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后《万国公报》与林乐知的革新思想
2009-06-16赵建辉
[摘 要]林乐知和《万国公报》,是中国近代“西学东渐”的重要渠道之一。林乐知对中国的革新之路备至关注。在1900年之后,林乐知对清末政局,有着深刻的思考和认知。并对中国革新提出了众多建议。他重视教育,尤其是“蒙学”和“女学”;支持改良,反对革命;对晚清“立宪”曾寄予厚望,并提出细致的建议。他认为中国根本的问题是文化问题,出路是教育和基督福音。他对中国革新进程的思想,虽带有其西方人和传教士身份的立场倾向,但包涵着众多真知灼见,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关键词]林乐知 《万国公报》 改良 预备立宪 基督教
作者简介:赵建辉(1979-),山东乐陵人,上海大学文学院社会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文化社会学、历史社会学方向。
在中国近代史中,有一批传教士,出于某些原因,在中国办学、办报、译书、或直接向清政府进言,向中国介绍西方优越的各个方面,并对中国当时现状提出各种向西方转变的建议。他们成为近代早期,中国人接受西方文化不多的“西学东渐”的渠道之一。林乐知和他的《万国公报》(1874-1907),就是其中翘楚。
林乐知(Young J. Allen),1836年生于美国佐治亚州,1907年逝于上海。作为美国南监理会传教士,1860年7月携妻子和女儿抵达上海[1]。他最初于1868年9月个人创办了《中国教会新报》,后改名《教会新报》。该报最初以宗教内容为主,但很快,世俗新闻占据了主要的版面。1874年始改名《万国公报》(The Chinese Globe Magazine),以新闻时评为主。1881年林乐知担任美国监理会中华教长一职,并创办中西书院,教务日益繁重,1883年《万国公报》停刊。1889年由在华外国人组织的广学会(The Society for the Diffusion of Christmas and General Knowledge among the Chinese),引林乐知为主编,重新刊行《万国公报》(英文名改为The Review Of Times),为月刊,一直至1907年停刊。至始至终,林乐知是《万国公报》的灵魂和支柱。
1900年义和团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中具有分水岭意义的事件。中国形成了新的政治环境。尤其是在中央皇权威信没落的情况下,中国尤其是在通商口岸出现了相对的言论自由和结社自由,政治思潮汹涌。一直致力于中国革新的《万国公报》和林乐知也更加自信和积极。义和团运动结束后,林乐知并不赞成瓜分中国。1901年林乐知参加在美国举行的基督教传教士大会。在会上,林乐知认为美国应该加强对中国传教的力量[2]。在归途中,偶遇因克林德事件赴德国谢罪致歉的醇亲王载沣,鼓动他推动新政。1901年林乐知回到上海后,就通过美国总领事古纳向清政府及刘坤一等地方大员,进《成材補学荛议》一文。林乐知认为革新必然要讲求新学,原来的科举士子便会失去进身之途,几成无用之人。惟有在大学堂中专设“仕学”一门,令“候补各官及翰林以迄生员各自报名”,并延请西人教学,然后再行考试,“取录合格指俊彦,分班录用”,[3]。对原来官员和士子进行新学教育的思想,贯穿林乐知教育理念的始终。在光绪三十一年十月(1905年11月),林乐知针对清政府废止科举之事,在《师范学堂与仕学馆之亟宜设立》[4]文中,林乐知再次呼吁设立仕学馆对官员进行西学教育,而不必骤降他们的品秩。教育改革是林乐知最为关心俗务。与其他呼吁教育革新的人士不同,林乐知尤其关心基础教育和女子教育。他认为“蒙学”是“教育之始基”,“女学”为“教育之大本”。在《论中国维新之正路》[5]中,林乐知批评清廷及各省只关心设置大学堂,而“中学小学至今未见施设”,“女学不讲”的做法。他认为“照此办法。恐再越数十年。吾知其必无成效也。”惟有从基础教育开始,新教育才会有实效。1905年《论中国亟需设立幼稚园》一文更是疾呼“儿童救。斯一国亦救”[6]。中国传统的妇女地位和教育,一直是在华外国人,尤其是传教士诟病的焦点之一。林乐知认为“女学不讲”,“废弃人民半数”[7]。林乐知甚至将美国的强盛,归因于女学的发达:“美国所最重者,尤在女学。国中至大至美之学院,即为女学。造就女人,即为造就儿女之根基。国无人何以立?家无女何以成?故论学校者,必以女学为先务之急也。[8]”他将振兴女学与女子解放视为一体,他曾出版所著《全地五大洲女俗通考》,并在《万国公报》上长期连载,并对当时“中国女维新会”、“天足会”,进行过积极地报道。
在教育之外,林乐知最为关心的便是清末的政治改革。林乐知支持清末新政,并对改良派官员如张之洞、刘坤一、袁世凯、周馥等寄予厚望。满清权贵庆亲王奕劻和铁良也因支持军人剪短辫发,而受到林乐知的赞扬[9]。1902年4月至1903年9月间,《万国公报》专门设置了“奏折汇选”一栏,收录刊登各方官员的改良奏折。他对改良派官员的好感,也与这些改良派官员对林乐知和《万国公报》所属的广学会的支持有关。例如在1901-1902年广学会收取的捐助中,张之洞、岑春瑄、聂仲芳、周馥、刘坤一等地方大员共捐助了“洋银二万五千四百七十一圆五角五分”[10]。林乐知对清末新政和改良派的支持,根本原因却在于林乐知对革命的反对。林乐知认为革命无法解决问题,只会流血,并使革新无法进行,革命派只能是“陷身于斯世之罪人”。1900年10月,林乐知诋毁唐才常自立军“若辈借力行新政之美名,定窃踞岩疆之毒计,是强盗也。[11]”另外,革命党人身上的民族主义情绪,也令林乐知差生反感。但随着清廷执行新政日益不得人心,林乐知感到依靠清廷自身的改良,前途渺茫,并且愈后,失望之情愈重,以致感叹列强在洪杨和庚子之乱时,二度未曾施行推翻清政府的政策,是为失策[12]。林乐知对革命派的态度,也发生了改变。在1903年林乐知称革命党是“爱国之士。以破坏为建设”,“至於革命之事。中国今日之现状。实足激刺有志之士。而使不得不流入此党”。不能与美国“无君党”并论[13]。
但是林乐知始终认为,革命的手段不能解决问题,“改革之事。必自政府始而行之[14]。”因而,围绕清末“立宪”,林乐知重燃起了对清廷的希望。在林乐知看来,中国立宪应采用二院制,分别为“长老院”(上议院)和“代表院”(下议院)。长老院由“曾任督抚”的王公大臣组成,他们“明习群治经历最久”,“用以扶助朝廷。而为之耳目。以植出政之根基”。代表院则是立宪制的核心,它是基于地方议会的建立之上。林乐知认为首先要建立州县地方议会,监督“州县之行政”,州县官无权干涉。再由“州县议会公举若干人以代表於省府议会”,最后“层累而上”,由“省府议会公举代表於京师之下议院”[15]。这种方案照顾到对原有王公大臣们的权力安置,也考虑到中国地方中央关系的特殊性,并且实行代表制而非国民公选,也是由易入手的策略考虑。可见林乐知对中国立宪问题,进行过认真的思考并寄予厚望的。1906年林乐知称“二十世纪专制政治已不复能存在”,立宪是必由之路[16];在1907年2月(注:距林乐知去世3个月),林乐知以《立宪为中国安慰存亡之本》为题,为“预备立宪”正言。他在描述了中国政治混乱不堪的局面之后,认为立宪,有利朝廷,也有利人民。立宪之前,责任皆归于朝廷与皇帝,立宪之后“君主无责任”,“而革命永免矣”。立宪之后,“全国之政治在两议院,又为人民所公举公选者则有利于人民者。此矣[17]。”
参考文献
[1]Adrrian A。 Bennett:Missionary journalist in China:Young J。Allen and his magazines,1860-1883[M],第710页
[2]林乐知:《三绕地球新录》[Z],《万国公报》(上海图书馆馆藏,以下省略)第一百五十五册,光绪二十七年十一月
[3]见《江督刘制军复美进士林乐知先生书》[Z],第156册,光绪二十七年十二月
[4]林乐知:《师范学堂与仕学馆之亟宜设立》[Z],第202册,光绪三十一年十月
[5]林乐知:《论中国维新之正路》[Z](未完),第173册,光绪二十九年五月
[6]《论中国亟需设立幼稚园》[Z],林乐知译,第201册,光绪三十一年九月
[7]林乐知:《论中国维新之正路》[Z](未完)
[8]林乐知:《美国之前程》[Z],第168册,1903年1月,第34本,第21472页。转引自王林:《西学与变法<万国公报>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4年,第221页
[9]林乐知:《中国之截发问题》[Z],第201册,光绪三十一年九月
[10]《广学会第十五届年报译略》[Z],光绪二十九年正月卷
[11]《万国公报》第141册,1900年10月,第31本,第19670页。转引自王林:《西学与变法<万国公报>研究》[M],第128页
[12]林乐知:《保全中国之实行》[Z],第194册,光绪三十一年二月
[13]林乐知:《言论著作自由权之限止》[Z],光绪二十九年七月卷
[14]林乐知:《日俄战后之中国》[Z],第201册,光绪三十一年九月
[15]林乐知:《中国立宪之希望》[Z],第187册,光绪三十年七月
[16]林乐知:《波斯立宪之异论》“译者曰”部分[Z],第214册,丙午年(1906年)十月
[17]林乐知:《立宪为中国安危存亡之本》[Z],第217册,1907年2月(丁未年正月)
[18]林乐知:《论爱国之义务》[Z],《万国公报》第215册,1906年12月(丙午年十一月)
[19]林乐知:《立宪为中国安危存亡之本》[Z]
[20]林乐知:《论中华时局》[Z],第157册,光绪二十八年正月
[21]林乐知:《中国立宪之方针》[Z],第200册,光绪三十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