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视野:“学校群”策略

2009-06-17汤轶辉周跃良

现代教育技术 2009年6期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教师专业发展信息技术

汤轶辉 周跃良

【摘要】“学校群”策略是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模式,其关注区域性校际协作,其从组织策略、学习服务支持策略和效能策略三个方面组织和实施教师专业发展活动。通过讨论“学校群”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个策略和新思路与方法,试图实现延伸校本培训、共享优质资源和推进协作研究,实现教师共同体和学校群体共同发展。

【关键词】 学校群;教师专业发展;信息技术(ICT);学习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2009)06—0019—04

一 “学校群”教师专业发展概述

1 “学校群”的内涵

“学校群”是指在地理位置上被定义为一定区域的参与学校和团体,由中小学校和大学及相关机构组成。“学校群”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学校实体,而是利用ICT构建起来的虚拟学习共同体,学习共同体遵循“学校群”合作机制,共同参与合作计划。

“学校群”是区域性校际协作发展的载体,它关注信息时代教育改革的特征,以信息化手段构建“学校群”和教师共同体,实现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的变革,支持合作学习和终身学习。另外,从教育资源配置的角度看,以优势学校为核心,以来自不同区域和不同层次的学校合理调配建立学校群,加强了区域学校间和教师间的交流合作,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师资源和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教师与学校共同发展。“学校群”执行统一的基本框架,关于其实施目标、周期、资金和成果等需要有比较明确的规定。“学校群”具有非常广泛的特征和参与者,亦没有单一可复制的专业发展模式,因此各个学校需要明确自身的优势和缺陷,实施自定步调的专业发展模式。

2 “学校群”支持教师专业发展

校本培训、资源共享和协作研究等都是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特征,分析信息技术环境下这三方面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学校群”支持策略给予最大限度的弥补和发展。

(1)校本培训问题 校本培训能够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解决特定问题,培训费用较低。但是,它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首先,教师只针对小范围内的问题加以解决,而没有机会接触更多的教学问题。其次,校本培训力量单薄,不能给教师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1]“学校群”克服传统校本培训的劣势,利用ICT延伸校本培训,实现研训一体化,如利用Wiki开展校本培训和协作备课的研究。由此,将教师能力、专业技能的发展空间从本校扩展到校际范围,给教师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2)资源共享问题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是制约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这种非均衡发展广泛存在于我国中小学教育中,思想观念和教育体制都必须适应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学校群”也成为解决非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拥有优质资源的学校,根据其实际能力分享优质资源。而在资源不足的学校,通过资源共享减少重复建设与资金投入。这无论是对于单一的学校,还是相关的教育行政部门来说,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各个学校的教师将会对这些资源进行二次开发,学校协同共享资源不仅实现了优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也形成了不断完善的资源优化体系。所有参与校际协作的学校和教师都能成为资源的创造者与受益者,有效促进了校际的合作与交流,实现学校与区域教师群体均衡发展。

(3)协作研究问题 传统教学中合作的缺乏和学校的封闭都将制约教师专业发展,没有一个学校能够完全解决自身的教育教学问题。“学校群”构建了教师协作研究的开放环境,不同知识、能力和专长特质,不同思维方式和研究风格的教师相互交流探讨,从而能够异质互补推进协作研究。对于优势学校来说,在教师科研项目中利用各个学校的人力资源进行深入研究;对于相对劣势学校,“学校群”给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要实现新突破与大发展,急需学校发挥集体智慧,实施改革策略。“学校群”恰好能弥补改革势单力薄的缺陷,站在群体的高度指导学校与教师群体发展。[2]

二 “学校群”的组织和实施策略

“学校群”教师专业发展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涉及教师、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等要素,以下主要从“学校群”的组织策略、学习服务支持策略和效能策略三个方面加以分析。

1 “学校群”的组织策略

“学校群”以自由的方式组合,至少包括来自不同区域和不同层次的两所学校,其中一所学校是核心学校。“核心学校”在ICT应用领域享有最佳实践经验,在专业发展活动中与其他学校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以国家、省、市、县为单位的学校群辅助团队作为各级学校群实施的协调中心组织,负责管理监控学校群的实施过程,提供“学校群”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建议和协调。

“学校群”汇集了众多学校的集体智慧与组织智慧,需要学校明确自身的优势和缺陷;需要学校摒除门户之见,密切合作,共享资源;需要合理安排教师的教学与学习任务,根据教师自身的条件与基础,制定相应的发展目标,并进行过程性评价,激发教师的积极性,最终发展和创新与自身特点相适应的专业发展模型。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考虑“学校群”的组织:[3]

组织形式:关于“学校群”的组成部分、地理位置分布、学校数量,以及更为重要的参与教师数量、专业发展活动时间和频率。

活动内容:关注教师技能、教师ICT应用理念和ICT教学实践和理论的发展,以达到更广泛、更长远和更高效的发展。

专业发展策略:提供最大限度的时间支持教师ICT学习和实践,提供最广泛的同伴互助,以及结合持续的教育专家和学科专家的支持。

社会性和人际关系:一定程度上满足教师和辅助者情感领域的需要。同时,“学校群”辅助者作为教育引导者角色的专业能力、及责任和合作精神,都是项目实施效率的重要方面。

支持和协调:“学校群”的发展需要广泛的支持,所以要获得区域或地方的最大政策和财政支持,需要积极参与区域性和国家会议、研讨会等,开展“学校群”之间,大学与“学校群”之间的交流。

2 “学校群”的学习服务支持策略

基于ICT的网络学习系统是“学校群”教师的学习支持中心,它是一个虚拟学习环境,主要用于支持网络学习的内容传递、促进师生交互、资源共享、学习评价和管理等活动。[4]目前国内外实现网络教学的平台很多,如国外的Moodle、Sakai、TopClass、Blackboard等,国内也有一些如电大在线、天空教室软件、中国教师研修网等。“学校群”要实现区域性资源的共享和交流,延伸校本培训,推进协作研究和共同发展,必须依靠持续的学习服务支持,学习服务既需要继承网络教学系统的优点,又必须具备自身的特点。

“学校群”的学习服务主要是指“学校群”教师专业发展活动的“软环境”支持,涉及安全稳定的软件平台,同伴互助的群体意识,区域环境的资源共享、教学协作与专业引领的教学研究等。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校群”的学习服务支持策略融合了新的教育理念和技术手段,具有非常广泛的内涵:

(1)建立群体意识,构建区域性教师学习共同体。ICT为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方式,使跨区域学校的教师群体联盟成为可能。“学校群”的教师本着群体意识观,在教师专业发展活动中互助探究,建构实践知识。ICT支持的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实现途径有很多,可以建立专门的教育论坛,也可以通过教学日志,协作备课,课题研究团队等方式加以实现。

(2)创建区域性的知识存储和共享空间。知识的意义在于其共享、转化、发展和应用的循环过程,“学校群”的教师以群体观建构实践知识,以ICT构建知识存储和共享空间,为教师提供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指导。

(3)完善“学校群”的组织知识形成机制。组织知识(教师群体知识)是指个体知识经过一系列的知识流程最终形成的所有成员拥有的知识。组织知识的形成依赖于一定的机制,“学校群”的教师专业发展活动必须扎根于教师的教学工作实践,以团队活动为核心,及实施动态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个体发展和群体发展有效统一。

3 “学校群”的效能策略

“学校群”从教师、学校、课堂和学生等层面关注开展教师专业发展活动的意义,对教师个体而言,教师ICT理念、能力和信心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分析教师对ICT应用的益处和问题,以便开展针对性的培训;分析教师ICT能力和信心,使对教师的需求更为明确。对学校而言,开展ICT在学校管理和教学管理中的应用,创造教师专业发展的良好大环境。课堂教学和学生是教师专业发展活动的实践基地和直接受众,分析ICT支持的教授活动和学习活动,为ICT整合课堂教学提供明确的指导。

(1)关注教师的效能 “学校群”的教师角色与影响力比以往的专业发展模式都更为重要深远。教师具备专业发展的强烈愿望,专业发展计划由教师自主设计选择、自主实践反思与自我完善总结。[5]教师是专业发展的主人,教师在自身的专业发展中处于主导地位,能够根据自己的专业现状与工作实际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根据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开展叙事研究,坚持教育协作,将个体的经验转化为显性的可以分享的知识,实现教师群体内共享的资源。教师ICT能力训练和信心培养对教师专业发展至关重要,“学校群”活动也必须紧扣这一基本问题。

(2)关注课堂教学和学生的效能 ICT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教师的课堂实践,教师通过不断加强自身的教学技能,使课堂内容充满趣味和更加丰富。丰富的课堂活动带给学生更多的参与机会和形式,在单个或多个教学单元中支持更多的ICT应用。学生是ICT活动的直接参与者,需要满足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及适应个别化学习;满足高水平的学习动机和学生参与;满足一般认知能力和社交能力的提升。

(3)关注学校的效能 “学校群”教师专业发展旨在提升学校或学校群体的综合实力。在学校管理方面,教师撰写学习报告供学生家长浏览,利用电子表格和数据库作评价记录,通过电子邮件交流等;在教学管理方面,利用文字处理软件准备课程内容,通过因特网搜索更多资源,拓展课堂教学内容等。

三 “学校群”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思路和方法

目前,国内外都开展了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新西兰ICTPD“学校群”计划就是成功实施的案例,我们也在浙江省永康市开展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项目。

新西兰教育部于1998年提出教师专业发展新的模式:信息技术专业发展“学校群”(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chool Clusters),成为推动新西兰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力。目前,ICTPD计划共实施248个学校群,涵盖全国范围60%的学校。ICTPD计划实施周期持续三年,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长期支持,每一期“学校群”可以获得$120,000的中央基金资助,同时各个区域的学校群可以获得不同程度的地方财政支持。[6][7]ICTPD学校群体利用ICT开发数字化资源和学习材料以促进“学校群”教学实践的发展,并把数字化资源共享到在线学习中心TKI(http://www.tki.org.nz),为同辈学校群或更广泛的群体提供教学实践的帮助和经验,通过TKI在线社区共享和交流经验。TKI是新西兰教育部ICT策略的一个中心实施点,它旨在建立一个帮助搜索在线资源的装置,建立一个汇集和储藏知识的平台和建立群体意识。[8]

浙江省永康市教师专业发展项目依托教师专业发展平台(http://www.sz.ykedu.net/jsfz/),从课程开发和课堂教学出发,以教学历程的记录与分析、教学研究、教学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等构成教师专业发展有意义的实践活动。教师可以把教学实践活动融入专业发展平台,从而给教师提供更广泛的参与环境和手段,新教师、老教师、学科专家和教学专家等组成学习共同体联手学习与交流,实现共同发展。

ICTPD学校群从宏观角度规划了新西兰教师专业发展的蓝图,教师发展突破了个体孤立和学校封闭的限制,然而教师专业发展途径相对单一,在线资源中心作为门户网站也难以提供全方位的个性化服务。浙江省永康市教师专业发展项目构建区域性学习共同体,发挥优势学校、优势教师和优势资源的作用,学校和教师选择适合自己的角色和形式参与专业发展活动,通过教师个人的教学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和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推动“学校群”教师专业发展。[9]通过借鉴ICTPD计划的经验和永康市项目的具体实施,提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些新思路和方法。

1“教学反思”的教师专业发展。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将自己的教学活动作为认知对象,对教学行为和过程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知;在同伴的帮助下,发展成为自身的知识和能力。教师利用ICT撰写反思日志来帮助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同时获得同伴的认可和改进意见。

2“教学历程”和“研究”的教师专业发展。

教学历程是指教师的教学经历,把Wiki技术应用到教师备课过程中,实现教师集体协作备课,实现教学和研究的共生互补。

Wiki贯穿教学历程和研究的始终,是一个螺旋式加深发展的过程。教学之前,教师贡献教学设计,获得同伴的帮助与建议;教学之中,修改的教学设计用于课堂教学,同时课堂教学被录制下来;教学之后,教师获得课堂教学的反馈,观看教学录像反思教学实践,同伴教师通过网络观看教学录像,进行集体评判,提出优点和不足。最后,教师修订教学设计,教学专家或学科专家审核评价协作备课的成果。[10]

3“同伴互助”和“研究”的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源于学校并且存在于学校教育的实践之中,因此教师需要贡献自己的个人智慧与同伴分享,建立真正的教师间的合作伙伴关系。

ICT支持的团队活动包含多样化的同伴互助,教师与同学科或不同学科的教师组合,与学科专家或大学教育专家组合,新老教师组合,团队成员平等互助,共同进步。团队活动支持多种方式的同伴合作和教学研究,如协作备课、课题研究、视频研究、主题沙龙、资源推荐等。[11]利用ICT记录所有团队成员的活动(资源共享、研究讨论、反思和成果等),形成完善的教师行动研究实施过程,为新的研究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

4“专业引领”的教师专业发展

专业引领是指教育研究人员通过他们的先进理念、思想方法和经验引导和带领一线教育工作者开展教育实践探索和研究。“学校群”鼓励专业引领的教学和研究,专业研究人员、专家和一线教师协作参与备课、听课、评议和教学反思全过程,建立起教师与专家的合作伙伴关系。团队活动提供合作研究的基地,把校本研修和校际研修结合起来,一线教师参与专业研究人员的课题,专业研究人员提供研究思路和方案设计,两者相互补充和促进。

四 小结

“学校群”策略建立了教师专业发展完善的组织、实施、服务、指导和评估体系,从培养教师ICT技能和理念,促进课堂教学ICT应用和促进ICT教学管理与学校管理等方面实践“学校群”教师专业发展,拓展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对我国,尤其是以省市县为单位的区域性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新西兰ICTPD计划和浙江省永康市教师专业发展项目是“学校群”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项目,通过对两者的分析提出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思路和方法,利用ICT开展教学反思、协作备课、团队活动和专业引领等丰富的专业发展实践活动,从学校群的层面延伸校本培训、促进资源共享和推进协作研究,实现教师和学校共同进步,推进区域性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熊焰. 校本培训:教师专业发展[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8-45.

[2]徐晓东.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5,(1):36-37.

[3]Vince Ham, Alison Gilmore, Annelise Kachelhoffer, et al. What Makes for Effective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ICT? [R]. New Zealand, Wellington: Ministry of Education, 2002:26-51.

[4]周跃良等.中小学虚拟学习环境设计与应用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8-9.

[5]丁文平.论教师专业发展的组织模式[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3):69-70.

[6]Vince Ham, Peter Moeau, Hasan Toubat, et al. ICTPD Through Three Lenses[R]. New Zealand , Wellington: Ministry of Education, 2006:10-13.

[7]Vince Ham, Hasan Toubat, Sandra Williamson-Leadley. National Trends in the ICTPD School Clusters Programme 2003-2005[R]. New Zealand, Wellington: Ministry of Education, 2006:53-58.

[8]Vince Ham, Derek Wenmoth. Educators Use of the Online Learning Centre [R]. New Zealand, Wellington: Ministry of Education, 2002:8-11.

[9]傅建明.教师专业发展——途径与方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7-29,125.

[10]赵杰.基于WIKI的协作学习行动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11]袁志强.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同伴互助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7.

The New Vision of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e Strategy of School Cluster

TANG Yi-hui ZHOU Yue-liang

(School of Teachers Education,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Jinhua, Zhejiang, 321004, China)

Abstract: School cluster is a new model for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the ICT environment. It focuses on the cooperation among different schools and areas. The strategy of organization, learning services and efficiency are the key points for implementation of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ctivities. With the discussion of the three strategies and new methods in school cluster strategy, we are trying to make improvement of school-based training, the resource sharing, collaborative research,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learning communities and school clusters.

Keywords: School Cluster;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CT; Learning Community

猜你喜欢

学习共同体教师专业发展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技术支持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专家评价对大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影响的叙事探究
利用云录播搭建教师专业发展研修平台
微视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
基于“微信群”的大学生英语学习共同体建设
翻转课堂中“学习共同体”构建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