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影视与民间体育文化的整理
2009-06-15张卫军
张卫军
[摘要]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我国民间体育面临着经费短缺,老艺人手艺失传,农村主阵地渐缩及民间体育被遗弃、吸收和肆意改造的严重危机。本文建议通过影视手段与体育比赛、网络、学校和高校体育资料室相结合,提高民间体育的地位和知名度,最终达到挖掘整理和传承我国优秀民族体育文化的目的。
[关键词]影视手段;民间体育;挖掘整理
我国民间体育,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斗争中逐渐创造出来的强身娱心的重要手段,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但是由于多种原因,我国民间体育濒临灭亡的危险境况,国内有关部门也曾积极挽救,但是由于民间体育特有的表达方式,语言文字很难完全描述清楚。因此寻求合适的保存方式是民间体育文化发展的主要前提。现代影视由于其融合声色光电为一体的表达方式,对于民间体育的发展有较大的优势。本文试图分析民间体育的发展现状,影视手段在保护民间体育方面的思路和方法,为民间体育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一、民间体育的现状
民间体育主阵地主要集中在农村,农村是民间体育生长发育的发源地。近年来由于经济观念的冲击,加之人们缺乏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意识,许多丰富多彩的民间体育文化被不知不觉地抛弃,甚至处于被遗忘的境地。加之随着一些老艺人相继去世,造成一些民间传统体育因后继无人而逐渐淡出历史的舞台。此外,受农村落后文化的限制,缺乏组织性、连续性和专业体育人才的组织指导及有效搜集整理,就更谈不上升华和传承了。
1经济条件的制约
要挖掘、整理民间体育文化,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民间体育文化来自民间,其中还有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受经济条件的制约,武林人士很少有能力完成武术专著或音像作品的出版,即使一些武术团体和组织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2缺乏制度的支撑
在民间体育文化的传承上,由师徒或家庭为主的个人传承是最主要的方式。到现在为止,民间体育文化走向学校体育教育和社区体育的步伐也很难与体育大国的地位相称。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高等体育院校对民间体育文化的考生一直是拒于大门之外,像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收的武术考生仅限于现代的竞技武术。尽管近几年举办了一些民间体育文化比赛或世界民间体育文化节,但其规模和影响力仍然不是十分理想。民间体育文化发展至今,在制度层面上极大地阻碍了民间体育文化的科学化发展。
3整理和发掘不够
随着西方文化的入侵,我国的民间体育文化也面临着很大的生存危机。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繁重的建设任务使民间体育文化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文化大革命时期,它甚至被当作“四旧”而受到批判、践踏,导致大部分民间体育文化项目已经失传或面临着失传,这不得不令人担忧。民间体育文化承传危机、濒临失落、亟待抢救的局面,并非迟至今天才形成而是早就已经出现。1982年,原国家体委对民间体育文化进行了挖掘整理,共挖掘整理出129种自成体系的拳种,收集了651万字的拳、械录。只可惜绝大部分仅作为资料束之高阁,至今没有科学地开发和利用。日本的柔道、空手道、剑道,韩国的跆拳道、射箭,都与中国武术有着深厚的渊源。但是如今他们发展蓬勃,有的项目甚至已经进入了奥运会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项目。但是我国民间体育的整理和挖掘却总是徘徊不前。
二、挖掘整理民间体育文化的意义
具有优良传统的民间体育文化,是我们的根、我们的本。拯救、发扬和推动中国的传统民间体育文化和技艺,是拯救中国民族文化和推进广大中国民众生活质量提升的关键。民间体育是传承优秀文化的载体,是地方民俗的标志。没有民间体育的支撑,现代体育活动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大力发展民间体育运动项目,可以提高中国下一代的身体素质,强化学生的品德,使青少年能自觉远离网吧,身心健康发展。大力发展民间体育文化,不但可以弥补当地文化的缺位,还可以弥补制度上暂时的不健全。我国的民间体育素有养生之功效,追求健康长寿是人们朴素的人生愿望,当今医疗制度还不健全,广大农民由于经济原因看不起病。民间体育锻炼还可以起到祛病强身、节约医疗费用的目的。
三、影视手段在挖掘民间体育文化中的途径和方法
1利用现代影视手段挖掘并保护民间体育文化的传承者
民间艺人是民间艺术得以展示和流传的主体,也是民间艺术得以繁荣和发展的主导力量。近一二十年来,一些地区的民间艺术在其发展的道路上遇到曲折和坎坷,甚至萎缩和衰亡,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民间艺人的匮乏,特别是一些有影响的民间老艺人相继辞世,而又后继无人,不能不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所以对于口传心授的民间体育文化来说,老艺人的地位和价值是不可估量的。他们的存在不啻于“活遗产”“活化石”。要挖掘整理民间体育文化,首要任务是要挖掘老艺人、抢救保护民间老艺人,对各地的民间体育项目和老艺人登记造册整理,并对传承人生活上给予关心,经济上给予补助。同时要利用地方传统的有利时机,组织以民间体育为主的文艺表演,使民间体育的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宣传和传承。如有着400多年历史的民间鼓舞“蛟龙转鼓”近年来濒临失传。为保护这一民间艺术瑰宝,陕西省乾县开始实施抢救性保护措施。由于老一代身怀绝技的老鼓手、老号手相继去世等原因,造成“蛟龙转鼓”面临失传的现状。为此,乾县政府专门聘请了乐理专家对这一曲谱进行抢救性整理,并通过和当地电视台联系,通过电视报道大力宣传“蛟龙转鼓”这一民间体育传统项目。乾县文化馆也通过各种渠道,争取让“蛟龙转鼓”有机会参加大型演出,提高知名度,使其和“安塞腰鼓”一样成为中国乃至国际文化品牌。
2通过影视手段提高民间体育文化的知名度
众所周知,影视媒体的逼真再现能力是无与伦比的,对受众意识的震撼和体育精神的激发是任何艺术形式所无法比拟的,它可以以一种不显山不露水的方式将民间体育文化自然地带入各个国家的文化发展当中,并不断地影响着下一代,所以影视手段无疑成了宣传民间体育文化的主要途径。各地政府可以先从地方电视台开始,借省级卫视打“民族牌”“地方牌”,对地方民族体育文化进行包装宣传,积极介入各地的民间体育盛会和运动项目传播中。如河南卫视和福建卫视对少林武术,新疆卫视对“达瓦孜”,湖南卫视对端午节龙舟竞赛,辽宁、吉林和长春卫视对秧歌的民间体育榉式进行针对性传播。陕西卫视的“人文贴士堂”对陕西的民间体育项目和民间习俗每天晚上进行宣传播放,对民间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非常好的宣传效果。作为国家级电视台,中央电视台更应该设立固定的民间体育文化栏目,采用直播和后期艺术剪辑等方式,对民间体育文化进行全方位地宣传,提升对民间体育盛会如农运会、少数民族运动会、各民族体育盛会等的传播数量和质量。
3通过比赛和影视宣传提升民间体育地位
要想把一项体育活动搞起来,就必须进行比赛,因为“比赛是撬动体育项目发展的杠杆”。只要比赛,哪怕是小范围的、非正式的,参与者的积极性都会格外高涨。政府可以政策要求,让农运会脱掉“政府”外衣,真正做到“让农民办,让农民参与,让大家看”。不要让农运会总是穿着民间体育的外衣,搞起奥运会式的“精英体育”。国家应该大力倡议在全中国各地举办具有当地民俗文化特色的民间体育括动,力求在中国的每一个城市举办具有当地特色的民间体育竞赛,并努力争取将那些独具特色的中国民间体育技艺利用影视宣传手段及网络宣传手段传播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像陕西省安塞县的安塞腰鼓享誉中外,闻名于世,被誉为“中华鼓王”“东方神鼓”“东方第一鼓”“中华民族之鼓魂”之美誉。它就是借助于影视宣传从民间走向舞台的最好明证。安塞腰鼓曾经也是陕北后生农闲时间庆祝丰收和节日庆典的集体活动。独具魅力的安塞腰鼓像掀起在黄土地上的狂飙,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张扬出独特的艺术个性。
4加强并改革民间体育的影视传播方式
应该说,影视在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尤其是国际传播方面功不可没。以武术为例,像20世纪70年代以徒手搏击为特征的真功夫片《精武门》,20世纪80年代李连杰主演的民间体育文化影片,对武术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在的影视作品大都用虚幻的特技手段,注重花哨、热闹的场面,不注重体育的内涵。所以我们应该对体育文化的影视传播方式进行改革,多使用运动员,少使用特技,使体育文化内涵尽可能“原汁原味”。
5以学校为载体,以影视为手段进行传播
中国民间体育是一笔有形和无形的“财富”,必须利用教育的渠道来聚敛。借鉴历史,任何体育项目只有进入学校教育中,才能在理论和方法上得到升华,才能在普及上得到拓展,也就是说学校是原始体育形态走向规范化、科学化、普及化的必由之路。像日本的柔道,韩国的跆拳道,都是在接受了中国古代武术的基础上加以改良,使之便于教学、训练和比赛,并通过学校作为主要渠道向青少年推广,得到愈来愈多的人的喜爱,产生了巨大的国际影响后,方得到国际奥委会认同的。因此可以利用高校人才资源,尤其是设有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学校,整合民俗、社会学、考古学的人才和知识,将传统体育文化更好地发扬下去。在全国高校中,湖南的吉首大学就做得比较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就开设了陀螺、秋千、抢花炮、高脚马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研究和推广,并组织了民族传统体育代表队。
四、结语
影视是人类最伟大的创造之一,影视媒体不仅带来了大众传播历史上的革命,而且带来了人类文明中宏伟而壮丽的文化景观,体育节目则是这文化景观中最能吸引观众的节目之一,所以我们应该借助影视媒体这个世界性的大舞台,使我们的民间体育文化与影视产业链接轨,使我们的民间体育文化经得起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体育产业与影视产业高速度发展的挑战,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民间体育,使我们的国粹——民间体育项目借各种电波传播到世界各地,让中华民族的国粹——民间体育跨出国门,走向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