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型社会”建设对高等院校的要求及对策
2009-06-15王京章
王京章
【摘要】党的十七大为“两型社会”建设指明了方向。高等院校在“两型社会”建设中扮演什么角色,发挥什么作用,将对“两型社会”建设产生重要影响。“两型社会”建设要求高等院校在思想理论、人才培养、技术支持、率先重范方向提供有力的支持。高等院校应当发挥优势,主动担当,为“两型社会”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两型社会”;高校;要求及对策
“two societies” construction to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request and countermeasure
Wang Jingzhang
【Abstract】The party 17 big were “two societies” the construction has indicated the direction. The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in the construction play any role in “two societies”, plays any role, will be right “two societies” the construction to have the material effect. “two societies” the construction request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in the thought theory, the personnel training, the technical support, take the lead the re-Fan direction to provide the powerful support. The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must display the superiority, the initiative acting, is “two societies” the construction makes the proper contribution.
【Key words】“two societies”; University; Request and countermeasure
“两型社会”指的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形态,目的是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调整人与环境的关系,走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党的十七大对“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论述,为“两型社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可以预见,在未来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两型社会”建设将作为一种目标的选择,被越来越多地纳入人们的视线和社会运作的实践中去。高等院校是培育高素质人才、产生新思想和新技术的阵地。其在“两型社会”建设中扮演什么角色,发挥什么作用,将对“两型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都产生重要的影响。随着“两型社会”建设的深入推进,这种影响会与日俱增,并且极大地丰富“两型社会”建设的内涵,将其推向新的高度。问题在于,高等院校是否真正认识到在“两型社会”建设中应担负的重要职责,能否扮演好应承担的角色。只有真正解决好这一问题,“两型社会”的建设与高等院校的发展才能相得益彰,互相促进。
1 高等院校与“两型社会”的关系
高等院校具有培育各类人才,进行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发展的功能。“两型社会”建设离开了高等院校在人才、科研和其它方面的大力支持,是很难取得积极成果的。例如在环境保护领域内,各项政策措施的制订和实施,都不乏高等院校的参与和支持。在中华环保基金是社会的网页上我们看到,该会主导和支持的环保活动中,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兰州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疆大学等高等院校历历在目,并且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这个角度上讲,建设“两型社会”是离不开高等院校的。与此同时,高等院校也应当在“两型社会”的建设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发挥作用,成为“两型社会”的“助推器”和“加速器”,并且在服务“两型社会”建设过程不断提高培养人才和科学研究的水平,提高整体办学的质量和效益,促进院校建设全面发展。这对于高等院校来说,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认识并处理好高等院校与“两型社会”建设的关系,有助于高等院校调整办学方针,更加积极地投身于“两型社会”建设之中,也有助于把“两型社会”建设纳入到“科教兴国”的国家发展战略体系当中,不断丰富内涵,提高建设水平和质量,真正成为一种新的生存和发展模式,为国家、民族和整个社会造福。
2 “两型社会”对高等院校的要求
“两型社会”建设对高等院校的期待或者说要求,应当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
2.1 思想理论的贡献
“两型社会”的思想理论建设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说,它将决定“两型社会”建设的方向和深度,以及建设的效果和成就。
作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衍生理论,“两型社会”建设理论,可谓“年轻的理论”。虽说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时期,都有一些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但总体来说,“两型社会”建设理论应当是工业化、特别是后工业化的产物。在我国,由于工业化形成较晚,人们对于资源、环境保护的认识一度处于低水平状态,以致于惊夺性开采资源,破坏环境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也正是国家当前提出建设“两型社会”,促进整个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动因。高等院校聚集了大批科学家和理论工作者,有理论创新的条件,其对“两型社会”的认识和思考,必然会推动“两型社会”理论的创建和发展,并且保证“两型社会”建设始终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健康前行。
2.2 人才的培养与输送
高等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在“两型社会”建设中,各类人才的需求将成为无法回避的问题,受到高度重视。但同时也要注意到“两型社会”所需人才有其特殊的要求。
一是创新型人才。“两型社会”建设很大程度上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创新,没有大量创新型人才的支持,很难保证“两型社会”建设能够按照预定目标顺利发展。高等院校是国家创新的重要依托,对培养创新人才有着天然的优势,因此必须按照要求,调整培养目标和方式,增加相应的课程,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两型社会”建设输送大批适用的优秀人才。
二是节约与环保人才。节约与环保是“两型社会”建设的两个关键词,也是重要的工作落脚点。节约型人才主要指发展循经济所需要的人才,同时也指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进行规划,项目开发和运作,把资源节约理念贯穿其中的人才。这种人才目前在国内还不很多,随着“两型社会”建设的推进,将会有大量的需求,各高等院校应加快培养。环境保护类人才虽然有一些,但在新的历史时期,对这类人才将会有新的要求,各高等院校也要根据需要调整培养目标和方式,补充新知识、新技术打造新型的环境人才。
三是为“两型社会”建设服务的科普人才。作为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革命,“两型社会”建设需要将新的科学思想和技术手段推广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使人们能够按照“两型社会”的方式安排生产和生活活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由此,就需要一大批有科学思想和技术能力,善于引导和传播的人才来完成这一目标任务。这类人才的来源也只能是高等院校。过去几十年,高等院校在培养这类人才显然做得不够,以至社会上科普人才短缺的情况时有发生,科学技术的普及和传播工作比之发达国家,有明显的差距,这对于“两型社会”社会建设是不利的。
2.3 技术支持
高等院校是发明新技术的重要场所。历史上,许多新技术的诞生都与高等院校有关。“两型社会”建设从任何角度上说,都必须以新技术为基础。离开了新技术的支持,“两型社会”建设从内容到形式,从质量到效果都将大打折扣。比如循环经济中的废旧物资再利用技术,在日本及西方发达国家早就进行过深入研究的和推广,而在我国,由于过去重视不够,从研究到推广都有许多不足之处,乃至于循环经济发展到今天都仍然存在不少障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不明显。站在新技术发明前沿的高等院校当立志改变这种局面,以“两型社会”建设中重大的科技项目为切入点,不断推出可供选用的技术品种,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在“两型社会”建设中充分发挥技术支持的作用。
2.4 率先垂范
据报载,浙江省已有数十所高校成为“节约型”高校,如果情况属实的话,那么无疑高校就在整个“两型社会”建设中真正起到了示范作用。这种示范对整个社会是有着较大影响和特殊意义的。众所周知,随着“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在国家发展中的大力实施,高等院校在社会生活所扮演角色也相应发生变化。同以往科研教学的单一角色相比,社会要求高等院校更多地扮演时代风尚和社会生活的引领者角色。并且更多地融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发挥智力引导和带头示范的作用。由于这种作用的发挥,可以使社会生活朝着更加文明和进步的方向发展。“两型社会”建设本身就有对社会生活和人的文明程度的内在要求,而且仅仅靠政府的引导和社会的自我改造是不够的,只有加上高等院校的主动参与,才能把更多力量结合起来,形成巨大的能量,促使“两型社会”建设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3 “两型社会”建设中高等院校的作为
既然“两型社会”建设与高等院校有着密切的关系和明确的要求,那么高等院校就应该主动担当,以造福社会为已任,成为“两型社会”建设的生力军。
就目前而言,高等院校主要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作为:
3.1 进一步加大对“两型社会”建设的科研投入,搞好课题研究和成果转化。
高等院校要围绕“两型社会”建设中的重大课题和急待解决的实际问题,集中力量,加大力度,组织科研人员攻关,为“两型社会”建设快速而有效的推进铺平道路。研究成果转化问题,也是高等院校科研工作中需要重视的问题。虽然科研成果为数不少,但真正转化为实际生产力,转化为产品,走进市场的,还是嫌少。“两型社会”建设是植根于现实,造福社会的民心工程,如果不能解决活生生的资源、环境等问题,就不能真正体现重要的实际价值,从而脱离现实,成为纯概念化的产物。高等院校通过科研成果服务“两型社会”建设,也是直接面向社会,服务社会的一条有效途径。这条途径的开辟,可以使高等院校在新的历史时期接受新的挑战,获得新的机遇,并且实现高等院校的自身价值。
3.2 努力培养“节约型”人才,为“两型社会”建设输送大量的优秀毕业生。
针对“两型社会”建设对人才的需要,高等院校应当主动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开设相关课程,努力培养“节约型”人才,同时为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氛围和条件。
人才培养是高等院校的重点工作,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根据社会上某行业的实际需要进行的,因而往往带有浓厚的专业背景和要求。一句话,是一种“专业培养”。而“两型社会”建设人才的培养,应当突破这种偏侠的“专业培养”模式,从大的社会背景和需要出发,根据“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这两项现代社会的期求,用新的教育思想指导新的教学实践,致力于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两型社会”建设所需要的专业素养,把学生真正培养成能够适应“两型社会”建设需要,具有较高素质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实现与“两型社会”的人才对接。
3.3 发挥高等院校的文化引领作用,创造新的“节约”文化,辐射整个社会。
高等院校不仅是高科技和高素质人才的产生地,也应当是先进文化的“制造所”。古今中外,许多文化潮流皆发源于高等院校。“两型社会”建设不能仅仅停留在物质文明建设的层面上,只局限于改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人们的消费习惯,更重要的,是应当将其纳入到社会文化建设的轨道中,使之成为一股文化潮流,从而冲击人们固有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传统,产生出新文化和新方式,最终形成与“两型社会”相协调的主流文化。这一点对于高等院校来说,是大有作为的。聚集了大批学者专家的高等院校可以就“两型社会”建设中出现的文化现象,展开讨论并且进行专题研究,将其中的优秀成果不断推向社会,为“两型社会”充实必要的文化内涵。我们切不可小看这种文化的影响,“两型社会”建设能否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并且形成全社会的效应,文化影响很可能起着关键性作用。
3.4 建设“节约型”校园,以自身的示范行动,促进“节约型”社会的形成。
“两型社会”建设需要全社会各个阶层的支持和投入,也需要一部分成员率先实践,树立榜样,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这当中应当有政府、企业,也应当有高等院校。道理很简单,因为高等院校处在始终处在社会建设和社会生活的高端部位,是人们关注的重点。高等院校的一举一动,常常对社会产生影响,有时这种影响是十分强烈的。如“五四”新文化运动,首先来自于当时的高等院校。然后形成潮流,推动整个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两型社会”建设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人们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变革,没有率先发起者和实践者的带动,恐怕很难在短期内形成社会效应,并产生巨大的能量。基于此,高等院校就应当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在“两型社会”建设中率先垂范,努力实践,创造更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从而不断推动“两型社会”建设向社会期待的目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