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欲速则不达

2009-06-13本刊评论员

现代企业文化·综合版 2009年7期
关键词:牛根生蒙牛乳业

本刊评论员

蒙牛与三元,一个曾经被誉为“一头牛跑出火箭般的速度”,一个曾经被指责过于保守甚至“原地踏步、几无建树”,如今两家企业的发展境遇却冰火两重天:前者在接踵而来的危机公关中忙得焦头烂额,而后者品牌美誉度则节节攀升,并将三鹿的优质资产尽收囊中,迎来新的发展契机。蒙牛与三元,成为中国乳业发展的两道风景线,他们的发展战略折射出中国乳品企业两种截然不同的发展模式。

蒙牛为“查缺补漏”付出了惨重代价。据研究机构推算,因三聚氰胺事件引起的产品召回和注销部分库存,令蒙牛损失金额达20亿元。2008年底,蒙牛发布业绩公告称,2008财年亏损约为9亿元,这是蒙牛乳业自2004年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面对紧张的现金流和被恶意收购的危险,硬汉牛根生流下了眼泪,也赢得了众多企业慷慨解囊,使蒙牛乳业的销售量恢复到了70%。

淋湿的衣服刚刚晒干,想不到又一场暴风雨降临到蒙牛身上。

三聚氰胺事件中元气大伤的蒙牛还未缓过气来,突然又被卷入到特仑苏“致癌门”事件之中,国家质检总局于2009年2月6日披露了蒙牛“OMP事件”。为什么国家质检总局要在蒙牛尚未愈合的伤口上再撒一把盐?这是否表明管理层对蒙牛的发展模式不满?

有人指出,蒙牛频频遭遇危机,不是牛根生的宿命——太倒霉,而在于以蒙牛为代表的部分中国企业严重偏离了正常的发展轨道,没有把握好成长速度的“度”,为企业留下了隐患。三元能够在这次乳业“地震”中稳坐钓鱼台,顺利抄底,也不是三元的宿命——太幸运,而在于三元步步为营,稳健发展,构建好了防火墙,最终经受住了危机的考验。

客观地说,在企业创业阶段,快速发展往往是助力企业制胜的法宝。企业创业之初往往是无资金、无人才、无市场的“三无”企业,稍有不慎,就会沦为市场的牺牲品。所以,企业在发展前期不妨做做“绿林好汉”,快速铺摊子,快速占领市场。发展的速度越快,资金回流就越顺利,企业就越容易克服“先天不足”的缺陷。然而,一旦企业成长起来向“做大做强”的方向迈进时,就不能只靠速度制胜了。跻身世界500强的企业,哪个不是在行业里滚爬多年打拼出来的?他们的年增长率可能不那么辉煌,但他们能在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岁月长河里保持稳定而持续地增长。他们不看重昙花一现的辉煌,而是执著于源远流长的发展规划,这才是企业保持基业长青的黄金法则。

蒙牛在前期采取超常规发展无可厚非,但当蒙牛成长为一家大型公司时,他们还继续坚持着“速度主义”,就等于为自己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由于管理水平跟不上企业扩张速度,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导致企业信誉陷入危机之中。

当我们被国外嘲笑“中国没有因为发展太慢而垮掉的企业,只有因发展太快而拖垮的企业”时,是否应该反思一下中国企业在发展中的节拍?以蒙牛为首的中国乳业企业已经以沉痛的代价告诉我们——唯有“耐得住寂寞,受得到住诱惑”,企业才会生存下去,才会从优秀走向卓越。这也是三元乳业能在乳业行业的“地震”中笑到最后、成为真正赢家的原因。

猜你喜欢

牛根生蒙牛乳业
书法欣赏:天下乳业是一家
蒙牛和娃哈哈大战新零售
天资乳业 保持新鲜,每一天
孙伊萍,新蒙牛的“空降”总裁
蒙牛获中国乳协四项大奖表彰
伊利:陈年旧事
伊利:陈年旧事
蒙牛有个关工委
产品创新为乳业增添新活力
乳业两巨头缠斗中共进“500亿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