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伊斯及其作品中主人公的道德叛逆与心理成长剖析
2009-06-15阮霄羽
阮霄羽
[摘要]从社会心理学及个体自主化的角度,分析研究了爱尔兰大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及其主要作品《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主人公斯蒂芬·迪达勒斯的精神困惑、道德叛逆及心理成长过程。结果表明,他只是一个群体缩影,实际上反映了那个时代(1882--1941)青年知识分子在顺应欢快——叛逆困惑双向心理波动中心理成长的特点和规律。
[关键词]乔伊斯,作品;主人公(斯蒂芬);道德叛逆;心理成长
乔伊斯作为当代文学巨匠和心理大师,经过了漫长的过程才逐步被人们所认识。他用长达10年的时间以真诚心血凝聚的力作《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于1916年在美国出版(时年34岁),之后一波三折,终在人们心底激起了共鸣及认可。在我国,长达60多年(1916-1978)基本无人深入研读和评论他的作品。这与我国的当时形势和其作品浩瀚且晦涩的“天书”特性有关,无怪乎有人称他的作品为意识流的开天之作。
据近年多人调查结果看,自2000年以来,詹姆斯·乔伊斯成为近代国际乃至中国最受关注的大作家之一。他的有关作品如《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以下简称《画像》,本文重点述及)、《都柏林人》《尤利西斯》及《芬尼根的守灵夜》等小说亦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及深思,且对人们的思维行为方式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一、较早时期的乔伊斯及斯蒂芬的道德反叛与心理成长
乔伊斯小时与所有的儿童一样,天真无邪,幼稚可爱。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与外界接触的增多,他发现自己有时并不是很开心很快乐。父母整日为生活操劳,为工作而烦心,加之弟妹日益增多,父母再不可能像原先那样细微照顾自己、亲昵自己。一是物质方面不够殷实,二是精神方面不够充实,特别是父亲失业后(原为税务专员)失去了经济来源,他不能继续求学,不能再买自己喜欢看的书籍和玩具,难以像其他伙伴一样欢快幸福地玩耍和游戏,感到了一定的困惑与压抑。父母的政治态度(极力反抗别国的统治和压迫)、宗教观念、道德标准、对话内涵(倾向),也潜移默化地渗透影响着乔伊斯的心理波动及成长,他常想“这是为什么,为什么?何时才能欢快而自由地生活、玩耍?”同时也暗暗促使了他后来的勤奋读书,力求上进。
1882年2月2日,乔伊斯(James Joyce)出生在爱尔兰的都柏林。他的父亲对民族主义有坚定的信念,母亲则是虔诚的天主教徒。乔伊斯出生的时候,爱尔兰这个风光绮丽的岛国是英国的殖民地,战乱不断,民不聊生。他从小就在教会学校接受天主教教育,学习成绩出众,并初步表现出非凡的文学才能。但也时常因为经济困难而中断学业。1904年,他偕女友诺拉私奔欧洲大陆,从此义无反顾地开始了一生的流亡生涯,中间仅仅点缀着短期的回乡探亲,1911年后便再也不曾踏上爱尔兰的土地。他一生颠沛流离,辗转于的里雅斯特、罗马、巴黎等地,多以教授英语和为报刊撰稿糊口,又饱受眼疾折磨,到晚年几乎完全失明;但他对文学矢志不渝,勤奋写作,终成一代巨匠。
乔伊斯运用意识流手法透彻地描述了《画像》中斯蒂芬的成长过程,其实也复映着他本人的经历和身影。由于他出身的家庭环境不是很优越,加之家道中落,弟弟妹妹很多,精神及物质等方面均较困顿贫乏,因此必然决定了他今后成长道路的艰辛和磨难。多难催早熟,也大大激励着他较早地具有不同于常人的思维和精神世界。巴涅尔(eharles s Pamell,1846—1891)是著名的爱尔兰民族运动领袖,史称“未加冕的国王”。他在小说中是以真名实姓进入这个虚构家庭中的客人,这显然带有作家的自传性。乔伊斯一生经历了爱尔兰民族独立运动的政治风云,儿时爱尔兰还处于英国的统治下;中年时“爱尔兰自由国家”成立,作为向独立共和国的过渡;晚年谢世之前才看到祖国独立。其父是巴涅尔的追随者,坚决支持爱尔兰独立。乔伊斯耳濡目染,对巴涅尔印象颇深。巴涅尔逝世时,9岁的乔伊斯写诗哀悼他,以后在《都柏林人》《画像》和《尤利西斯》等作品中多次提及巴涅尔及其他民族主义运动的领袖,这证明了乔伊斯的民族认同感和政治启蒙首先来自其父亲的影响。
乔依斯创作的长篇小说《画像》,1914年完稿干意大利的里雅斯特,历时10年。主要描写都柏林青年斯蒂芬·迪达勒斯如何试图摆脱妨碍他发展的各种影响——家庭束缚、宗教传统和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去追求艺术与美的真谛。乔伊斯通过斯蒂芬·迪达勒斯的故事,实际上提出了艺术家与社会、与生活的关系问题,并且饶有趣味地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斯蒂芬·迪达勒斯本人恰恰就是他力图逃避的都柏林世界所造就的,都柏林无形中报复了反叛的青年艺术家,另一方面也大大促醒、反助了乔伊斯的心理成长及意境升华。若从小就过着安逸享受随心所欲的美满生活,也就不会造就出后来觉醒的高意境作家乔伊斯及其所撰著的影响颇深的几部大作品(早期却多被人曲解及误解,作品发表时常遭拒)。
1 904年,22岁的乔伊斯痛切地表示:“我从心里摒弃这个社会结构,基督教,还有家庭,公认的各种道德准则,当前社会的阶层以及宗教信仰。我怎么能爱我的家!……6年前我脱离了天主教会。我对教会恨之入骨。……如今,我用笔和口公开反对它。”可见乔伊斯在困惑中煎熬且痛苦抉择,从此背叛家庭与民族信仰,一生承受着热爱母亲和祖国却又不忠不孝的两难困境。乔伊斯在《画像》中对宗教压迫和个人离轨行为做了连篇累牍的描述,抗议家庭、学校和社会给个人造成深重的信仰危机。他所描述的斯蒂芬郁闷而明确地表达了与宗教决裂的意志和与亲情分裂的切肤之痛:“她母亲对那一套根本不同意,他从她不安的沉默中完全可以看出她的心事……一种模糊的敌对情绪在他心中慢慢地滋长起来,它像一片云彩一样模糊了他对她不忠的思想……他的头脑又变得非常清醒而且恢复了对她孝心的时候,他却模糊地但毫不遗憾地意识到,在他们的共同生活中已出现了第一个不声不响的裂痕。”当时沉重的宗教生活压抑人性发展,乔伊斯和斯蒂芬的宗教信仰危机是社会偏离所导致的个人离轨及新轨行为。
其实,许多人的身边最为亲近的人,开始多为他成长前进路上的助推者,后来可能就变为他最大的绊脚石和束缠者(主要指观念方面)。信仰危机同时带来道德危机,尤其对于青春期的少年。《画像》中借斯蒂芬之名对个人道德离轨行为做出最痛彻的反思,对宗教压抑人性这一社会离轨行为给予最强烈的谴责。可见乔伊斯在极为艰难的心理及精神成长征途中,未停脚步,大幅奔波。
二、较晚时期的乔伊斯及斯蒂芬的道德反叛与心理成长
随着年龄的增长及视野的不断开阔,往往从新界定及评定以前总结的定论。仔细分析,这正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源。离家的少年开始接触其他的社会化因素(伙伴和教师等),补充和修正父母的影响。少年斯蒂芬社会化的另一方面是学校教育,由伙伴、教师和教育制度构成,其影响多是利弊各半(从高视角看,弊更多些)的。在《画像》
中,乔伊斯借斯蒂芬之名记录了自己曾寄宿过的克朗戈斯伍德教会学校的经历。学校生活有时是晦暗、压抑和令人厌恶的,乔伊斯以意识流的手法穿插描写了学校生活和记忆中的家庭生活,两者形成鲜明对比。他深深感到,有时似在天堂嘻游,有时似在地狱苦练,这难道就是人生?相当一时期内,他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可见,乔伊斯作为一名纯粹的准知识分子,年少时就较早形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对周围每天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包括人们对于宗教信仰与道德规范的约束或背离,他亦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他愈发感到,这不仅是对他个人成长的有损影响,也羁绊到了整个国家及民族的前进步履。
为了生存与糊口,频于奔波,常遇到极不希望出现的一些事情,足见生活之艰难,心理压抑之苦痛。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些成人的困惑又过早地压移到了青年人的身上。如因天灾人祸而导致的家庭变故,缺吃少穿,病伤折磨,生存艰难,家人亲友的聚散近远,悲欢离合,导致个人情感的大起大落。再者,青年人交友恋爱及即将成家立业,要生存发展,可是生活环境及条件往往恶劣艰辛,事与愿违,突发事件随时袭来,困惑之状与少年时期相比经常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往往头脑愈清醒,痛苦之状愈甚。据观察,孩子对父辈挑战多发生在个人思考道德、公正问题或冒犯社会行为规范等方面。这时,青年的自我意识已逐步觉醒,独立人格渐已形成,他们要解除对家庭的依附,冲破学校生活的管束,挑战现存价值体系,追求身心自由与理想。这是以反抗旧式生活和创造新生活为标志的青春期,是最有活力和最灿烂的人生阶段。“生活下去,错误下去,堕落下去,为胜利而欢呼,从生命中重新创造生命!”此时,青年乔伊斯和斯蒂芬已经达到对家庭、宗教、道德等社会价值观全面对抗和公开反抗的高潮。这种初期少有的新鲜意念,往往成为后来推动社会大发展大动荡的主流意识。
在《画像》中,主人公一直在“阅读具有强烈反抗性的作家的作品”。精神导师的傲岸不羁启发了乔伊斯和斯蒂芬的反抗意识,其飞扬的自由精神激励着乔伊斯和斯蒂芬摆脱束缚而追求理想。同时,尘世生活自然清新的一面也打动了斯蒂芬的心,激活了他被驯服且僵化了的生命本能。青年人对新生活的追求已是义无反顾:“你和我谈什么民族、语言、宗教。我准备要冲破那些罗网高飞远扬。”“我不愿意去为我已经不再相信的东西卖力,不管它把自己叫做我的家、我的祖国或我的教堂都一样,我将试图在某种生活方式中,或者某种艺术形式中尽可能自由地,尽可能完整地表现我自己,并仅只使用我能容许自己使用的那些武器来保卫自己——那就是沉默、流亡和机智。”青年艺术家乔伊斯最终弃国离乡,这是他最决绝的离轨行为。其实,离轨与中矩是相对的,无离轨就无拓展,无拓展就无新的创造。
时势英雄。乔伊斯和斯蒂芬经历了童年、少年和青年三个时期社会生活的砥砺,在与社会的对抗中成长起来,在困惑中反叛中一步步艰难地跋涉过来。人生其实是有“几个家”的,有的较宜居住(这与当时的感觉有关,但亦随时间的推移而有所变化),有的较为不宜居住,但都要在这几个不同的家室中进行交替的生存和转移(有时主动有时被动),逗留与发展。
三、结语
乔伊斯是那个时代(爱尔兰家道中落贫民中的知识分子)的典型人物,他反映、代表了当时青年人的成长演变,心理波动之状况、特点及规律。尤其受到的家庭、学校、国家及不同的道德规范与宗教信仰环境的影响,在潜意识中形成深刻的印记,但另一方面经过独思和考究后亦出现了背离和越轨心态。其实这也恰恰充分反映了他又向前迈出了新的步伐。乔伊斯及其《画像》中斯蒂芬的反叛兼成长历程,对研究我国当代青年人的心路轨迹、波动特点及变化规律(虽然历史文化有相当的差异),引导他们往正确轨道上健康发展,亦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乔伊斯利用意识流手法撰写创作了包括《画像》在内的多篇知名小说,对欧洲乃至全世界的文学创作广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反叛中成长,在挫折中磨砺,在压抑中跋涉,在继承(守旧)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