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大学新生社会适应性研究
2009-06-17李鸿雁
李鸿雁
摘要: 文章作者通过对某重点大学新生社会适应性情况的调查和研究,深入了解重点大学新生在适应大学生活过程中个人思想、学习活动、人际交往等方面的一般性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对重点大学新生如何更好实现社会化提出相应对策,从而为学校的新生教育工作提供政策依据。
关键词: 大学新生社会适应性社会化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化”向“大众化”方向的转变,大学生也逐渐地失去了“天之骄子”的光环和优越地位,然而,对于重点大学的学生而言,社会仍给予其相当高的关注和期待。笔者通过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某重点大学新生在适应大学生活中个人思想、学习活动、人际关系、情绪管理等方面的表现进行了全面客观的调查研究。在调查中,问卷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8份,其中接受调查的男性108人,占54.5%;女性90人,占45.5%。理科专业学生95人,占48%;文科专业学生103人,占52%。此次调查活动从2009年5月开始至9月结束,历时5个月。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1.学生个人思想自主性和功利性表现突出。
在调查的新生中,入学后,先后有158名学生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约占78.7%。在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原因上,有52.5%的同学是由于个人的政治信仰,有38.9%的学生是为了以后毕业能找到一份好工作。因此,可以看出在当前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大学生入党动机中存在的功利思想问题不容忽视。面对就业压力现状,有15.1%的被调查者打算自己创业,有39%学生有考研计划,35.3%的学生打算就业,11.6%的学生对毕业后的生活比较迷茫,还没有什么打算。当问及其当初在高考填报志愿专业的选择上,有79人是自己决定的,约占39%;有87人是与父母共同商量后决定的,约占43.9%。以上调查得出的数据表明,大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在加强,在填报高考志愿的专业选择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考生选择自主决定所学专业,呈现出很强的自主化特征。在进入大学以后,学生能根据自己不同的实际情况来规划将来的职业道路,呈现多样化的特征。
2.学习活动方面男女生差异显著。
在学习方面,有124位学生认为自己在学习上有困难,约占63%。对学习目标,有32.3%的学生非常明确,有29.8%的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度一般,有37.9%的学生学习目标非常不明确。这表明,新生在考入大学的目标实现以后,不能及时确立新的学习目标,导致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状况。访谈对象Z同学表示:“现在学习总觉得没有什么动力,以前学习目标就是考上好的大学,现在实现了,但是我新的学习目标还很茫然,不知道在哪里。”其中,学习目标不明确的学生中,男生约占68.5%;在学习目标非常明确的学生当中,女生所占的比例约为58.1%,由此,可以看出,女生在学习目标的功课明确度上要高于男生。另外,除了学习目标的明确度之外,女生在上课出勤率、作业认真程度方面,都要远远高于男生。调查对象在回答“大学与高中学习的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这一问题时,有32%的学生选择了师生关系,有54%的学生认为是作业要求,另有79%的学生认为是教学方式。这说明,进入大学以后,新生面临完全不同于高中阶段的学习环境,大学中任课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明显不同于高中的师生关系。访谈对象G同学说:“大学的老师上完课之后就与学生没什么联络,而高中老师会经常问学生哪些地方没有听懂,并且非常关心我们的生活,而大多数大学任课老师不是这样。”此外,大学的教学内容、课后作业、进度、评分标准、师生互动方式等方面也与高中存在明显不同,致使许多学生不能很快地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
3.人际交往和情绪管理能力普遍较弱,不同类型学生表现出不同特征。
调查中,在问及“你是否认识同班的同学”时,有10.6%的学生选择“基本不认识”。有75.8%的学生回答“大部分认识,但仍然有一些学生还没有和他交流过”。调查对象中有26名学生很快“结交了本院系的很多同学,包括本班同学”,仅占13.1%,在这些学生中,担任学生干部的占88.9%,男生约占88.9%,文科专业学生占72.4%。由此可以看出,在中学时代,学习成绩是衡量和评价学生表现的唯一指标,其他一切都由父母“包办”。进入大学阶段这个非常重要的人生转折期,学生离开原来熟悉的环境,在新的群体生活中,对人际交往活动的参与度整体表现不高,表现出人际交往面狭窄的明显特征。其中,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学生的表现情况好于未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学生,男生好于女生,文科专业学生好于理科专业学生。访谈对象女生L同学说:“一个多学期了,我对一个班的同学中女生差不多都认识,男生有的认识,有的知道名字但也不怎么熟,交往不多,差不多只跟一个宿舍的同学交流。”在“如何安排课余时间”这个问题上,有36.2%的学生选择网络聊天,21.8%的学生选择打游戏,25.3%的学生选择体育运动,16%的学生回答是看书。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并没有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参与人际交往活动,而是选择上网聊天或打游戏。
二、提高重点大学新生社会适应性的建议
学生们经过激烈的竞争进入了重点大学,都是非常不容易的,但由于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理想目标的变化,他们仍然面临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困难和压力。这对他们的成长和成才都是极为不利的,针对这些情况,学校作为祖国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是学生成长的最重要的环境,应当也必须采取针对性的有效措施,对大学新生的社会适应性进行预防和干预,使其真正摆脱对外界的依赖而全面成熟起来,最终建立独立完整的人格体系,顺利完成大学阶段的社会化学习。因此,学校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对大学生进行培养教育:
1.积极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大学阶段是学生自我意识觉醒的重要阶段,是其由青春期向成年期的转变阶段,是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最后一站,也是他们走向完全独立的最后阶段,但从生理学上讲,他们此时还处于青春期中级阶段,其世界观还没有完全定性,可塑性很强。他们在行为上强调个性自由发展,追求新思想,积极要求进步,但他们有时面对现实,思想就会迷茫或困惑,集体意识比较薄弱。针对这种情况,高校应当通过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的思想意识朝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帮助他们明确自身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应当把自己的追求与社会的要求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降低功利性思维的蔓延。另外,可以积极宣传学生中正面的典型事迹,达到激发学生的个体责任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2.加大对新生学习活动适应性的指导。
大学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不同于高中阶段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和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而是以自主式学习为主,这就要求学生自身要有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学校要对学生在这一转变过程中起到指导和规范作用,首先,学校可以通过指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使其树立起新的人生目标。学生有了新的学习奋斗目标,才能激发潜能,有较高的学习动力,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其次,要让学生认识到大学同中学在教学方式上非常大的区别表现在哪里,如果用高中时的学习方式方法来学习大学课程,就会影响学习效果。大学里老师讲解的时间较少,学生自学的时间多,这就要求学生注重培养自身的自学能力。可以请高年级学习经验比较丰富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向新生介绍专业课程学习的进程、特点及良好的方法等,并解答新生的疑惑或难题,为新生适应学习、生活提供借鉴。再次,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实验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达到学以致用。最后,在大一期间,适当加强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规范,开展学习互助小组、竞赛小组,使其养成良好的大学学习行为习惯,使其顺利完成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
3.积极发挥大学教育教学资源,增强对新生进行人际交往方面的指导和培训。
由于新生进入新的环境、新的集体,在人际交往方面又缺乏一定的经验,因此,如何在不同群体的频繁交往中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面临的一道难题。许多同学认为大学同学间的友谊无法与高中时代同学的友情相比,在大学里找不到知心朋友,因此不愿意参加人际交往活动,而是更倾向于与原来的同学老师联系。另外,部分同学渴望与人交往,了解周围的人和事,渴望友谊,但由于省份、性格、生活习惯等差异,他们不知道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于是自我封闭与强烈的交往要求之间就发生了冲突,容易产生心理矛盾。因此,学校一方面可以开设公共关系、社会心理学等相关讲座或课程,在新生特别是理工科专业学生中开展人际交往、自我意识、情绪管理、时间管理等涉及学习、生活、生涯规划等领域的学习与指导,促进同龄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助,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各种积极向上的文化体育活动,为新生之间的交流提供更多机会。对学生干部队伍施行轮换制度,使更多同学得到同等的锻炼机会。此外,要充分利用学校专业心理辅导员和朋辈心理辅导员等学生干部队伍的作用,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发现被情绪困扰的学生,并利用各种活动、多种方式及时开展帮助活动,使其能够正确面对人际交往,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缓解不良情绪。然而,这些都需要学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才能为以上活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综上所述,重点大学新生在进入大学以后,在个人思想、学习活动、人际交往等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学校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建立健康人生价值观,培养其独立学习能力,加强同学之间的交往,开阔视野,提高独立生活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校园生活,完成从青春期向成人阶段的顺利转变。
参考文献:
[1]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M].南开大学出版,2001.
[2]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黄希庭.人格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4]徐富明,于鹏,李美华.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及其与人格特征及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5.
[5]王沛.社会认知心理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6]李辉.大学生学校适应性研究综述[J].云南示范大学学报,2006.
[7]许峰.关于人的适应性的培养的社会心理分析[J].教育研究与验,2000.
[8]张秀秋,单常艳.我国大学生学校适应性研究现状述评[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
[9]俞国良等.小学生生活压力、学业成就与其适应行为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