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必须创新人才工作

2009-06-17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09年4期
关键词:党管人才库人才队伍

吴 勇

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社会主义事业能否持续发展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问题。新的形势、新的任务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掌握人才竞争的主动权;必须创新人才工作,进一步形成育才、聚才和用才的优势。

一、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必须处理好几个关系

在新形势下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

(一)党管人才与发挥市场作用的关系。党管人才不是在人才问题上党包揽一切,而是把人才揽于“旗帜”之下,收于“棋盘”之中,为人才成长构建公平公正的发展平台,营造竞争有序的创业环境。同时遵循人才的成长规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资源开发利用规律,在管理中充分发挥市场对人才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实现人才布局的科学化。

(二)党管人才与坚持群众路线的关系。在人才管理的指导思想上,必须树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思想和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管理人才的思想,努力提高群众评议、推荐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人才管理方法上,对人才的推荐、考察和任命,都要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扩大群众的参与范围,实行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人才管理方法;在人才管理制度上,要建立健全群众评议领导班子和领导人才的制度,并不断完善选举制度等等。

(三)核心人才队伍和基础人才队伍的关系。核心人才队伍是指高素质的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基础人才队伍是指数量充足、结构合理、遍布各行各业的有一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没有基础人才队伍的建立,就没有核心人才队伍的脱颖而出;而没有核心人才队伍的蓬勃壮大,创新能力、发展能力、超越能力就难以实现。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既要顾及全局,抓好基础人才队伍建设;又要突出重点,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核心人才队伍,做到点面结合、相得益彰。

(四)用好现有人才与引进外来人才的关系。引进人才为我所用,既可缩短人才培养周期,也有利于科技水平的提高和事业的发展。为此,必须不断完善有利于吸引人才的政策措施。同时,还要重视用好现有人才。在待遇问题上,不宜使引进人才与现有人才差别悬殊。无论是本地人才还是外来人才,都要给以充分信任,诚心诚意支持他们干事创业。重视用好现有人才,还能对未来的人才起到示范作用,对外面的人才起到感召和吸引作用。

二、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必须创新工作机制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需要进一步理清思路,创新机制,保证人才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一)要切实加强党管人才的组织领导。党管人才不是事无巨细地由党委包办人才管理的所有工作,而是在党委领导下,组织部门、人力资源部门等各司其职,充分发挥各自作用,共同做好人才工作。党管人才的组织领导,也不是把人才都置于党的组织体系之内,而是在党的统一领导下,组织有关部门做好制定政策、营造环境、整合力量的工作,营造有利于各类人才健康成长、脱颖而出并充分施展才华的环境,进而把各类人才集聚起来,为实现目标而共同奋斗。也就是说,党管人才不是“管住”人才,而是“整合”人才,最终目标是要为人才的成长和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坚持德才兼备原则,创新选拔任用方式。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选人的主要标准。坚持以实践论英雄,凭业绩用人才,重能力、重实绩,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人才配置上的基础性作用,按照竞争择优原则,改进组织委任的方式,积极试行竞争上岗、公开招聘、选举产生等灵活多样的选拔方式。

(三)进一步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大力推进岗位管理。进一步健全人才的德才素质考核与经营业绩考核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各类人才的素质模型、能力模型和业务评价模型。进一步完善传统的民主测评、民主评议、经济责任审计等考核评价方式,借鉴现代人才测评技术、业务考核技术,实行定性定量结合,创新考核评价办法,从而达到考核评价的科学性、客观性。努力加快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深入开展工作岗位分析,明确岗位设置、岗位职责、岗位标准和岗位要求,并按照岗位标准选拔人才,严格管理,真正做到人岗相适,使合适的人才在合适的岗位上充分发挥作用。要逐步推行岗位执业资格制度和持证上岗制度,提高人才的整体水平。

(四)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是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的工作。党委要切实履行选拔培养和动态管理后备干部队伍的职责,做好规划,抓好落实。要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的后备干部队伍,大力组织实施“继任者计划”。要利用人才柔性流动机制,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借助“外脑”提高人才队伍的层次和水平。要面向社会广泛收集人才信息,建立优秀人才数据库。

(五)健全优胜劣汰机制,促进人才队伍新陈代谢。建立各类人才的人才库,把分散的人才都掌握到人才库内,这是基础的基础。要做到开渠纳才,确保人才库的“蓄水量”;要多管蓄才,提高人才库的“含金量”;要放手用才,发挥人才库的蓄储“能量”。要建立和完善正常的退出机制,实行申请辞职、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制度。要按照岗位匹配原则,实行动态管理,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不断优化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结构,提高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必须创新实现形式

坚持和实现党管人才,必须进一步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不断创新党管人才的方式和方法,牢牢抓住人才培养、吸引、使用三个环节,把人才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一)培养人才是基础,培养人才要注重实践。加强各类人才的培养是党管人才的关键所在。做好人才培养工作,需要根据要求,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规划。人才培养的途径、方法和对象等方面,都应该注重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社会实践是对学校培养的人才在知识更新和专业发展方面的一种检验,社会实践可分为专业知识和社会能力的实践。就人才培养的方法而言,要把人才送到最艰苦的环境中接受考验、经受锻炼,磨练意志、增长才干,从而全面提高综合素质,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从培养的对象来看,一类是党政干部领导人才,二类是经营管理人才,三类是专业科学技术人才,高等院校也许可以培养其中的某些人才,但是人才的社会实践阶段是任何一个学校都囊括不了的。社会实践环节对人才而言是量身定制的,越是艰苦的环境越能锤炼人和培养人。

(二)吸引人才是手段,吸引人才要不拘一格。不拘一格吸引人才,不仅指不论人才的出身,还指在吸引人才的手段上要有新的方法。在提供各种具有竞争力的条件吸引人才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人才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运用科学的方法挑选出符合条件的人才。应进一步落实好群众对人才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充分了解民意,切实尊重民意,给广大职工群众以举荐人才的权利和机会,让更多的人能够有效地参与人才的发现和鉴别。要进一步完善党委对干部选拔任用的民主决策制度,建立和实行领导干部任免党委会表决制,干部推荐、考察、任命各个环节的责任追究制等,营造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为人才提供更多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

(三)使用人才是目的,使用人才要用其所长。培养和吸引人才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用人才,使用人才是对培养和吸引人才的检验。要加强宣传教育和引导,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气,确保各类人才全力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通过合理配置人才资源,把市场配置和组织配置有机结合起来,打破人才的单位、部门所有制壁垒,积极营造有利于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环境。用人要用其所长,做到量才录用,适才所用,充分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在使用人才过程中,要把感情、事业和适当的待遇三者统一起来,把事业留人、感情留人、适当待遇留人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热情支持各类人才的工作,真诚关心他们的生活,激励人才奋发工作,确保人才个体效能的充分发挥。尊重人才成长的客观规律,既鼓励他们大胆探索、积极创新,又不单纯以成败论英雄,保护他们的创新热情,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完善人才工作的政策体系和法制环境,严格依法办事,为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提供政策和法律保障。

作者系上海石化塑料事业部党委书记

■ 责任编辑:晏蔚青

猜你喜欢

党管人才库人才队伍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乡土人才队伍建设路径研究
补齐短板,高质量推动高校党管人才建设
不断提高党管武装工作质量效益
声音
跨区域共建泰安市文化创意人才库研究
社区师资人才库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人才队伍建设
国有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与改进方法
福建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苏州高新区成立双调对接百名人才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