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句法语义角度阐释“花园小径现象”形成原因
2009-06-17王新周
王新周
摘要: “花园小径现象”(garden path phenomenon)是语言处理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局部歧义现象,这类句子虽然完全合乎语法规律,但极其难以处理。因为这类句子总是会导致句子分析者不由自主地沿着错误的方向分析这类句子结构。这是一种有趣的现象,已经引起了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的广泛关注和探讨。
关键词: “花园小径现象”含义句法语义
一、“花园小径现象”的含义
我们先来看下面这个经典的花园小径句:
①The horse raced past the barn fell.
这个句子虽然合乎语法,但我们却几乎不可能理解它,因为当我们读该句时,首先会建立起The horse raced past the barn这样一个句法结构,其中“raced”作为该句的主动词。但当我们看到“fell”一词时,便会惊奇地发现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这个句子结构根本没有多余的空间来接纳fell这个词,我们只好回过头来重新审视分析这个句子。在正确的句子解读中,fell才是该句的主动词,而“raced past the barn”是一个附加在名词“horse”后经过省略的定语从句,这种现象便是“花园小径现象”。
花园小径现象(garden path phenomenon)最早由心理语言学家T.G.Bever在The Cognitive Basis for Linguistic Structures一文中提出,并对其定义进行了界定:“对一个句子按常规方式理解,直到句子后面才发现理解有误,然后回到分叉点对输入的语言重新进行处理,采用非常规的方式才能达到理解的目的。”冯志伟和许福吉(2003)对这种语言现象给出了非常形象的描述:“正如我们走进一个风景如画的花园,要寻找这个花园的出口,大多数人都认为出口一定应该在花园的主要路径的末端,因此可以信步沿着主要路径自然而然地、悠然自得地走向花园的出口,正当我们沿着花园中的主要路径欣赏花园中的美景而心旷神怡的时候,突然发现这条主要路径是错的,它并不通向花园的出口,而能够通向花园出口的正确的路径,却是在主要路径旁边的另一条几乎被游人遗忘的毫不起眼的荒僻的幽径。”
二、导致“花园小径句”的句法因素
1.Kimball借助一组句法分析机制的策略来解释“花园小径”现象。他认为,句法分析有两个层次: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而他的句法分析主要基于表层结构。Kimball提出了七项句法分析原则,其中有三项和花园小径现象密切相关:
(1)两句子原则(the principle of two sentences):该原则认为人的大脑通常一次只能分析两个S节点的句子(从句)。即处理句子结构的短时认知记忆承载量最多为两个句子(从句),超负荷易丢失信息。比如:
②Even though American and British troops have found a few chemical weapons which are forbidden from developing in Iraq,George Bush insists that there must be nuclear reactor in Iraq is confirmed wrong.
根据两句子原则,附带双从句的主结构开放至reactor闭合,以减轻超双句后短时记忆压力,从而导致无法理解后面的“is confirmed wrong”,花园小径现象便由此产生。
(2)右结合原则(the principle of right association)。在语言逐词输入的过程中,人们倾向于把每一个新进入的词与已经建立起来的树形结构中的最低部分(或最右边的部分)相结合。或者说将新进入成分附在已建相邻的非终点的节点上。例如:
③John figured that Susan wanted to take the train to New York out.(John估计Susan要坐火车到纽约)(桂诗春,2000)
根据右结合原则,介词“out”易被理解为与“take the train to New York”的最低的VP节点相结合。但当意识到这种理解有误时,才发现“out”本应该连接到“figured that Susan wanted to take the train to New York”这一VP节点,因为figure out(估计,断定)才是唯一正确的解释。
(3)早关闭原则(the principle of early closure)。在语言输入过程中,当进入的句子成分已构成一个短语时,应尽早将其关闭。例如:
④The young woman accepted the valuable prize had to be returned to the organization.
根据早关闭原则,“The young woman”可以组成一个NP结构,听话者会把它尽早关闭,然后,“accepted the valuable prize”可以组成一个VP结构,听话者又把它尽早关闭,新的成分“had to be returned to the organization”被关闭在外,于是我们发现句中还有一个功能无法解释的动词had,花园小径现象由此产生。这句话的理解应为“The young woman accepted[(that) the valuable prize had to be returned to the organization].”。
2.Frazier和Rayner针对“花园小径句”提出的句法分析策略包括最少结点原则(minimal attachment)和迟关闭原则(late closure),也可以用来解释花园小径现象的触发因素。
(1)最少节点原则规定,当新进入的语言成分可以挂靠两个或两个以上节点时,应该选择已经确定的节点作为挂靠对象,并使树形结构保持最少数量的节点:例如:
⑤I kissed Joan and Mary laughed.
我们既可以将连词“and”理解为连接两个名词“Mary”和“Joan”作动词“kiss”的并列宾语,又可以理解为连接两个并列的简单句,但是根据最少节点原则,新进入成分Mary应该选择已经确定的节点,即“kissed Joan”这一VP节点作为挂靠对象,这样便无需新的节点,但这正好把我们引入了“花园小径”。
(2)迟关闭原则规定,只要符合语法,句法处理机制就应该允许新进入的语言成分依附在当前的成分,即当前的成分必须保持“开放”状态,允许后面的成分进来。例如:
⑥Since Jay always jogs a mile seems like a very short distance to him.(桂诗春,2000)(因为Jay总是短跑,一英里对他来说似乎是一段很短的距离)
根据迟关闭原则,在处理该句时,我们倾向于由“jogs a mile”建立起一个VP结构(实际上jogs和a mile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clause),当我们读到“seems”一词时发现该词既无法融进我们已经建立的结构中去,又不能做下一个分句的主语,所以该理解有误,只能回过头去重新分析,从而导致花园小径现象。
三、导致“花园小径句”的语义因素
英语中有很多一词多义现象,一个词又可以有不同的义项和词性。影响人们对词汇意义理解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词汇在使用中出现的频率。因此,可以推断,对多义词而言,使用频率较高的义项会更容易被人们识别出来,而使用频率较低的义项则不能被人们迅速识别出来。当有多个义项的词在某一语境下出现,人们最先想到的是其使用最多的意义或者最熟悉的意义,但当按照这一意义进行理解时,才发现这种理解是行不通的,转而对其进行其他意义的理解。例如:
⑦The old man the boat.
本句中“man”是一个多义词,既可作名词又可作动词,但人们最先想到的义项是“n.人、人类”,按照这一意义继续深入理解该句,大多数人都会以为“the old man”是一个NP,old是形容词,修饰名词man。但是当继续往前读,句子中出现“the boat”时,便会理解不通,我们无法正确分析句子的意义和结构,因为句子缺少谓语动词,只能转向该词的另一种意义“v.为……配备人员”,old不应该理解为形容词而应该将其和the放在一起理解,因为在英语中“the+adj.”可以表示一类人,故这里the old指“老年人”,作句子的主语,而man作句子的谓语,意思是说“船员都是老人”。按照这一意义来理解完全可行。在这个例子中,由于人们处理句子时倾向于选择多义词最常见的义项来理解句子,从而导致了花园小径现象。
我们再来看吴先少(2007)在《英语“花园小径句”刍议》中给出的一个有趣的例子,浙江大学《新编大学英语》第三册第三单元In-class Reading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因为有些学生在操场上亲热,校长及一位老师想制止这种行为。老师便对学生说:“The principal and I have decided to stop kissing on the school play ground.”这句话却引起学生一片笑声,因为“stop kissing”的原意是要求学生停止在操场上亲热,但同时也可以理解为“校长和老师决定不在操场上亲热了”,言下之意他们以前一直在那里亲热。老师听到笑声后,怕没说清楚,又补充一句:“What I mean to say is that there will be no more kissing going on under our noses.”这样一说,更引起学生的哄堂大笑。老师的本意是:“我的意思是别再让我们看到有人在操场上亲热。”而学生却故意曲解老师的意思,将“under our noses”直译为“在鼻子下边”,鼻子下边当然就指嘴,言下之意还是老师和校长以前一直在操场上亲热。出现这种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stop一词的特殊含义,既可指“停止”又可指“阻止”,虽仅一字之差,但对句子的理解造成的影响却有着天壤之别。当然了,上面学生的理解只是个笑话,因为根据常识,我们应该知道,将stop作“停止”去理解是显然是行不通的,故而只有将其放弃,转向另一种理解,花园小径现象由此产生。在这里正确的理解应为后者,如果老师这样说:“The principal and I have decided to stop students kissing on the school play ground.”便不会闹出这样的笑话了。
四、结语
通过仔细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对于同样一个花园小径句可以用不同的理论来获得合理解释,因为这些触发因素是从不同的层面来考量这一现象的:有的原则虽可以用来解决某些花园小径句,但却是触发另外一些花园小径句的因素。以早关闭原则和迟关闭原则为例,我们来看下面这个句子:“The cotton clothing is usually made of grows in Mississippi.”一方面这个花园小径句是由迟关闭原则引起的,因为“the cotton”本身便可以构成一个NP,但根据迟关闭原则,我们应当允许clothing进入,因为这样也符合语法,于是就形成了“the cotton clothing”这样一个NP,“is usually made of”构成一个VP结构后也随之关闭,当处理到“grows in Mississippi”时我们才发现该理解行不通,要想将新成分“grows in Mississippi”吸收进句子的结构,必须重新进行句法分析,花园小径现象由此产生。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用早关闭原则来解决,因为the cotton本身便可以构成一个NP,我们应当将其关闭,那么clothing便被排除在外,我们只好将其同is usually made of放在一起构成一个修饰the cotton的一个CP,这样理解完全正确。于是读者或许会以为早关闭原则好,因为它可以解决花园小径句,可是仔细一想,早关闭原则还导致很多的花园小径句,那么究竟哪个原则好呢?对读者来说,这像是一个自我矛盾的命题,如果我们用某个原则去理解花园小径句,可以使一些花园小径句的理解成为现实,但与此同时,由该原则引起的花园小径句也在诞生,那我们岂不是要面临永远也解释不完的花园小径句吗?我们提出一些具有更广泛适用性的策略来理解花园小径句才是当务之急。
了解花园小径句产生的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处理花园小径现象,并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有效地避免此类现象的出现。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策略来减少花园小径句理解的困难,比如针对一词多义引起的花园小径句,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在学习词汇时,要尽可能多地了解该词的义项,因为如果我们只学习词汇的最常用义项的话,就会有更强烈的思维定势,因为该词在某个花园小径中的正确义项或词性往往是我们压根就不知道的,这样会造成我们无法理解句子,所以全面学习词汇是解决该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还可尽量减少或尽量避免使用这样的词而用其他的同义词来代替。在交际过程中,相当一部分的花园小径句可以通过适当的停顿来避免。在书面语中,我们应当尽可能少地制造花园小径句,减少易导致花园小径效应的省略,比如宾语从句的引导词that和英语从句的关系代词which/that的省略。由于篇幅有限,我们只是就少数花园小径句实例分析了易导致花园小径现象的常见原因,并未对花园小径句进行详细分类,笔者认为,如果能研究更多的花园小径句并对其进行分类之后,研究者们再根据相应的花园小径句类型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这样的策略才更加具有普遍性,对句子处理者来说更容易选择相应的策略,从而具有更高的实际利用价值。
参考文献:
[1]Bever,T.G.The Cognitive Basis for Linguistic Structures[A].In J.R.Hayes.Cogni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anguage[C].New York,Wiley,1970.
[2]冯志伟,徐福吉.花园幽径句初探[J].2003年5月在HNG(第二届)学术研讨会上宣读的论文.
[3]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姜德杰,尹洪山.英语“花园路径”现象的触发性因素[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5]蒋祖康.“花园路径现象”研究综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4).
[6]曲涛,王准宁.浅析花园幽径现象[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6,(8).
[7]田正玲.花园小径句式歧义现象分析[J].唐山学院学报,2007,(1).
[8]吴先少,王利琳.英语“花园小径句”刍议[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