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人格教育探索

2009-06-16赵永贞

消费导刊 2009年10期
关键词:培养教育

赵永贞

[摘 要]职业人格教育是一个健康的职业心理教育、坚定的职业意识教育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机结合过程,对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来说更为重要,关系到他们以后是否适应社会生成的需要。

[关键词]职业人格 培养 教育

职业人格是为适应社会职业一个人所需要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的独特结合。职业人格并非天生的,而是由他的生活环境、所受的教育以及所从事的实践活动的性质所决定的。良好的职业人格一经形成,往往能使自己正确的职业观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表现。反映在行动上表现出有自制力、创造力、坚定、果断、自信、守纪律等优良意志品质。

一、培养健康稳定的职业心理素质是职业人格教育的基础

职业院校学生的年龄一般属于青年早期,是人格形成最宝贵的关键时期。他们积极热情、富于幻想、勇于探索,同时,也表现出凭主观、印象来判断是非,甚至表现出猜疑、嫉妒等心理特征。对于青年学生积极的心理特征要给予肯定和爱护;对于那些比较狭隘、偏斜、扭曲及逆反心理等特点,必须加以制止和改正。同时,他们受职业动机等利益的驱使,开始考虑未来的职业,希望之火开始在他们心中点燃。竞争择业,唤起他们刻苦勤勉,为就业创造良好条件。在职业教育的实践活动中,对于学生入学后所表现出的这种心理特点,要因势利导,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培养其健康稳定有序的职业心理素质,以形成健全人共同的社会性格,具有社会绝大多数人所共同具有的行为定势,塑造成自主创业、奋发进取、恪守原则规范、能承受挫折、心胸豁达的健全的职业人格。

根据学生以上的心理特点,在职业教学过程中要重点突出三方面的心理教育:

(一)职业自尊心理教育

职业的自尊心理表现为人们对自己从事工作的热爱和执着。由于受世俗观念的影响,人们主观上都希望走向社会后能从事工作环境优良、待遇丰厚的“热门职业”,而社会提供的就业机会往往是多层次的。因此,在职业教育中,要加强学生爱业、敬业、“行行出状元”的职业自尊心理教育,使每一个接受职业培训的人都能有一种“学一行、干一行、爱一行”的职业自尊心,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参与各行业的经济建设,实现自我价值。

(二)职业创造心理教育

黄炎培先生把“谋个性发展”列为职业教育的主要目标,充分体现职业教育重在发展个性和发挥潜能。而职业创造心理是挖掘潜能的前提条件。因此,职业教育过程中,增加社会生产实践活动,尽力提供学生把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结合运用的机会,鼓励学生发展个性,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积极培养他们的创造性,以形成强烈的职业创造心理。

二、职业意识的教育是职业人格培养的核心

职业意识是人们对职业劳动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的综合,是支配和调控全部职业行为和职业活动的调节器。培养正确的职业意识是形成健全职业人格的核心。

(一)奉献意识的教育

职业院校的学生正处在对职业的准备阶段,他们的职业动机和兴趣还不稳定,其对职业的追求尚处在一种理想的状态。为此,职业教育首先要加强正确的职业观教育,帮助学生端正职业观更要考虑客观的社会需要,增强其“业无尊卑、贵在奉献”的意识教育,让他们明白,人的最高满足是自我实现,有了奉献意识就会在自己工作岗位上实现自我价值,从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二)创业意识教育

目前,我国经济体制和产业结构正处在一个变革的关键时期,出现越来越多的一线岗位,同时,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又提供了很多新的就业机会,等待人们去创业。为了适应社会的这种变化,职业教育应在培养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强化学生的职业竞争意识教育,其积极主动的教育思路是培养学生的开拓创业精神,增强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识。

三、职业道德教育是培养健全职业人格的关键

在中国,道德从来就是“做人”的学问。职业道德是从一定职业的内在规律中引伸出来的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是社会公德以各种公约、规则、条例等形式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良好的职业道德形成是通过长期教育和职业实践的结果,一个从业者只有学会“做人”的道理,才能规范自己的职业行为。职业道德教育不仅传授一个较系统的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使之形成一种职业道德的信念以及与此相适应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

因此,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道德观,首先要加强职业道德知识的教育,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的职业道德准则是:只有职业分工,没有高低贵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其次,加强实际体验。“道德根本上是实践的”。通过职业实践,使其产生和丰富职业道德情感,把职业道德的发展变成学生自身生活的一部分,唤起学生对职业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能进一步明辨是非、善恶、美丑和荣辱。

再次,在职业道德认识和情感的基础上,使其产生职业道德力量,树立起科学的职业观和职业理想,排除主客观困扰,增强工作信心,积极进取,忠于职守,最终成为职业习惯和自觉的行动。

四、职业人格教育的主要途径

职业人格教育主要是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来实现的。职业院校学生在学习期间,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接受正规的职业理论教育,因此,职业院校承担着职业人格教育的主要责任,主要途径有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校园文化的作用。

(一)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职业人格教的主要途径。政治课、文化课、专业基础课、实习课,一切都具有对职业人格的教育性。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当结合教材的内容,充分发掘教材的思想性,突出职业人格教育的目标。把学科知识与先进的思想、科学的分析思维方式融合起来传授。做到文以载道,文道结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长此以往,便可在学生心灵中产生共鸣,使学生在增长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潜移默化,职业人格也得以逐步形成和健全。

(二)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教育和生产的有机结合,是提高职业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是职业人格教育的重要途径。社会实践的过程,既是职业心理、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课堂培养效果的一次检验,又是进一步培养健康稳定的职业心理,提高职业道德和强化职业意识的大课堂。

(三)教师的人格魅力

教师是搞好职业教育、保证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教师的教学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讲授者理想、信念、情操和教养等全部人格力量的真实外化和显现。教师的心理素养、理想情操、智慧才华、意志品质及其仪表、神态和语言举止、为人处世的态度,无一不给学生以莫大的影响。教师有责任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和陶冶学生,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健全职业人格的“社会人”。

(四)校园文化的作用

校园是一个“小社会”。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人际关系、学校物质环境及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等,都在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的非特定的心理反应发生作用,影响着学生职业人格的形成。为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学校领导、任职教师、班主任都应有意识地从战略高度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形成良好校园生活和学习的氛围,以利于学生健全职业人格的形成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 《中国职业教育》 2005.15

[2]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中国教育教学杂志》 2008.12.

猜你喜欢

培养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