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的思考

2009-06-17蔡永华

文教资料 2009年36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社团活动

蔡永华

摘要: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进程的推进,学生社团在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成为高校学生实践创业创新、提升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舞台。本文根据学生社团组织的灵活性和功能的多样性特点,结合浙江林学院建设“和谐致远的活力社团,精彩无限的魅力社团”的学生社团工作主题,就新形势下促进高校学生社团发展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思考。

关键词: 高校学生社团发展主题路径

随着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进程的推进,学生社团在高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成为了促进学校民主管理、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阵地,成为了高校学生实践创业创新、提升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舞台。新形势下做好学生社团的管理工作,促进学生社团科学发展,成为了高校一项紧迫而重要的课题。浙江林学院的学生社团发展起步较早、基础较好,但当前同样面临着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形势和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新情况,在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学生社团发展大讨论活动的基础上,学院着力探索学生社团发展的新理念、工作的新思路和管理的新举措,全面增强学生社团对广大青年大学生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高校学生社团是大学生基于共同兴趣爱好而自发组织,为实现成员共同意愿而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学生社团的产生和发展,既是社会进步和高校发展的需要,又是学生成长和个性彰显的要求。当今社会瞬息万变,思想日益多元化,高校学生社团既面临着大发展、大繁荣的机遇,又面对着大变革、大创新的挑战。

1.社会进步和高校发展需要学生社团的积极参与。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新时期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当前,社会建设和公共服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能。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同时,在进入公共管理时代后,社会民主政治日益成熟,非营利组织和公众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的积极性空前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越来越显现出社团组织的重要作用。

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高校担负着多重任务,包括教育、管理和服务等,校园里具备了社会上的一些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和功能,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坚实的保障。但学校也不是万能的,不可能围绕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做到事无巨细、面面俱到,肯定在一些领域存在诸多服务和管理的问题,但面对学生不断丰富和多元的成长需求,学校也日益需要学生社团等学生组织的有力配合和学生本身的积极参与。

2.学生成长和个性彰显需要学生社团的有效作为。

当前,社会的深刻变化给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带来了深刻影响。一方面,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更加多样化,自我意识更强,喜欢尝试新事物;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通畅,知识面更加宽泛,视野更加开阔;由于缺乏艰苦环境的磨练,缺少困难挫折的考验,意志品质相对脆弱。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环境的竞争加剧,大学生的成长压力增大,特别是2008年以来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于高校大学生的就业信心和预期带来很大冲击。兴趣爱好的多元化和就业竞争的加剧化,使得大学生迫切希望在大学期间能够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自己的就业能力和社会的适应能力。传统意义上,高校的共青团组织和学生会组织承担着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任,但由于特殊的组织性质和组织文化,目前已不能全面满足广大学生的成长需求。于是,学生社团组织的优越性就愈发凸显出来,特别是相同的兴趣和爱好得到了广大学生的强烈共鸣与踊跃参与。

机遇也意味着挑战,学校对于学生社团作用的希望,学生对于个人成长成才的期待,两者都对学生社团的管理和运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现状与困境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对于学生社团的重要作用已经普遍形成了共识,给予了社团发展大量的支持,制定了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度,配备了专门的指导教师。在校团委的指导下成立了校学生社团联合会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大学生组织和参加学生社团活动的积极性也空前高涨,各大高校的学生社团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规模日益庞大,类型愈加多样,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目前,浙江林学院有学术科技类、人文社科类、文娱体育类、兴趣爱好类等学生社团51个,会员12000余人,2000年6月成立学生社团联合会。据统计,浙江林学院约60%的大学生在大学期间都曾加入过各类学生社团。

虽然高校学生社团呈现了蓬勃发展的态势,但也面临着功能实现和管理创新的巨大挑战,学生社团发展的盲目性、随意性、凌乱性等问题在大部分高校依然存在,学生社团的发展陷入了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困境。归结起来,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突出问题。

1.管理体制不顺。

目前,在行政隶属关系上,大部分高校都将学生社团交由校团委指导,由校学生社团联合会进行管理,形成了“校团委—校学生社团联合会—学生社团”的管理模式。在业务指导上,要求学生社团申报时就要选择二级学院作为挂靠单位,邀请相应的专业教师作为指导老师,从而形成了“二级学院+专业教师—学生社团”的指导模式。但事实上各二级学院普遍没有指导学生社团的意识,也没有相应的指导机构,社团的业务指导老师由于考评奖励机制不健全、认识不到位,指导学生社团的时间和精力非常有限。以浙江林学院为例,在2009年之前,各二级学院学生办和分团委都没有成立相应的学生社团指导机构,也没有关于业务指导教师的奖励和考评机制。学生社团的挂靠单位普遍比较混乱,经常随着社团的主要负责人的变化而改变挂靠单位。

2.发展资源不足。

主要是活动经费的欠缺和活动场地的缺少。虽然各大高校都在校团委中划拨了专门的社团活动经费,但普遍数额较少,平均到众多的学生社团中寥寥无几,加之学生社团收取的会员会费以及社会的赞助经费有限,远不能满足学生社团日常运转和开展活动的要求。另外,学生社团的办公场地也是严重不足,大部分社团都没有固定的办公场地和活动场所,甚至搞活动申请场地也是困难重重。目前,浙江林学院学生活动中心有校学生社团联合会的固定办公室,但绝大部分学生社团都没有固定的办公场地,普遍以“打游击”的形式组织日常开会或是会员活动,严重制约了社团的发展和活动的开展。

3.开展活动不新。

相对于共青团和学生会组织,学生社团的最大优势就是组织的灵活性和活动的多样性。但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先天不足”,学生社团普遍存在“轰轰烈烈的成立,无声无息的消失”这样的尴尬局面。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活动内容的单一、形式的单调,造成了学生社团活动对学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不够。目前,大部分学生社团都没有紧扣自身的组织定位和功能定位开展活动,而是盲目追风、形势趋同、层次偏低,始终离不开听讲座、看影片等形式,没有使广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得到全面的展现、成长的诉求得到很好的满足、学生社团的组织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

4.学生干部不强。

学生社团既是广大会员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阵地,又是广大学生干部锻炼自身能力的良好舞台。组织的灵活性和活动的多样性对于学生社团干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既要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又要有较强的组织能力。从实践情况来看,可以说一个学生社团发展的好坏往往取决于该学生社团负责人的能力强弱。尽管受外部客观条件的制约,但能力较强的学生干部依然能够做到开拓创新、奋发进取,在不断创造条件和争取资源中创新活动形式、带领组织发展。事实上,由于制度的不健全或者不执行,思想上的不重视和不到位,高校对于学生社团干部的选拔和能力的培养往往都是欠缺的,特别是其思想道德素质和组织协调能力。

三、发展的主题与路径

当前,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又充满了需要逾越的各种挑战。学生社团是需要激情、需要创新的组织。一个敢于面对问题的组织,才会是一个生机勃勃的组织;一个勇于解决问题的组织,才会是一个不断发展壮大的组织。如何引领学生社团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变革,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既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大课题,又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2008年以来,浙江林学院针对新形势下学生社团发展出现的新问题,开展了集中的大讨论和调研工作,目的就是实现学生社团观念务求新转变、工作谋求新突破、组织树立新形象。在此基础上,本着“以生为本”的理念,着眼于学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大局,全面增强学生社团对广大青年大学生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提出了建设“和谐致远的活力社团;精彩无限的魅力社团”的工作主题,积极构建学生社团作为大学生第二课堂的主阵地,在服务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成长成才的实践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具体的发展思路和路径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1.建设“和谐致远的活力社团”,着眼于“和谐致远”的发展愿景,紧扣“自身建设”这个前提和基础,全面激发学生社团的活力。

活力来自于良好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没有良好的机制和体制,学生社团的一切工作就要“处处碰壁”。体制和机制落实到工作实际就是要全面加强学生社团的自身建设。因此,高校要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的特色和青年学生发展的需要,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要求,系统规划、科学有效地设置学生社团体系和组织体系;根据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按照与专业学科的紧密度和学生会员的参与度,建立健全“因团而异”的学生社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积极探索和建立适合各自学校实际的学生社团民主管理体制,尊重会员在学生社团中的主体地位,推进社团团务公开,加强学生社团领导班子民主建设,推进学生社团内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全面加强学生社团干部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培养力度,落实相应的奖惩办法,为学生社团干部开展工作创造有利条件。目前,在前期大量的调研和座谈的基础上,浙江林学院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的定位和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按照学术科技类、人文社科类、文娱体育类、兴趣爱好类等类型,对全校的学生社团进行了系统的整合,社团数量从原先的70多个减少到51个;在组织上,着力实行学生社团校、院二级管理,根据社团的专业性质和方向,绝大部分学生社团都挂靠到相应的二级学院,并在全校二级学院分团委中专门成立了学生社团指导中心,由分团委书记担任中心主任,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指导;在制度上,全面加强规范化和执行力建设,对学生社团的申报和成立、活动的组织和开展、财务的规范和管理、资产的登记和检查、干部的选拔和考核、会员的权利和义务等制定了一系列完善的规章制度。

2.建设“精彩无限的魅力社团”,着眼于“精彩无限”的组织氛围,紧扣“活动拓展”这个关键和载体,全面释放学生社团的魅力。

魅力来自于综合的实力,实力需要在有组织活力的基础上着力拓展活动,活动是学生社团履行功能、开展工作的关键。因此,高校要加强对学生社团活动内容的整合,在服务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成长成才的实践中进一步找准着力点与切入点,在学校所急、学生所需、学生社团所为的工作领域和项目上形成合力,最大限度地把学生社团的作用发挥出来;要加强对活动形式的创新,着眼于力争使学生社团的活动对青年学生的覆盖有效扩大、影响有效加强,牢牢把握时代特征和青年需求,提高学生社团活动的互动性和针对性,在异彩纷呈、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充分展现学生社团活动的无穷魅力;要加强对活动开展的保障,进一步扩大学生社团组织的开放度,按照活动项目化、品牌化、社会化的思路,提高活动资源的整合和配置水平,通过争取学校党政资源、吸纳校外社会资源、整合学生社团资源等途径,千方百计满足学生社团开展活动面广、量大的资源需求。

参考文献:

[1]李军鹏.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指南[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

[2]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共青团十六大报告学习读本[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8.

[4]吕春辉.西方大学学生社团的发展变迁及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09,(1).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社团活动
缤纷社团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K-BOT拼插社团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文学社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