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流失原因分析
2009-06-17张芝英
张芝英
摘要: 中职学校近年来虽然发展迅猛,但是学生流失严重,调查显示,在校中职生每年约有15%-25%流失,严重威胁着中职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本文在社会、学校、家庭等方面分析了中职学校学生流失的原因,并就解决中职生流失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中职生流失原因对策
学生流失,曾是人们就贫困山区中小学教育常谈的话题,而今这一现象在大中城市的中职学校极为常见,既有不辞而别另就学校的,又有满腔热血加入打工队伍的……凡此种种,造成中职生大量流失,严重威胁着中职学校的生存与发展。调查显示,在校中职生每年约有15%-25%流失。为此,探讨分析中职生流失的原因及寻找相应对策迫在眉睫。
一、中职生流失原因
中职生流失的原因纷繁复杂,从近年的教育教学实践看,主要原因如下:
(一)社会消极因素的负面影响。
1.受自由思潮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些学生盲目追求自由,无视纪律,不受约束。在他们眼中,校外才是人间天堂,在那儿无班规校纪的约束、读书的辛苦和考试的烦恼,可以自由出入游戏厅、网吧等,可以随心所欲,无人打扰。久而久之,课堂上、晚自习就没了他们的踪影,最终无心向学而流失。
2.受投机钻营、体脑倒挂的社会风气的影响,一些学生目光短浅,金钱至上。一些原本有一定学习潜力的学生,开始急功近利,把目光投向经济领域,发出“学习好不一定收入高,文化低照样当大款”的歪论而无心学习;一些原本学习差的学生更是做着“早就业,早发财”的美梦,放弃学习。
3.受赢利为上、格调低下的精神鸦片的影响,一些学生精神颓废,不思进取。许多只顾经济效益而不顾社会效益的媒体,如报刊、杂志等格调低下,媚俗成风,还有纯粹以赚钱为目的的网吧,专门以青少年为主要服务对象,抓住其自制力差的软肋,迎合其好奇、好胜又追求自我的心理,引进一些低俗、腐化的影视剧和小说,以及血惺暴力的网络游戏等,腐蚀其灵魂,使其以“玩”为乐,以“赌、诈”为趣,以“怪”为美,对学习厌恶至极。
4.国家就业政策偏差,没有真正体现知识和教育的价值,这样中职生就业和初中生就业就不存在距离,在工资待遇上也没有明显的差距,促使中职生认为读书是浪费时间,不如早早打工赚钱。
5.当前,由于国家政策的杠杆作用和用人单位的制度改革,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一般的文职人员都要求大专以上文凭,中职生只能在生产的第一线就业,感到就业层次低、就业难,使本在职校读书的学生倍感压力,从而心猿意马,另寻高就。
(二)学校自身的不足。
1.很多中职学校是从其他学校改制转型而成的,在师资、教学经验、实验设备方面都还没有适应中职教学的要求,因此,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偏理论轻操作,学生大部分时间用来学习基础课、专业课理论知识,而这些又都是抽象、枯燥的知识,使学生提不起兴趣,丧失学习信心。
2.现行中职课程教学内容多、教学时数少,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常常不得不违背教学规律,采取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这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导致学生过于疲劳、效率不高,从而厌恶学习。
3.某些中职学校专业师资、硬件都跟不上,学生学习一段时间后,感觉与自己的期望值相差较大而失去兴趣。
(三)学生个人的潜在因素。
1.“并轨”招生,两极分化严重,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大部分都升入高中学习,进入中职学校学习的学生大多是学习较差者。学习基础较差者,始终难与正常的教学同步,长期学习困难,体验不到成功的乐趣,精神苦恼,加之缺乏毅力,越学越吃力,最终导致厌学、弃学。
2.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缺乏兴趣。引用这些学生自己的话来说“是迫于父母之命”。这类学生,只要教师一放松督促,就沉醉于打篮球、踢足球、玩游戏、逛网吧等与学习无关的休闲娱乐活动,甚至以不学为快。他们往往走着“厌学—不学—流失”的轨迹。
3.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效果不好,对学习心灰意冷。有些中职生,在中学就已习惯于教师讲啥他记啥,不善于思考,不会自学,依赖性强,等教师讲解,像一些录音机,对所学知识不能融会贯通、广泛应用。长此以往,便认为自己不是学习的“材料”,放弃学习。
(四)家庭的因素。
在流失的中职生中,既有经济拮据、家庭无力支持者,又不乏经济富裕、家庭殷实的学生。
1.经济困难的流失学生是由于中专教育不是义务教育,随着物价的上涨,书费、学费、生活费的增加,学生中一些来自农村困难家庭和城镇父母下岗的家庭难以承受孩子的教育压力,当亲戚无助、贷款无望时,学生别无他法,只好辍学回家。
2.家境优越的流失学生则因家长注重眼前利益、崇尚“金钱万能”,使孩子目光短浅、胸无大志、弃学从商,甚至不少还是父母直接安排的结果。
3.家庭教育的缺失或放任不管,也是导致中职学生流失的主要原因。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加,农村父母文化意识水平不高,很多父母过分溺爱子女,没有很好的管教而任由子女的任意决定,视读书如游戏,在学校稍不如意就退学回家。
中职生流失严重在全国的中职学校中具有普通性。流失的原因又是复杂多样,要控制中职生的流失,谋求中职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就要探讨减少或避免学生流失的对策。
二、中职生流失对策的探讨
中职生流失,追本求源,既有社会的负面影响,又有中职校自身的不足,还有学生个人与家庭的潜在因素。因此,要减少或避免流失,就必须有的放矢。
(一)面对社会的不良影响,摸清学生的心理,加强理想教育。
中职生流失,多数来自社会的负面影响,为此学校应正面引导,及时疏导,加强理想教育,使他们放眼世界,着眼未来,正确认识社会,走进社会,明确自己应该具备的素质,肩负的重担,克服“放荡不羁”的自由思想,“急功近利”的短期意识,“腐化堕落”的错误行为,明确学习目的,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二)中职教育宜应时所需,不断开拓发展领域,扬长避短。
1.拓展就业渠道。中职生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层次低,就业难。中职学校只有加强自身建设,“连横合纵”,才会“柳暗花明”。所谓“加强自身建设”、“连横合纵”,即一方面,加强学校本身的“软件”、“硬件”建设,争取社会支持,可以考虑和高校“联办”、“合办”,甚至依赖本校师资办“双证”班,都是一些行之有效的举措。另一方面,提高教学质量,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广泛与企、事业单位“联姻”,拓展就业渠道,妥善安置中职毕业生,使学生学有所用,解决他们的心头之患。
2.引入竞争机制,争先创优,优生优派。学校应制订一套“争先创优”,择优推荐的实施办法,提高学生“在竞争中求进步”、“在竞争中求胜利”的意识,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校风,为社会输送大量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有用之人。
3.改进教育、教学,创造和谐轻松的育人环境。教育方面,应有一批有爱心、有耐性的学管人员,尤其是班主任。不仅要“管得大胆”,还要“关爱得细心”。由于中职生大都长大成人,面子观念强,在教育的过程中,若不摒弃“以惩代管”、“以罚代育”的所谓法宝,就容易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变本加厉,造成学生与学校的对立。因此,学校应在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的前提下,根据具体情况,晓之以理,示之以弊,循循善诱。
教学方面,要有创新,一方面,课程的设置与检查应克服“小而全”的做法,突出重点。针对各专业进行课程调整、学制修整和考试考查的调整,减轻学生负担,使学生学有所获、获有所用。另一方面,教学方法上应改“你听我讲满堂灌”的“填鸭式”为“以问导思”的“启发式”、“实践式”,从而活跃课堂气氛,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变“要我学”的被动接受为“我要学”的主动掌握。
(三)充分发挥学生集体的作用,以好带差,携手共进。
学生学习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严重偏科”、“学习方法不当”等。若是科任老师唱独角戏,很可能既费时费力又收效甚微,加之科任教师教学班次多,时间、精力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人人落实。大教育家孔子曾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中职生中也不乏学习优秀者,“众人拾柴火焰高”,教师可与学生一起探讨互助式学习,充分利用学生的优势,分析学困生问题症结,以好带差,共同进步。教师还可针对社会对复合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引导具有某些特长的学生组织“计算机”、“家电维修”、“书法”、“宣传报道”等兴趣小组,这样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而且能增强学生的技能、专长。
(四)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保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形成挽救流失生的合力。
由于未成年子女对父母的物质依赖,家长处于决策的核心地位,因此,要减少学生流失,就必须使家庭教育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一支最可靠的“同盟军”。为此,学校应积极向学生家长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教育法规和学校的教育思想、教育现状,并从年龄大小、体力强弱、知识广博、阅历深浅、处事能力等诸多学生不宜于过早步入社会的因素,晓之以理;从科技的迅猛发展、社会对人才越来越高的要求、优胜劣汰的竞争现实,知识贫乏、综合素质差就难有立足之地,而示之以弊;从目前兴起的电视购物、电脑“网上交易”等一系列事实,引导意欲弃学从商的学生及其家长明白:科技的发展,正在导致一场商业的革命,目前这种传统的商业经营方式,必将受到巨大的冲击;未来的商人若无相当的专业知识、电脑知识、外语知识,面对如战场的商场,岂能立于不败之地?进而使学生真正铁下心来努力学习。
(五)驾起“扶贫”之桥,对外联系,对内协调,解决学习刻苦而经济极为困难学生的后顾之忧。
学校可因地制宜,利用地域上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学生所学的专业,外联内调,让学生利用双休日、寒暑假参加社会实践,从而既提高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又解决学生经济上的困难。如,电子类可设“电器维修部”,对外进行有偿服务;公关文秘类可为生产厂家进行广告宣传,为宾馆酒楼进行迎宾接待,为商家作产品销售策划,为开发商做房产推销等。虽然这种设想在许多中职校还未变成现实,但这既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又能解决贫困学生的经济之忧,还能驾起学生的就业之桥,因而是值得推广和尝试的有效信息途径。
总之,中职生的流失问题已成为当下一种普遍的社会问题,需要社会、家庭和学校共同协调,形成合力,从而有效解决。
参考文献:
[1]张梦欣主编.创新职业指导.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韩永昌.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一版),1993.12.
[3]赵洪冰.中小学生失学、辍学原因分析.渤海科技大学科出版.
[4]中职学生流失原因调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