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色彩层面分析与搡探赜

2009-06-15张如画

电影文学 2009年10期
关键词:设计色彩

张如画

[摘要]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象包括物体的大小、形状、空间位置的变化都是通过明暗、色彩关系体现出来的,人们观察事物是通过视觉器官形成信息传递到大脑。色彩作为人们生产生活中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元素,是人们认识事物、感觉事物的重要联结纽带。现代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大众审美的提高越来越使人们注重生活质量,达到审美愉悦。色彩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人们用色彩装扮生活,用色彩体现精神,用色彩调节情感。

[关键词]构成色彩。设计色彩;装饰色彩;绘画色彩

一、理性层面的分析——构成色彩

色彩的微妙性体现在它们本身的独特表现力可以刺激大脑,形成某种形式,最终与心理产生共鸣,扩大创作的想象空间,赋予创作新的不确定性。但是如何将这种不确定性进行理性的归纳与总结,让它成为一种法则,能够掌握与运用需要一门独立的课程进行总结与归纳。构成色彩这个概念体系是从德国的包豪斯设计学院传人我国的,构成艺术是现代视觉传达艺术的基础。我们住在三维空间中,从造型表现来说,在二维空间中进行的情况反而较多,自绘画或印刷设计开始,壁纸或建材表面的印制花纹,纺织品的图案色彩、室内设计有关的东西、陶瓷器、漆器的花样及其它广泛的造型领域无不包括在内,我们就需要知道如何将三维的物体表现在二维的纸上。色彩学体系建立以后,我们得以对色彩进行理性的分析,色彩与光的关系涉及物理学,主要是光学。色彩的光学本质引发出色彩学这部分内容的一系列问题。颜色的分类:有彩色与无彩色,有彩色指红、黄、蓝色彩倾向的色,每一种颜色均含有色相、色度、纯度。无彩色为黑、白,灰,它们只有明度,没有色相与纯度,色彩的三要素:色相、纯度、明度;色彩的混合:在色光上,三原色混合为白色光,因此光的混合又叫加色混合或称之为正混合。颜料三原色混合为黑色,颜料或染料的混合又叫减色混合或称之为负混合。色彩构成又可称为“色彩的相互作用”,将两个以上的色彩,根据不同的目的性,运用物理学与心理学的原理重新组合搭配,构成新的美的色彩关系。在色彩构成体系中,人类本身即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色彩构成的意义在于将处于一种原始的无秩序状态的自然色彩进行组织安排,它是一种理性的分析与概括。

色彩构成涉及生理学、感知心理学,并且大量运用物理心理学的方法来研究。关于颜色的视觉机制及过程的具体研究,20世纪以前主要有“三色说”和“四色说”,现代生理学与心理学的研究分别支持了这两种学说,并试图以“阶段说”的假说来统二者。此外,为了对颜色特征进行量的分析,20世纪产生了以研究颜色标定和测量的色度学,它在理论上和应用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色彩构成会因不同观者、不同条件而有不同的感受,可以产生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冷暖感、空间感、胀缩感、量感、质感、听觉上的感受、嗅觉上的感受等,这些都是以心理学的研究为基础。

构成色彩的理性分析还包括对颜料的分析,色彩材料的历史、分类、性能、调配规律等。远古时代,原始人类就开始用自然界中的矿物粉末与植物中的汁液开始描绘狩猎生活与装扮自己,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对颜料的开发与使用越来越丰富。颜料作为一种媒介,早在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就开始使用自制的颜料,并且在不断地延续与发掘颜料的特性、分析颜料的成分,最终形成了现代颜料的制作与使用。中国传统的颜料以石色和草色为主,西方主要是矿物质和金属颜料,最终发明了油画颜料,这两种不同的颜料体系在艺术的发展史中,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二、应用层面的分析——设计色彩

色彩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生活中无处不体现着色彩的魅力,色彩高于其他艺术形式,能在不知不觉中左右人们的视线,影响人们的情绪。色彩作为一种符号,在与具体的图形、表情、象征符号相结合时,能够产生语义的转化,形成具体的、确切的审美联想与实用审美价值。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人类的生活更加美好,设计色彩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人们的审美愉悦,体现商品的价值,符合消费者的心理,从而使商品的形象色在消费者的视、知觉中形成最有效的信息传达。在今天色彩参与到了绝大多数的商品之中,因此可以说到处都存在着色彩应用的问题:从食品到服装,从书籍到电影,从化妆到室内布置,从舞台色彩到彩色摄影等。由于有了色彩的参与,人们对设计色彩形成了一套严格的符号辨识体系,从而规范了人们的行为、生活方式,使社会变得井然有序。色彩具有可变性,在具体应用时,设计家要注意色彩的传达是否符合人们的心理与审美。设计色彩要便于人们接受,要针对特定的人群、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空间进行有明确目的的经营,设计色彩要与形态、空间、材质、结构、使用相结合,使使用者在使用的过程中达到色彩情感的共鸣;设计色彩还要满足生理需求与心理需求,色彩视觉产生的心理变化是非常复杂的,它依时代、地域而差异,或依个人判别而悬殊。各个国家、民族,由于社会背景、经济状况、生活条件、传统习惯、风俗人情和自然环境影响而形成了不同的色彩习俗。那么在具体应用时就要进行具体的分析。在我国对红色自古以来情有独钟,大到国庆、春节、小至个人婚嫁、生日等,都以红色象征喜庆、吉祥,因此在节日上色彩多用红色。黄色是我国封建帝王的专用色,标志神圣、庄严、权威,它代表中心。在包装中用于食品色,它给人以丰硕、甜美、香酥的感觉,是一个能引起食欲的色彩;在广告中黄色体现一种权威,警示,在标识中体现一种危险的信息。绿色是大自然中草木的颜色,是生命的颜色,象征着自然和生长,接近黄色的绿表示着青春感,象征着春天和成长;鲜嫩的绿色是叶绿素的颜色,会引起食欲,它象征和平与安全。茶叶的包装色多用绿色,在许多公益广告的设计中大多采用绿色来呼吁人们保护环境、保护生命;蓝色的含义是沉着、悠久、沉静、理智、深远,它又代表东方,在药品包装中用蓝色、绿色表示消炎、退热。止痛、镇静类药物。此外一些国家或地区对色彩有一定的禁忌,例如,法国禁忌墨绿色,它会使人联想到纳粹军服而产生厌恶,沙漠地区的人,见惯了风天黑地,黄沙漫漫,只能在艰难的旅程之后遇到绿洲,遇到生存所需的水、粮食和人类社会,因而特别珍爱绿色;伊斯兰教堂的尖塔、阿位伯民族的国旗都以他们珍爱的绿色来装饰和象征,禁忌黄色。因此,应了解各国、各地区对色彩的喜爱和禁忌,在实际设计中能够运用自如。

三、审美层面的分析——装饰色彩

装饰是一种来自人类自身本能的美感观念,装饰作为一种艺术方式,它以秩序化、规律化、程式化、理想化为要求,改变和美化事物,形成合乎人类需求、与人类审美理想相统一、相和谐的美的形态。装饰早在古希腊时期、古埃及和中国新石器时期的彩陶上就已经出现了,由于在平面上进行自然对象的描绘,其图形必然是在与自然物象保持一致的情况下进行变形、装饰、布局、构图,使其适

应平面化的需要,这样所表现的图形呈现了一种均齐的韵律感与整齐的秩序感,达到一种形式美。装饰色彩有别于传统的写生色彩,装饰色彩表现客观是超自然的,它观察自然,表现自然而不同于机械地客观再现自然,它区别于自然色彩,但又与其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是按照美学的形式法则,以作者的主观认识去感受、去发现、去研究,改造自然色彩,它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而是采用启示和借鉴的方法,是在装饰造型的基础上取得色彩表现效果的,它的美感为装饰所特有。装饰色彩综合了生理学、心理学、物理学、设计学、人体工程学等多门学科,是在色彩的客观原理与主观经验的结合下,以色彩的运用技巧,强调夸张、变形,意象化处理色彩及形式趣味,从而达到富有感染力的色彩。装饰色彩是设计色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理性的色彩表达方式,与自然色彩相互补充,相互借鉴。西方古典绘画色彩以写实色彩为主,色彩的表现主要模仿自然色彩,表现力较弱,它的绘画主要以光源表现为主,忠实自然。西方现代绘画则以科学的光学原理结合东方的装饰色彩,产生具有主观色彩表现的色彩视觉传达。

西方的装饰艺术经历了原始时期的崇拜自然、工业时期的以人为本到后工业时期的以自然为本的阶段。中国的装饰艺术经历了从春秋时期的“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到唐代的错金镂彩,到宋代的淡泊名利的书卷气。色彩的表意性与象征性为当时的社会统治阶级提供了五彩的生活,也使劳动人民在平凡的劳动中不断创造、发掘色彩本质的美。不同的审美意识造就了不一样的社会意识形态,人们对色彩的严格划分标志着色彩的使用进入了一个等级分划严明的阶段,不同的色彩代表了不同的阶层,代表了他们所属的宫廷文化、文人文化,民间文化。

四、精神层面的分析——绘画色彩

我们曾经把绘画同设计相比较,我们知道设计受种种条件的制约,是为客户服务的;绘画则是以抒发个人情感与主观意识为目的。西方艺术从最初开始就建立了严密的科学体系,积极吸收科学技术的新成果,创立了构图、人体艺术解剖学、透视、光学、色彩体系,不断丰富艺术的审美观和审美手段。西方艺术家善于用不断丰富的艺术造型手段表现一个有限的世界,发明了油画、水彩画、石印画、铜版画、丝网印刷等绘画品种。由于西方社会的演变,社会矛盾日趋激烈,西方早期的古典艺术色彩形象准确地反映了自然物象,忠实于自然物象,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冲突和斗争,表达了画家的个人情怀即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命运等矛盾体系。所以西方绘画所反映的哲学观比较注重社会与人和自然的种种冲突,表达出“物我对立”的痛苦。中国绘画的哲学观比较“天人合一”“物我不分”的艺术境界,注重传达胸中臆气,中国艺术家善于用有限的艺术手段表现无限的世界。中国早期的颜料的发掘与实用非常有限,但他们能够在有限中做到无限的画面层次。不论中西艺术如何不同,在本质上都是以表现画家精神领域而达成的。

就艺术的产生而言,后现代艺术产生于现代艺术,而现代艺术产生于古典艺术或传统艺术,古典艺术与传统艺术皆产生于原始艺术。在西方,艺术积极参与生活,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三杰——达·芬奇的作品富于理智,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善于表现宏大的社会场面与神话场面,拉斐尔的作品表现了宫廷生活的优雅、自如。虽然在表现方式上有所不同,但对色彩的追求上都是以描绘真实的色彩为准则。由印象派开始,印象派的绘画色彩跳跃,富于光感,艺术的目标不再是简单地再现社会场景,而是转向艺术内部本身语言的表述。到20世纪60年代末的极少主义,整个西方艺术在色彩上就是一场变革,是色彩视觉、色彩直觉、色彩语言系统的激烈转化。莫奈的外光语汇的启动;塞尚的形、色结构的重建;马蒂斯的色彩的补色对比,色彩浓烈,直截了当;毕加索的在立体空间中的色彩结构;康定斯基跳跃的、狂热的色彩体系。这些都是对自身色彩语言的一种把握与控制,让它能够更好地反映画家对色彩的感悟,对色彩的把握与追求。现代艺术正朝着中西方互融的方向转变,以毕加索为代表的西方画家注重学习非洲艺术、东方艺术,以徐悲鸿为代表的中国画家把西方艺术的写实主义带进了中国,这种融合扩大了艺术信息的容量,极大地丰富了艺术语言与表现方式。绘画色彩的精神层面更富有时代感、民族性与世界性,他们超越了时空的限制,既具有西方的进取精神,又有东方人的自我调节精神。

猜你喜欢

设计色彩
《设计色彩》教学改革研究初探
色彩时间效应在艺术设计中的建构
高校视觉传达专业色彩风景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