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放前夕的几个片段

2009-06-17田欲晓

当代贵州 2009年22期
关键词:贵阳市贵阳电厂

1949年11月初,当解放军还在进军途中时,在中共地下组织的发动领导下,贵阳市的工人、学生、广大群众及爱国人士积极开展了一系列护厂护校保护城市的斗争……

在人民解放战争的隆隆炮火声中,为彻底消灭残敌,解放西南各省,解放军二野、华野第十八兵团和第一、四野战军各一部,于11月初开始挥师挺进西南。在陆续攻克贵州天柱、三穗、镇远、施秉、龙里等县城后,兵临贵阳。

与此同时,在中共地下组织的发动领导下,贵阳市的工人、学生、广大群众及爱国人士正积极开展一系列护厂护校保护城市的斗争……

以光明迎接解放军

随着人民解放军脚步的临近,驻扎贵阳的国民党反动派开始纷纷溃逃。贵阳处于暂时无组织机构管理的“真空”状态下。土匪肆虐,强盗盛行,再加上国民党特务的威胁,贵阳市各高校、电厂、广播电台、电信局、邮政部门等都面临被破坏,市民的生命财产更是受到严重威胁。

国民党贵州省主席谷正伦、贵州省保安司令韩文焕等人秘密策划,阴谋逃离之前实行“三光”政策,炸毁贵阳电厂是他们计划的第一步。

张震生和陈廷维是隐蔽潜伏在贵阳电厂的共产党员,1949年8月,张震生和陈廷维就已开始部署发动职工保护电厂的工作。

当时的贵阳电厂,隶属于国民党资源委员会。1949年,南京解放后,人民解放军接管了国民党资源委员会。根据党组织的指示,该会电业处长陈中熙连续10次给贵阳电厂代厂长奚长年发密电。1949年9月,奚长年收到署名为“中共贵州地下党组织”的信,希望他认清形势,把职工组织起来,“保电厂,保饭碗,以光明迎接解放!”

之后不久,陈廷维、张震生得知,奚长年已利用合法身份,将国民党资委会存放在发电厂材料库中的80多支枪支运到电厂仓库,经过修理后发给工人站岗巡逻。陈廷维、张震生还组织工人安装架设高压电网,实行武装护厂。

11月11日,电网架好,战壕挖通,碉堡修完。陈廷维与奚长年见面,公开身份。职工们得知是地下党在领导护厂,情绪更加高昂。第二天,护厂队两次与开进电厂的国民党军队对峙,对方无功而返。

11月12日,国民党贵阳宪兵队驶来一辆卡车,寻机破坏,因群情激奋,见势不妙后狼狈而逃。后来,国民党军19兵团89军中将军长刘伯龙亲自出马,指挥破坏电厂。但电厂工人并未震慑于他们的淫威,在全市人民的声援下,勇敢地与反动派对峙,最终将他们赶跑。

11月14日下午5时,陈廷维、张震生商定最后的战斗方案。傍晚,陈廷维会同奚长年,到水口寺发电所召开会议,告知解放军今晚进城,要求全体护厂队员高度警惕,坚守岗位,以光明迎接解放军。两人还检查了护厂的碉堡、战壕和高压电网及各个机房,最后向职工家属布置了欢迎解放军进城的相关任务。

11月14日夜晚,人民解放军先头部队开进图云关,群山环抱中的贵阳灯火辉煌。在中共地下组织发动领导下,贵阳电厂职工奋起护厂,成功地粉碎了国民党当局准备在贵阳解放前夕对电厂的破坏,有效地保护了厂房和设备。

11月15日上午9时,解放军代表顺利完整的接管了电厂。

贵阳电厂成为全国在解放前夕没有停电的6家电厂之一,27万山城人民以光明迎来了解放。

贵阳解放的“提前播报”

1949年11月初,当解放军还在进军途中时,贵阳的广播就传出了“贵阳解放”的消息。这个假消息让一些准备逃离的人打消了出城的念头,也让一些准备搞破坏的人有所顾忌。1949年11月15日,贵阳解放的当天下午,一份铅印的、头条新闻以黑体字标题:“人民解放军昨晚开抵贵阳”的《解放快报》流入贵阳市民手中,载有贵阳解放消息的报纸在市民中争相传看,报纸一角注明有“江汉军区城工部贵州支部编”。

在广播中传出“贵阳解放”消息和编发快报的“江汉军区城工部贵州支部”,是我党在贵阳的一个地下城工组织,郑亚宇、萧良汉是该组织的负责人。他们均是贵州人,于1949年2月被派遣到贵阳开展地下工作。回到贵阳后,他们开始以贵阳市的大中学校为阵地展开工作。

随着大批进步青年被发展成为城工人员,为了有效地积聚革命力量,进行有组织的活动,1949年6月萧良汉等人在各地区、学校分别建立了9个小组。

这一时期国民党特务也盯上了萧良汉家。一个暑假中,国民党特务窜入其父萧文灿家进行搜查。幸亏萧良汉早有准备,把所有进步书籍和收听解放区广播的记录都藏入了墙壁的夹缝或混入书库之中,才没有被特务抓到把柄。

1949年11月9日,郑亚宇从其父处得到了国民党党政头目逃离贵阳的确切情报。他判断,国民党在贵阳的日子已经不多了,贵阳解放指日可待。

他与萧良汉及其他支部成员一起将平时收听解放区电台广播记录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及《解放军宣言》等抄写成文告,或摘写成标语,或撰写为传单,落上“江汉军区城工部贵州支部”的名称,然后在夜深人静之际,分头将这些传单、标语、文告等贴在贵阳市交通路口和大街小巷的墙壁上、电线杆上。

1949年11月初,国民党贵州省主席谷正伦携党、政、军要员逃离,而解放军还在进军贵阳的途中时,萧良汉、郑亚宇等人商议,认为解放军虽未抵达,但正在向贵阳挺进,城市即将属于人民。为了扩大党的影响,安定人心、鼓舞斗志,他们决定让城工支部人员王永武去广播电台,找与他熟悉的朋友,播出贵阳解放的消息。听到广播后,市民们认为贵阳已经解放,又看见临时治安委员会也在大力维持治安,因此人心稳定,秩序井然。

1949年11月上旬,“支部”发展的几十名城工人员先后集中在萧文灿家中开展迎接贵阳解放的地下活动,贵阳解放的当天,萧良汉、郑亚宇等人以江汉军区城工部贵州支部的名义,编印发行了5万份《解放快报》。这份不同以往的特殊报纸便与广大市民见面,宣告贵阳解放,革命活动也达到高潮。

五星并列的特殊红旗

1949年11月14日夜。这个夜晚注定是不平静的。

人民解放军先头部队沿贵阳市郊的龙洞堡顺油榨街陆续进入贵阳市区。

与此同时,贵阳市广东街四方井(今中华北路)一户人家的灯光仍然亮着,这家女主人张荣萱正连夜赶制五星红旗。

开绸缎庄的冯程南一家人翻遍整个铺面,也没找到能做旗子的红布。这时,张荣萱突然想到家里还有一床新被子,被面正好是红色。三下五除二,冯家人把被面拆了下来。

浑浊的灯光下,冯程南则用黄色的手工纸剪了5个大小一样的五角星,张荣萱一针一线的缝制红旗。由于没有见过真正的五星红旗,张荣萱用米饭把5颗一样大小的五角星粘在了一条直线上。

当夜,他们的儿子冯济泉与两个同学冒着危险,在第二天解放军进城必经的油榨街,去张贴写着“热烈欢迎解放军”、“ 中国共产党万岁”等字样的标语。

1949年11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五兵团在民众的欢呼声中浩浩荡荡开进贵阳。队伍中一名17岁的稚嫩小兵被眼前一幕深深震撼,人们大声呐喊:“欢迎解放军入城!”、“打倒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万岁”,手中还拿着写有“热烈欢迎中国人民解放军入城!”、“拥护中国共产党!”、“打倒国民党”、“ 打倒蒋介石!”等口号的红红绿绿的旗子,激动地摇着。他就是现年77岁的肖辑之老人,当他回忆起当年入城的情景时,眼中仍流露出深深的喜悦与激动。当他随军进入贵阳后,这里竟成为他的第二故乡。在这里他留下了追歼国民党敌军、参与剿匪、投身贵州建设等一系列闪光的足迹。60年后再回首,肖辑之老人为自己曾是一名建设者感到无比自豪。(本刊记者 田欲晓整理感谢贵阳市档案局洪继光先生、贵州省图书馆王曼女士对本文成稿提供的支持)

猜你喜欢

贵阳市贵阳电厂
下饺子喽
电厂热工控制系统中抗干扰技术运用分析
夕阳下的鸟影
高速通到我的家
“学”字的意义
找朋友
白居易写诗
山西老年大学到贵阳市开展校际交流
The Role of Teacher , Learner and Material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电厂烟气脱硝装置对锅炉运行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