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巴雅尔吐胡硕气候对农牧业影响评价
2009-06-17董长海严华
董长海 严 华
摘要通过对2008年巴雅尔吐胡硕地区气温、降水、日照、大风、蒸发等气象要素的分析,以期提高农牧业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科学地指导农村牧区生态建设。
关键词气候;农牧业;影响;巴雅尔吐胡硕;2008年
中图分类号S1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22-0292-01
气候评价是分析当前气候主要特点,探讨其对人类影响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这项工作,可以及时发现气候变化趋势及其对人类各项活动的影响,并从经济、社会、生态各个角度进行评价,对于地方党政部门领导的决策和气候学发展方向,都十分重要。巴雅尔吐胡硕气象站地处科尔沁草原北部,通辽市的西北部,扎鲁特旗巴雅尔吐胡硕镇西南1.5km的山间盆地。气候属于北温带偏北部,北纬45°以北的高寒地区,其地理位置有其特殊性。2008年春季和夏季降水是巴雅尔吐胡硕气象站自1998年以来连续干旱后,雨量偏多的年份,也是近9 年少有的。比近几年最干旱的2006年年降水量多291.2mm。适时的降水对农作物及牧草生长是十分有利的,现对2008年巴雅尔吐胡硕地区气候影响进行评价,以期气象在今后的农牧业生产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1气候概况
2008年巴雅尔吐胡硕的气候特点是:冬季气温略高于常年,降水偏少。春季(3~4月)气温明显偏高,降水偏多。夏季、秋季气温偏高,降水接近常年或偏多。全年降水量分布极不均匀,降水3~7月接近历年或比历年偏多,其余月份均少于历年,大风日数少,日照时数略少。初霜冻比历年偏早,无霜期日数较历年早10d。
1.1气温
2008年年平均气温4.6℃,较历年年平均值偏高1.4℃。年极端最高气温37.3℃,较历年极端最高气温偏低3.4℃。年极端最低气温-28.2℃,较历年极端最低气温高6.3℃。全年月平均气温除1月比历年偏低0.5℃、5月比历年偏低1.3℃外,其余月份均比历年平均温度偏高。3~4月比历年偏高最多,为4~5℃。从热量上看,能满足作物和牧草各生育期的需求。
1.2降水
2008年总降水量为513.1mm,与历年平均值相比偏多15%。但降水分布不均匀,全年降水量3~4月比历年偏多30%~70%,6月比历年偏多177%,其余月份均比历年偏少10%~100%。由于降水在春、夏季接近常年或偏多,植被恢复较好,植物生长高度较高,土地的植被覆盖率较前几年大为改观,较好的植被其根系也利于固化土壤。其余各月降水虽然较少,但在作物秧苗—成熟期及牧草生长期影响较小。
1.3日照
全年日照总时数为2 673.7h,较历年平均值少305.5h,距平百分率-10%。3~8月,日照时数均比历年偏少30~110h。其余月份均比历年偏多10%~30%。作物生长期日照虽然有些偏少,但基本上能满足农作物及牧草的光合作用需要。
1.4大风
全年大风日数为27d,较历年平均值少26d。除2月比历年偏多3d,其余月份均比历年偏少。春季出现7次沙尘天气,其中有1次为强沙尘天气,由于2008年春季降水偏多,大风偏少,沙尘天气只是使空气质量下降,给人们的出行和交通带来不便,对春播生产没有太大的影响。
1.5蒸发
全年蒸发量为1 775.6mm,较历年偏多75.0mm。蒸发量偏多主要是由于温度过高引起的,它有利于旱情的加重,不利于土壤保墒。但是5~6月由于降水明显多于历年,7月略少于历年,所以总的来看,5~7月蒸发量比历年偏少较多。
2气候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2008年气候较异常,光、热、水匹配较差,对农牧业生产有一定影响。有利一面是春季降水较好,大风日数少,个别月份气温虽然有些偏低,但影响不大,初霜冻虽略偏早,但农作物和牧草未受到太大的影响。
2008年由于春季温度(3~4月)较高,蒸发量比历年同期有明显的提高,表土层水分散失较快,不利于土壤和草牧场保墒;但是进入春季后期至夏季冷空气活动频繁,强对流天气时常发生,几乎整个夏季降水充沛,从天气实况上看,5~6月降水偏多,7月降水接近常年,日照略有减少,从热量和降水条件上分析好于往年,所以种子发芽及牧草返青也好于往年,有利的气象条件使农作物和牧草生长旺盛,增加了产量和质量,并对土壤吸收有效水分起到一定作用。秋季前期降水偏少不利于作物灌浆,但光照时间较长,有利于牲畜放牧和作物生长;秋季后期降水偏少,有利于大田作物的收割、晾晒、入库等,也给农事活动带来方便。且气候干燥对牧业生产、冬季贮草及牲畜抓膘有利。冬季温度较高,降雪较少,有利于牲畜过冬,对牧事活动极为有利,但是不利于“坐冬雪”形成,对土壤冻结和土壤保湿是不利的。由于春季后期至夏季,降水基本可满足作物的需求,从整个气候条件上看利大于弊。2008年夏季降水多,牧区牧草长势好,其产量明显高于往年,农村牧区也没有发生其他气象灾害,良好的气候环境为2008年农业和畜牧业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参考文献
[1] 哈斯.秋季我区气候影响评价[J].内蒙古气象,2003(1):24.
[2] 周晋红,李丽平,王宏.气象条件及其对农业影响的评价模式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09(7):58-60.
[3] 吴有训,束长汉,程雪生,等.宣城市2008年气候影响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9(9):4211-4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