生),两个桔子一轻一重,教师只提供这些实验器材,让学生自主探究、亲自体验桔子做圆周运动时所受的向心力与其质量、半径和角速度的定性关系。实践证明,利用这个小实验,我达到了使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的教学目标,而且学生在娱乐中学,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提高了。类似这样的实验,只要教师有心设计,就不会太难。

猜你喜欢

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方式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新形势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