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要注意与生活相结合
2009-06-18张玉丽
张玉丽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语文综合素质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语文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必须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实践证明,语文教学生活化是一条可行之路。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此话不无道理,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所谓“事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的气息洋溢。
一、语文教学环境“生活化”
教学要注重营造教学环境,为学生进行自由探索,合作学习,营造安全、民主、和谐、宽松,提供信息资源充分支持的教学环境。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应用多种手段,营造贴近生活的氛围,从而极大地调动他们的求知兴趣和探索欲望。例如在诗歌方面:学生对很多诗句不理解,或者理解不到位。“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很多人都认为美,但是,有的学生没见过沙漠,没见过大河,就很难理解这其中的意境之美。如果把这样的情景用图片展示出来,学生就很容易领会其中的美。或者让学生自己构建图景,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记忆。再如:“千山鸟飞尽,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全诗表达了人的孤独。“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凄神寒骨,悄创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如果你是一个都市之人,生活悠闲幸福,来到这样的环境,你的感受是怎样的?如果你是落魄的才子,心情孤寂,有志难伸,不得重用,壮志难酬,来到这样的地方,你是什么心情?学生很快就会理解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物的写法。若教师再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那么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情感就不难理解了。如果学生对崔莺莺和张生的爱情不了解,他们又怎么会明白“碧云天,黄叶地,晓来总是霜林醉,点点是离人泪”中所寄寓的是莺莺小姐的一腔凄苦之情和对张生的恋恋不舍。如果学生不了解杜甫的困境,又怎么能理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所寄寓的悲苦之情,又怎么能明白“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欣喜。
在小说单元中,学生对孔乙己和范进并不同情,相反,觉得他们是两个可笑的人物,原因是学生不明白科举制度的罪恶。假如你是这两个人,饱读诗书,醉心于功名,这本无可厚非,读书总要有目的,只要这个目的不危害别人,不危害社会即可,但是,范进是幸运的,他中举了,做了举人,改变了他的命运。孔乙己是不幸的。读书一生,却无收获。假如范进没有中举,那么他的生活又会怎样呢?饱读诗书却无生活能力,这说明了什么?说明科举制度的罪恶。为什么呢?因为科举制度是把读书人作为维护统治的工具,没有把教育放在发展民智方面,而是为我所用。如此,可以看出科举的罪恶。这样一比较,学生对科举制度的罪恶就十分清楚了。
二、访一访,观察生活
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努力改变以往的灌输式、死背硬记式,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注重激励学生的自得、自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因此,我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了尝试,让学生们走入生活,观察生活,触摸生活。
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因为和学生有时空距离,所以学生的认识不全面,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师就要指导学生再留心观察,通过观察认识生活,扩大视野,理解课文,从而强化其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其观察和理解能力。
对此,可以组织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调查访问,加深对课文中那段生活的理解。如教学有关抗日战争题材的课文,可以组织学生阅读有关书籍或上网查找相关资料,让学生采访一些参加这场战争的老军人和这场战争中受害的群众,或参观抗日战争遗址、展览馆等。这样不仅使学生生动全面地了解历史背景,深刻理解课文内容,而且可充实学生的生活,使学生趣味盎然。
三、演一演,再现生活
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有的课文本身就很适于分角色朗读,那一定不要错过这个契机;有的课文距离学生生活较远,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学就应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激发学习兴趣,引起高度注意,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则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感悟。
四、写一写,体验生活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谈写头疼”是很多学生的通病。而“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教师在写作指导上,既要指导学生获取间接材料,又要指导学生获取直接材料,即社会生活材料,使他们通过深入生活、观察生活,从而认识生活,感悟生活,获取直接的生活材料。首先,重视日记、周记的写作,日记、周记的写作强调再现生活,比如搜集民间谚语、口头语、广告语都可算是一则日记。其次,作文教学强调贴近生活,少一些限制,多一些宽松。少作限制性太强的作文训练。如新学生开学后所写的作文多半是《走进初一》,其他时候作文的命题也往往紧紧抓住生活实际来进行,由此而写出的文章,往往情真意切,枝繁叶茂。正所谓“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直接深入生活,获取大量可感性材料,对于写作至关重要。
语文所表达的是对人间生活的肯定,诸如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都是语文教学的关注点。语文则是对日常平淡的无意识的生活的一种摒弃和对诗意生活的一种发现和创造。语文的存在就是要从纷繁平淡的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体验美;就是使学生先在真实的生活体验中体现“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感悟。因此,教师要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与生活紧紧地牵手。
五、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习语文
《标准》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社会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更是学习语文的一片天地。例如:针对当今社会上一些新创的广告词,让他们收集起来,并找到原词原句。如“大富豪啤酒,步步领鲜”(步步领先),“使用蓝天六必治,让你牙口无炎”(哑口无言),自行车广告“乐在骑中”(乐在其中),灭蚊器广告“默默无蚊”(默默无闻),沐浴器广告“随心所浴”(随心所欲),等等。又如,引导学生在游名胜时学修辞,像利用通海秀山名联“秀山轻雨青山秀,香柏古风古柏香”来学“回环”。这样便让学生从社会生活中学到语文知识。
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走向生活,拓展过程可以由多种形式实现。如学了环境问题的文章,就让他们到当地林业站、林场、土地管理所访问调查,了解家乡的环境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