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研究综述

2009-06-17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3期
关键词:人的解放研究综述改革开放

马 报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学界对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研究,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从研究的起步阶段经过研究的深化阶段到现在的创新阶段。在每个发展阶段都有自己的不同特色,这三个发展阶段是一个不断深入的、否定之否定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对马克思“人的解放”问题的研究不断推进,是一个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同时从一定层面上反映了我们改革开放事业是一个不断往前发展的过程。

[关键词] 改革开放;马克思;人的解放;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 A81 [HT5H][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4738(2009)03001403

改革开放大大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使人们的思想也得到了极大的解放。但是商品经济是从人作为物的效用价值的角度去看待人、重视人的。这样,人的价值就被物化了,物成为衡量和评价人的尺度。因此,在当代中国“人的解放”这一历史任务仍未完成。马克思穷其毕生精力致力于探求人的解放的道路和途径,致力于实现全人类的解放,由其创造的马克思主义就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因此,我们就有必要回到马克思,从而为解决当代的问题提供一种思路和方法。自改革开放以来一大批知识分子已经开始了对马克思本人关于人的解放思想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现在此做一综述,作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献礼。

一、20世纪80至90年代:研究的起步阶段

改革开放之初,全国人民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调动,同时对僵化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进行逐步的变革,开始打破封闭的观念,主动引进外部资金技术,结合自身优势恢复发展国民经济,但是,在经济恢复发展的同时,人的问题开始突出,贫富分化拉大,一些腐朽的观念开始侵蚀人们的头脑,产生了一些社会问题。在这种形势下,学术界开始了对人的解放问题的关注。但总起来看,学术界的研究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透过这一时期发表的一系列作品当中可以看出,学术界虽然针对人的解放问题进行了探讨,还未明确把马克思本人对人的解放问题的论述纳入自己的视野。很多学者就人的解放问题本身、就人的解放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问题,从多个角度阐释了自己对人的解放问题的理解,具体来说概括为以下几点:

首先,人的解放问题贯穿于人类历史发展的始终,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一部人的解放史。学者赵连章、姜安在《关于人的解放的三种取向比较研究》中,放眼于整个人类发展史,揭示了不同历史阶段的人的解放三种取向:宗教取向、理性启蒙主义取向以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解放取向。正如马克思曾提出:在人类追求自己目的的历史活动中,人类自身的存在表现为三大历史形态,即与自然经济形态相适应的“人的依赖关系”、与市场经济形态相适应的“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和“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人的解放与人的存在形态密切相关,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 而不是一种思想活动,‘解放是由历史的关系, 是由工业状况、商业状况、农业状况、交往状况促成的……”

其次,人的解放是全面的解放,要从多个层面来理解。很多学者在此问题上提出自己的看法,有的把人的解放理解为经济解放、政治解放、思想解放、社会解放四个方面的有机统一(见赵连章、姜安《关于人的解放的三种取向比较研究》,《社会主义研究》,1990年第1期),而有人把人的解放理解为摆脱一切奴役人的关系,具体包括:从宗教奴役下的解放、从专制政治统治下的解放、从私有制奴役下的解放、从旧式分工奴役下的解放、从作为人的沉重负担的劳动中的解放。把人的解放理解为以上五个方面的有机统一(见林永民《人的解放与共产主义》,《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2期)。此外,还有很多学者从哲学、政治学、文学等角度谈到人的解放。

第三,初步涉及马克思本人关于人的解放思想的研究。在对人的解放思想的研究当中,很多学者虽然总体上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点,可是对马克思本人著作中人的解放思想的研究涉及不多。但是,也有部分学者意识到这一点,回到马克思著作本身,对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思想做了相关研究。学者穆纪光立足于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论述,探讨了异化与人的解放的关系并指出:“异化不只是恶的东西,人的发展和解放同异化的发展和不断被克服, 原来走着同一条道路”,学者许明通过与李鹏程的论争,表达了自己对人的解放与马克思哲学变革关系的看法。指出“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的动力绝不能认为是对‘人的解放的追求, 归根结底, 它是工人阶级解放要求的理论体现。”批判了以抽象的“人的解放”的命题来概括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的倾向。这表明学术界开始注意回到马克思,揭示马克思对人的解放问题的回答。

在这个阶段,虽然学术界对人的解放问题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但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很多学者研究方法上仍然是主客对立的“两极对立”思维方式,把人理解为一种绝对的、抽象的主体,从而把人的解放过程理解为认识客体基础上摆脱客体束缚的过程。从而把人的解放简单理解为人摆脱外在束缚状态达到自由的过程。这种理解建立在对人的本质抽象理解的基础上,还停留在费尔巴哈人本学的范围内。另外,该阶段的研究主要偏重于伦理哲学层面上的分析,从而对现实采取一种伦理的或者哲学上的批判,而不是建立在对现实社会经济关系的实证分析基础上,因而从根本上来说,这种批判还是软弱无力的。

二、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研究的深化阶段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在党的十四大上正式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改革进程当中市场化倾向明显,从而引发了学术界对市场经济与人的解放二者关系的探讨。改革大大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激发了社会的活力,正像作家所描述的那样:“我们从无视人性的历史里走来,所以我们格外迷恋这个肯定人性的时期。”在这一阶段,学界对人的解放思想的研究不论是研究的领域,还是研究的深度都大大往前推进了一步,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点。

首先,从研究方法上,把视线由抽象的思辨论证转移到现实世界。学者开始从现实出发,分析现实的经济现象,从而寻求现实的解放之路。在这一阶段,有相当一部分学者对市场经济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解放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大部分学者认为, 无论是资本主义制度还是社会主义制度, 市场经济都存在着一定的共性, 都对人的解放与发展具有二重性。即市场经济在现实的运行中肯定了人的主体性意义的同时, 又将人的主体性异化, 在为人的解放创造条件之时, 又使人陷入了物化的泥潭不能自拔。

其次,研究领域与研究深度大大扩展了。丁立群教授在《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与人的解放》一文当中变革前苏联教科书模式对马克思哲学的教条理解,把马克思哲学理解为实践哲学,从而把马克思哲学与其他哲学思想区别开来,同时指出:“实践哲学的历史使命即在于对人类之现存状态的否定,对人类最终获得解放的理想社会的设定,并为这种现实到理想的过渡指出一条现实之路。”从而把人的解放提升到马克思哲学历史使命的高度。

第三,问题意识凸显,注重对问题的探讨。进入90年代以后,中国哲学界出现了一个很大的转向,根据孙正聿先生的理解,是从80年代的“体系意识”转向90年代的“问题意识”。对人的解放的研究也同样呈现出这样的趋势,进入90年代以后,大部分学者注重从现实提出的问题出发进行研究。比如很多学者就人的解放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人的解放与实践的关系、人的解放与人权的关系、人的解放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网络世界里的人的解放等具体问题进行了探讨,问题意识凸显。

当然,这一阶段的探索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对具体问题的探讨固然有助于对人的解放的深入理解,但是仅仅停留于此是不够的,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不断提出新的问题,我们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在探讨具体问题过程中到底应该坚持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方法、什么样的价值取向、什么样的立场观点。这就需要一个新的体系的建立,当然这不是对以往体系的回归,而是建立在一个对旧体系批判改造的基础上,源于实践指导实践的开放性体系。这个问题到了21世纪初期,学者才开始尝试进行新的创新与突破。

三、21世纪初至今:研究的创新阶段

进入新世纪,对人的解放理论的研究进入一个创新阶段。理论创新是思想解放的结果。在二十多年前,高清海先生就提出:“我认为我们关于哲学的许多观念,都有重新思考、审查的必要,甚至有许多带有根本性质的观念,都应当加以转变。”[8]在形形色色的对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思想的研究中,北京大学陈来教授出版了一部新著,书名叫《边界意识和人的解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在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当很多学者就“人的解放”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时,陈把人的解放问题本身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提出了自己颇具创造性的看法。在这本书中陈就“人的解放”问题本身进行思考,揭示了在研究这个问题时隐藏于人们思想中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进而提出“边界意识”,来解决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引起的“逻辑悖论”。

当然,每一思想一经形成就有自己的局限性,书中也有不少值得商榷的地方,但是我们从此文当中读出的不仅是思想理论本身,我们对书中体现出的杰出的创新意识,和敢于突破前人理论的勇气更加敬佩。进入新世纪以来,出现了一大批学者,在探讨人的解放问题上不断解放思想,推动了理论的创新与突破。新世纪的前10年是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实践上,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理论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求真务实,改革创新是这一时期理论研究,特别是人的解放思想研究中最鲜明的特色。

总之,改革开放以来对人的解放思想问题的研究经过了起步、改革、创新三个发展阶段,在每个发展阶段都有自己的不同特色,这三个发展阶段是一个不断深入的、否定之否定的关系,后来的研究总是建立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并针对前面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新的思考。通过这一历史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对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问题的探讨离不开现实的经济生活,离不开现实的政治问题,离不开人们的社会生活。改革开放以来人的解放问题的研究不断推进,正从一定层面上反映了我们改革开放事业是一个不断往前发展的过程。另外,我们还应该认识到,改革开放以来对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问题的研究是一个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改革开放本身就是解放思想的结果。邓小平特别强调解放思想的极端重要性,他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只有不断解放思想,才能推动我们理论研究的不断进步。

猜你喜欢

人的解放研究综述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近五年农村征地纠纷问题研究综述
小学课桌椅设计研究综述
关于重游意愿的研究综述
为创业创新扫清障碍,实现“人的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