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作文情感要素的培养
2009-06-16聂晓霞
聂晓霞
一篇佳作不仅要内容充实,语言流畅,更要在字里行间跳动出作者的真情。目前学生作文大多内容贫乏,语言枯燥,其中固然存在章法技巧等方面的原因,但笔者认为,关键是缺少感情投入,所写往往是老师强行规定或自己拼凑虚构的东西,因而显得呆板乏味。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因此,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中不仅仅要重视写作技巧的传授,更要重视学生情感的引发和培养。
一、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培养学生自尊自爱之情
情感和爱好是相通的,对于凡是有感情的东西都容易产生兴趣。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学生如果跟哪位老师感情比较好,那么对这位老师教的课也会产生一定的情感和兴趣。目前,师生之间的“代沟”现象还是有的,学生不愿意对老师讲真话,更不愿讲心里话。久而久之,师生关系就会僵化。为师者平时要注意搞好师生关系,做学生的好朋友。要重视师生间积极平等的情感交流,让学生把自己对教师的爱和对学习的热爱之情迁移到教师身上和所教学科的学习活动中,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是也。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除了良好的愿望、充满乐观和具备耐心和能力之外,还要采取一些与学生有效的交往措施:教态要亲切和蔼,平易近人,不要让学生有畏惧感;课堂教学中要巧妙运用幽默、笑话等方式,调节教学气氛;课下经常与学生个别交谈或笔谈。
二、拓宽命题方式,让学生在自由写作中丰盈情感
目前,学生普遍对作文产生畏惧、厌倦心理,一个重要原因是作文(不管是命题、材料还是话题作文)命题脱离其生活实际,或者太陈旧老套,难以让学生产生写作的欲望和情感。学生作文首先接触的是题目,题目新颖且有鲜明的色彩、饱满的感情,才能激荡起学生的写作情感。所以,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感情实际和需要,尽量把作文题出得新颖独特,符合学生的生活积累,富有生活情趣,只有这样才能拨动学生的心弦,诱发学生的情感,激发起他们的写作欲望。叶圣陶先生说:“教者命题,题意所含,要学生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才能有所撰写。”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善于捕捉能够产生积极情感倾向的作文方式、素材,使师生之间的情感处于共鸣点、共振点、互动点上。新课标教材更新了作文教学设计理念:作文提示尽可能地为学生自由作文提供方便;尽量减少束缚,以利于自由表达,有创意表达;基本不搞命题作文,允许学生不按照提出的内容范围来写。开放题材、体裁、时间的全开放式作文,目的是使学生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需要,按照自己的爱好,拓宽思路,畅所欲言,“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
三、留心观察生活,以激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离开了生活,作文就失去了源头和生命力。作家要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优秀作品,必须深入到生活中去,中学生写作文,也应当以生活为基础。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奇异的自然现象和参与沸腾的社会生活,要在丰富学生生活的同时加强其观察方法的指导和观察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在对生活的观察中加强情感体验,优化情感储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笔者在教学中采取了几种方式:一是通过课堂作文教学教给学生观察方法,提供观察的目标范围;二是采取日记形式,让学生将一天中印象最深刻的见闻记录下来,持之以恒,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三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游览、调查、访问等活动,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四是让学生触景生情,缘事而发,驰骋想象,创造出一个情景交融的世界去练习写作,学生头脑中的材料定会化为内容丰富、形神兼备的文章。
四、更新作文评改思路,在交流赏识中深化情感
在作文批改中教师应采取赏识教育的原则,对学生的作文标准低点,评价高点。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中最深刻的禀赋里有被赏识的渴望。”写了作文渴望被老师赏识,是学生写作的重要动机,也是直接动力之一。写作教学应满足学生的这种渴望,以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和热情,帮助他们体验到写作成功的欢乐和尊严,给学生树立写作的精神支柱。
作文与做人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没有情感参与的作文教学是没有灵性的,也是不完美的。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既是作文的需要,也是做人的需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有责任让学生的情感之花在作文教学的天地里绽放,并结出甜美的果实。
河北省邢台学院(05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