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读什么
2009-06-18马尚龙
马尚龙
阳光下读书,通常联想到恬静、悠闲,就在花园的树荫下,就在家里的阳台,或者就在露天吧的一隅,还能联想到品位、高雅,甚至还有邂逅和爱情。一定很少有人会联想到说谎:读书成为谎言的内容。很不幸,在英国读书常常就是谎言。有2/3的英国人承认,为了吸引异性,他们曾假装读过某一本高水平的经典名著。比如谎称读过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乔治·奥威尔的《1984》和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等名著,以便让自己显得更睿智和性感。敢于说谎,在于人们赌他们的约会对象也没读过这些名著。
还真是水平蛮高的谎言。很多人知道《战争与和平》,却没什么人知道《1984》。当某一种东西会被普遍谎称拥有的时候,至少这是公认的好东西,就算是谎言,也有文化的含量。也就让人想起今年奥斯卡获奖电影《朗读者》。片中的女主角一字不识,却俨然是一个读过很多小说的人,具有读书人所有的体面,甚至在终身监禁和公开自己不识字的隐秘两者间,她选择了终身监禁。她的选择也是以谎言作前提,却是以尊严和体面作后缀。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修养的,一个不识字的人是没有尊严的。
从知识就是力量的角度来说,读书也就是力量。“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也就是力量的延伸产品。从读书可以作为谎言的角度看,读书不仅仅是力量,还是体面,还是尊严,还是身份。文化人最有兴趣向人家公示的是自己几近豪华的书房,看上去是展示力量,实际上是表现体面和尊严。遇到过一位不知名的加拿大旅游大巴的司机,每到一地,这位司机就会拿出一本小说书,读下去,然后插上书签,到下一个停车点再翻开来:他读到的是书,别人读到的是尊严和体面,抑或他也就是为了尊严和体面在读书?
尊严和体面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付出,要付出的是时间的积累和文化的积累,甚至就是强迫自己去接受熏陶,享受已经是尊严和体面的最高境界。上海有一位驾校老师洪传新,连他的学生们都知道,洪老师有一个习惯,每天下午三点他必听电台94.7频率的经典音乐,很享受。
谎称自己读过多少名著毕竟还是虚荣,但是比起某种诚实来,谎言也有可爱之处。如果问问身边的人读过几本书,或许很多人都公开宣称:我已经多少年没读过书了,言语中还带着对读书的不屑,似乎不屑读书也是某种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