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枝分蔓,撷采集成
2009-06-18陈良柱
陈良柱
文学类现代文阅读不仅要读,而且要将读的结果转述成符合题目要求的简明答案。也就是说,现代文阅读不仅考查我们的阅读能力,也考查我们的表述能力。
纵观考生文学作品阅读题的答题情况,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跟着感觉走”,答题时随意性、盲目性很大。具体表现在:忽略文章主旨或内容话题限制,答案游离文本;对题干中关键词把握不够,答案南辕北辙;表达水平不高,不能切中要害,或概括不全面,或缺少提炼整合,或过于笼统;有的歧义丛生,含混不清,有的句子成分残缺,出现病句。上述问题的存在,其症结在于考生阅读现代文时多感性认识,少理性分析;筛选答案信息时重主观感受,轻关键词句的落实对应;表述时多随意下笔,少精心炼句。究其然,与浮躁的阅读心态、零乱的阅读思维、缺乏阅读方法有关,从侧面也反映了部分考生缺乏一定的组织语言的意识和技巧。
一般来说,文学类主观题在答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审清题干要求,明确答题方向
文学类阅读题要依据题干的要求和文中信息作答,它不像我们平日作文那样开放自由,而是一种有严格限制的文字表达。试题的题干就包含答题的要求和信息,包括表述的范围、角度和表达的方式等,具有导向性、限制性和提示性,直接关系到答题的方向。只有与命题意图吻合的答案才是正确的。因此要努力捕捉题干中的有关信息,揣摩命题者的意图,明确答题的方向,对准选文中的有效信息,将题干要求与文中的已知信息重新进行排列组合,使之成为全面、凝练、流畅、契合要求的答案。如果忽视了对题干的分析,答题时就可能走弯路,甚至会出现不应有的失误。
例如2009年高考全国卷Ⅰ阅读主观题(雷抒雁《彩色的荒漠》)第14题:文章第一段描写了戈壁滩的哪些特点?这道题涉及的文字如下:
从库尔勒出城不久,车子就离开国道,进入油田公路。新修的油田公路,像一支黑亮的箭镞直直地射向前方。前方,是茫茫的戈壁,是黄沙漫漫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举世闻名的西气东送的第一口气井。车子全速奔驰在戈壁上。在我们的视野里地平线的远处,是无遮无拦的穹隆和淡淡升腾着的云朵。开阔的戈壁,像是一方棋盘,偶尔看见一团两团圆圆的草棵像是刻意摆下的一局残棋。生存与死亡在这里艰难地进行命运的博弈。我们来到这里时,已是深秋时节,灰色,到处是灰色。
要准确解答这道题,就必须首先仔细地审清题干要求,明确答题方向。“哪些特点”表明这道题重点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需要准确把握原文信息作答。“哪些特点”也表明这道题的表述特征应为概括列举题。“戈壁滩的”限定了主体对象。根据这个限定锁定答题区域为“开阔的戈壁,……,到处是灰色”。披枝分蔓,透过“残棋”“生存与死亡艰难博弈”提炼出第一个特点是戈壁滩环境的恶劣;透过“灰色,到处是灰色”提炼出第二个特点是戈壁滩色彩的单调。
2.摘取原句,归纳组合
文学类现代文阅读答题的文字表述,大致可以归为两类:一类是分析阐释;一类是归纳概括。也就是变抽象为具体,变具体为概括,变含蓄为明晰,变繁多为简明等。不论是分析阐释,还是归纳概括,都要尽量用文章的原有词句作答。可以说,现代文阅读题的答案就在原文之中,不要凭空去想,凭印象胡编乱造。为了考查考生的分析概括能力,试题往往又限制考生不能照搬照抄原文,这就要求考生掌握利用原文的词句组织答案的技巧,其方法有以下三种:
(1)截:指题目答案就是原文的某一句话或某一个词。只要原原本本把它摘出来,按规定写进答题处就可以了。
(2)改:即找出了题目答案所在的语句后,根据题意,选出有用的语言信息进行重新组合、表述。
(3)写:有些阅读题答案在原文语句中找不到,或者试题明确要求考生用自己的话作答,这就需要考生认真审读题目,弄清所问,找准答题方向,整体把握段篇或全面理解上下文语境,用自己的话写出答案。
例如,全国2009高考湖北卷阅读主观题(杨振声《书房的窗子》)第18题:作者为什么说“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比之“晴雪梅花”更为空灵,更为生动?请联系第④⑤段作简要分析。这道题所涉及的文段是以下两段:
至于拿月光与日光比,我当然更喜欢月光。在月光下,人是那般隐藏,天宇是那般的素净。现实的世界退缩了,想象的世界放大了。我们想象的放大,不也就是我们人格的放大?放大到感染一切时,整个世界也因而富有情思了。“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比之“晴雪梅花”更为空灵,更为生动;“无情有恨何人见,月冷风清欲堕时”比之“枝头春意"更富深情与幽思;而“宿妆残粉未明天,总立昭阳花树边”也比“水晶帘下看梳头”更动人怜惜之情。
这里不只是光度的问题,而是光度影响了态度。强烈的光使我们一切看得清楚,却不必使我们想得明透;使我们有行动的愉悦,却不必使我们有沉思的因缘;使我们像春草一般的向外发展,却不能使我们像夜合一般的向内收敛。强光太使我们与外物接近了,留不得一分想象的距离。而一切文艺的创造,决不是一些外界事物的推拢,而是事物经个性的熔冶,范铸出来的作物。强烈的光与一切强有力的东西一样,它压迫我们的个性。
这道题的答案有以下三点:①月下梅花因光色幽暗而比晴雪梅花更显空濛灵动;②因为幽光能激发人的想象,人的想象被放大,人格也被放大,更富有情思;③因为光度影响了态度,月光与日光所带来的美感是不同的。这道题的答案综合运用了“截”“改”“写”的方法。答案第一点运用了“写”的方法,“在月光下,人是那般隐藏,天宇是那般素净。”“隐藏”、“素净”的原因是光线幽暗,月下梅花自然会因为光线幽暗更显空灵。没有现成的词句,分析文字,从中提炼要点,重新组织语言。答案第二点运用了“截”的方法,把一些词摘出来,组成答案。答案第三点运用了“改"的方法,先摘出“光度影响态度”,分析关于强光的分析文字,综合分析全文,得出第三点答案。
3.分析题型,把握程式
高考题有一定的程序,筛选信息题多为逐点列举式,分析题多为总分式,技巧鉴赏题答题多包括手法、效果、表达内容三点。分析题型,按程式答题就能避免遗漏得分点,例如2009年高考全国卷第17题: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那些修辞手法来表现岳桦?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道题涉及以下文字:
一旦选择了返身向上,桦就变成了岳桦。而今,不管我们把怎样的情感与心愿给予岳桦,岳桦也不可能变成那些挺拔而明快的白桦了,如同山下的白桦永远也不能够站到它们这个高度一样,它们再也不可能回到最初的平凡与平淡。因为从白桦到岳桦,作为一种树已经完成了对树本身或者对森林的超越,它们的生命已经发生了某种质变。而今,与山中的那些树相比,岳桦更像一场风;与那些各种形态的物质存在比,岳桦更像一种抽象的精神。
这道题的答案包括三个要点:通过拟人的手法(手法),可以使岳桦由谷底到峰顶、由平凡到卓越的过程(表现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效果);通过比喻手法(手法),可以使岳桦的内在气质得以揭示和提升(表现内容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