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的发生与防制
2009-06-17马恩斌
马恩斌
摘要综述了狂犬病的病原、流行病学、发病机理、临床症状,介绍了诊断与治疗的措施,并提出防制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狂犬病;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治疗;防制对策
中图分类号S858.29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22-0326-01
狂犬病是一种感染中枢神经系统的病毒病,能引起急性脑脊髓炎,一旦有症状出现,几乎100%致死。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动物的唾液里,可以通过狂暴动物咬伤、抓伤、舔吮传播,由于它可以穿过黏膜,因此也可通过气溶胶传播。随着狂犬病毒血清型变异,目前人用和动物用狂犬病疫苗毒株已不能提供针对所有种类狂犬病毒的有效保护。因此,为评价现有疫苗的适用性以及制定根除狂犬病的正确战略,需要对狂犬病及其研究进展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1病原
狂犬病毒是弹状病毒科狂犬病毒属的一种原病毒。狂犬病毒属目前包含7种血清型,都具有相似的基因组结构,引起的临床疾病与狂犬病毒原型没有区别。病毒通常是直接接触,如咬伤或皮肤刮伤而穿过黏膜传染。在体内一般有1~3个月的潜伏期。
2流行病学
各种哺乳动物和鸟类对狂犬病都有易感性,人也有较高的易感性。冷血动物在试验感染后不发病,但可成为带毒者及排毒者。在我国,人的狂犬病有90%以上是由犬传染的,其次为猫,偶尔为野生动物,家畜传染少见。
3发病机理
经过6~90d潜伏期,以及病毒在接种周围部位结缔组织和肌肉组织复制后,病毒开始快速扩散到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干、海马、延脑神经细胞、蒲肯野氏细胞和小脑。最后病毒穿过神经到达唾液腺和导管。引起脊髓、大脑、轴突神经退化以及白质脱髓鞘,大脑皮层、中脑,以及延脑神经细胞损坏。
4临床症状
狂犬病症有2种形式:一种反应剧烈,一种反应症状不明显。狂犬病典型临床症状与经典“狂暴”狂犬病相关,80%的感染病例均会发生。症状分3个阶段:第1阶段前驱期,持续2~10d,以发热、乏力以及厌食为主;第2阶段敏感兴奋期或急性神经期,持续2~7d,出现很多奇异的行为,如极度攻击性、失眠、听觉或视觉刺激而激动、唾液分泌过多、肌肉抽搐、痉挛、恐水,并有咬伤和咀嚼倾向;第3阶段昏迷和瘫痪阶段,持续一至几天,患者精神沉郁,会因突然心力或呼吸衰竭而死亡,尤其是病毒传播的身体区域出现瘫痪,患者昏迷而在几天内死亡。无症状狂犬病有或没有前驱期,患者都会很快进入瘫痪期而死亡。
5诊断
狂犬病很难进行诊断,尤其是对于活人和动物,单一检测结果不能说明绝对结果。新鲜组织上获得单一检测阴性结果,不能排除感染的可能性,必须同时进行乳鼠脑内接种检测或者细胞培养分离病毒方法。诊断方法包括:直接荧光抗体检验dFA,组织学检验,免疫组织化学IHC。在专业实验室使用单克隆抗体、特异核酸探针,或者PCR对病毒任何变异株进行鉴定。
6治疗
一旦狂犬病潜伏期结束,就无法治疗,但可使用疫苗来进行预防,或在暴露后(但在潜伏期前)预防。狂犬病疫苗可在7~10d内引起主动免疫反应,并持续2年。暴露后预防还可用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可提供快速被动免疫作用,但只能持续21d。
7防制对策
一是开展狂犬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卫生、畜牧部门要组织开展科技宣传活动,提高群众对狂犬病知识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被犬、猫等动物咬伤要及时清洗伤口,并注射抗狂犬病血清和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进行预防。二是对犬实施强制免疫、开展免疫工作是预防狂犬病的有效方法。动物防疫部门应将狂犬病免疫工作纳入常规免疫项目,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实施强制免疫,佩带免疫标识。三是开展狂犬病监测工作。做好狂犬病流行病学监控,基础资料收集和犬情、疫情等各项监测报告工作。四是规范养犬。要宣传文明养犬,制订犬的活动限制范围。五是强化犬类交易市场管理。工商管理部门要加强管理,凭犬免疫证明进场交易,动物防疫监督部门要把住流通、屠宰检疫关。六是发现疫情要立即向动物防疫监督部门报告。动物防疫监督部门要依照《动物防疫法》的有关规定处理疫情。
8结语
由于安全的人用狂犬病疫苗价格昂贵,并且野生动物中狂犬病增加,世界范围内广泛需要具有免疫原性高、安全,而且易于生产、具有较长保护期的疫苗。因此,人们正不断地进行研究,来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进而有助于找到预防和免疫的新方法。
9参考文献
[1] 钱焕娟.狂犬病的临床表现与防治[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9(2):62.
[2] 杨志东.狂犬病的预防与治疗[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3):140-141.
[3] 张雪明,任杰.狂犬病病毒的研究进展[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2):185-186.
[4] 赵剑平.狂犬病的综合防治[J].河南农业科技,2008(1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