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洁 品牌教父的“育人术”
2009-06-15尚希
尚 希
资金、设备、品牌和员工,这是构成一个企业的基本要素,如果必须割舍其一,相信大多数企业会选择员工,因为人走了还可以继续招。但宝洁的观点却是:什么都可以拿走,唯有我们的员工。
宝洁的成长秘诀在哪里?相信看了下面的这段话,你就能从中领悟几分。
“如果你把我们的资金、厂房及品牌留下,把我们的人带走,我们的公司会垮掉,相反,如果你拿走我们的资金、厂房及品牌,而留下我们的人,十年内我们将重建一切。”这段话出自宝洁的前任董事长兼CEO约翰·佩珀,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人才是宝洁最宝贵的财富,所以在对待自己财富的时候,宝洁更是有了很多不同寻常的方法。
早在企业成立的1837年到1867年的30年时间里,宝洁公司曾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去思考和研究,用什么办法才可以让员工一直留下来?他们的答案是,关键在于使员工对企业产生较强的归属感,使员工的价值观与企业的价值观相吻合。
这里没有试用期
试用期,是几乎每一家公司在新员工中都会实行的制度,但在宝洁却完全没有试用期这一制度。宝洁认为与员工的雇用合同就像一纸婚书,宝洁希望与员工的关系像婚姻的关系,而不是随时可以互相不负责任地走掉,相互之间应该尽快进入角色,进行身份的认同。
员工从迈进宝洁大门的那一天开始,培训的项目将会贯穿职业发展的整个过程。所有的培训项目,都会针对每一个员工个人的长处和待改善的地方,配合业务的需求来设计;也会综合考虑员工的职业兴趣和未来工作的需要。
一百多年来,宝洁公司成功的一个秘诀是从内部提升,也就是说所有的高级员工都是从内部提升来的,宝洁不会从外面招入一个人作上司。公司提升员工的唯一标准是员工的能力和贡献,同时员工的国籍也不会影响提升。宝洁很少请猎头公司,而是坚持内部培养、内部提拔的传统。这是因为,宝洁对于自己的招聘质量很有信心;其次,宝洁希望每个员工都能看到自己的上升空间,而不要一有职位空缺,就由“空降兵”占领了。
宝洁的历任CEO都是从初进公司时的一级经理开始做起,他们熟悉宝洁的产品,也熟悉宝洁的经营机制,更重要的是,他们对宝洁的文化有百分之百的忠诚。他们是随着宝洁公司成长而一道成长的,这种自豪感和主人翁意识可以很好地保持公司的凝聚力。就连宝洁的现任CEO雷富礼也是内部提升的一个典型,他自1977年哈佛大学MBA毕业之后就加入宝洁,从品牌助理、品牌经理、分公司总经理一直做到现在的职位。
在中国,宝洁也十分看重应届生这一群体,并不会像其他一些企业,单纯的因为“缺乏工作经验”而拒绝所有的应届生。在中国宝洁,90%的管理级员工都是从各大学应届毕业生中招聘来的。
宝洁公司一直把校园招聘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根基来经营,在招聘中,领导才能、信任、主人翁精神、积极求胜和诚实正直,是宝洁的核心价值观,只要是具备了这些素质,哪怕你是刚毕业、毫无经验的大学生,宝洁都会给你一个工作的机会。另外,各部门对学生所学专业几乎没有任何限制,学文也行,学理也可以,只要你能通过考察。同时,宝洁并不盲目追求高学历,在每年的招聘中,被录用的本科生往往占到了总数的70—80%。在被录取之后,公司不会要求同学签一个“必须为宝洁服务几年”的保证书,而是主张通过自身的魅力来吸引每一位人才。
有人情味的管理
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员工如果能够牺牲自己的私人时间来工作,则被视为是热爱公司的好员工,但在宝洁这样的想法并不成立。早在2007年,宝洁中国就推出了一项新规定:员工在每周五个工作日中可任选一天在家上班。“尊重休息权”成为宝洁中国管理上的新标向。
在宝洁,有这样一套系统的弹性工作模型,结合员工的个人选择、个人能力、个人精力管理与雇主的要求,来帮助员工合理机动地安排工作。比如在宝洁,只要保证早上十点和下午四点之间的核心工作时间,其它时间员工可以弹性安排。“个人离开”假期也是宝洁的一大福利。凡在公司工作超过一年以上的职员,可以因个人的任何理由,每三年要求一个月,或者每七年要求三个月的“个人离开”。
这看似太过于放松的管理模式,却是宝洁赢得员工信任的一大基础,这样一来,员工更能在有效的时间里完成自己的工作。
裁员,是每个企业都无法避免的问题,但即使面临裁员,宝洁也能够处理得当,尽量减少对员工的伤害。在宝洁,如果有任何负面信息,一定会第一时间告诉员工。曾经宝洁计划转让一家工厂,结果提前半年就一点点地将这个消息透露给了员工,人力资源部门也专门派了工作组,提前半年就到那个工厂负责相关工作。宝洁一直坚信一点,尽管我们无法给员工终身雇用的承诺,但却可以给他一个终身受用的能力。
另外,宝洁还给25%的员工设置了特殊奖励,获奖员工的上级经理会根据员工的喜好提供奖励。比如,喜欢看戏的员工,会奖励他戏票;对喜爱美食的员工,公司准许他出去大吃一顿回来报销等。这项个性化和人性化的奖励,让员工感受到了公司和上级对自己的贴身关注。
宝洁也十分重视员工的业余生活。员工拨打免费电话即可获得心理健康、理财、婚育、购房、交友等方面的服务;公司还支持组织各类业余俱乐部,开展多种文体活动,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