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癫狂”
2009-06-13周岳
周 岳
摘 要:王小波的《明星与癫狂》,对“癫狂”这一中心概念进行了解读。海外追星族:自我宣泄的癫狂;国内追星族:迷失自我的“癫狂”;国内明星:忘乎所以的癫狂。原因:不解明星制。明星制的实质:一种商业制度;对待影星的态度有双重性,既冷静地欣赏其表演,又追星起哄,以实现商业目的。
关键词:王小波 《明星与癫狂》 追星族 明星 癫狂 明星制
王小波(1952—1997)当代著名学者、作家。先任教于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后专事写作。王小波生命短暂,但留下了丰厚的文学和思想遗产。他不仅创作小说,还发表了大量的杂文。他的作品尤其是杂文,对我们生活中的荒谬和苦难进行了预言式的反讽,极具思想价值。
《明星与癫狂》发表于1995年,正是香港电影风靡亚洲的时侯,内地大街小巷的录像厅内,播放的全是香港电影;香港影星成了大批影迷尤其是青少年痴迷的偶像,全社会出现了一个大批影迷疯狂追星的癫狂现象。针对这种社会文化现象,王小波进行了冷静的分析与思考,他不仅分析了追星族,也分析了明星,更分析了这种由好莱坞引进的明星制,警示人们:追星无须指责,追星可以有点癫狂,但不可丧失自我地癫狂;追星族癫狂了,明星癫狂了,引进明星制癫狂了,但我们的社会、文化可不能癫狂,否则,将因彻底癫狂而陷入自毁“堕落”。《明星与癫狂》就是按此思路而行文,对“追星”现象中的追星族和明星乃至于社会的种种“癫狂”进行了剖析,切中肯綮,发人深省,时至今日,还可以从中获得不少启示。
一、对海外影迷“癫狂”的剖析
文章第一段对海外影迷的“癫狂”进行了剖析,告诉读者:国外影迷(或称追星族)集会,其实是一场有计划、有预谋的集体自我宣泄癫狂。作者先述说海外某城市一些影迷露宿街头,等待购票观看大影星艾迪·摩菲演出,其实,并不是真的在等买票。因为那座城市不大,有个很大的体育馆,票是富裕的,白天也能买到。他们等一夜而终夜喝啤酒、放音乐、吵闹不休的原因,是在酝酿情绪,以便晚上进了体育馆、见到摩菲之后,更能纵情地闹。从而告诉读者,影迷(或称追星族)如此纵情的目的“是有计划、有预谋地把自己置于一场癫狂之中”,自我宣泄、疯狂,而不是失去“自我”意义上的单向的“追星”癫狂。并隐示读者:这些影迷的集会癫狂与影星没有最直接的关联——“当时我很想给艾迪·摩菲写封信,告诉他这些人没见到他时就疯掉了,以免他觉得这么多人都是他弄疯的,受到良心的责备。后来一想,这事他准是知道的,所以就没有写。”
二、对国内“追星”“癫狂”的剖析
(一)这是一场社会“追星”大“癫狂”
第二段分析国内的“追星”文化现象。作者先分析国内文化媒体的“捧星”现象。按理说,面对“追星”癫狂,文化媒体应以正常疏导,而国内文化媒体却在推波助澜,加以误导。他们在不断地“捧星”,“捧”这些明星们的花边“星”闻:谁和谁拍拖,谁和谁分手等等。更有甚者,整个社会都加入了“捧星”的行列:让明星做生意挣大钱、邀明星写书而畅销,请明星唱歌、讲话而疯狂鼓掌,诱房地产开发商送明星别墅而楼市大发。
(二)国内追星族是迷失自我的“癫狂”
然后作者不无讽刺地指出,社会都在如此的“捧星”、“追星”,那只能说明我们自己先已癫狂了,因而,我们的影迷“追星族”们更要癫狂了。尽管文中“假如有位明星跑到医院去,穿上白大褂,要客串一下外科医生的角色,肯定会有影迷把身体献上任她宰割,而且要求不打麻药;假如跳上民航的客机要求客串机长,飞机上肯定挤满了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影迷”,还只是一种讽刺性的推论假想,但其中所隐含的警示却不能不令我们深思:在我们这个社会里,也开始出现了针对明星的癫狂。请注意其中的“针对”二字,说明国内追星族的“癫狂”完全是一种有违常理、迷失自我的非文化“癫狂”,虽表面上没有美国闹得厉害,但实际上更疯得没底。
(三)国内追星族的“癫狂”已成“症”
第三段进一步指出,如果明星崇拜已成一种癫狂症,病根不在明星身上,而在追星族的身上。本段论述的思路是这样的:“正常人和疯子的界线本不十分清楚,所以,有点癫狂并不算有病。”而且“人既有这样一股疯劲,把它发泄掉总比郁积着好。”因此,“在周末花几十元买一张票,把脑子放在家里,到体育场里疯上一阵,回来把脑子装上、再去上班,就如脱掉衣服洗个热水澡,对身心健康有某种好处,也未可知。”所以,这种自我宣泄式的癫狂及其集会组织无须非议,也根本说不上有病。而我们的“追星族”们却走向了另一个方向,演变成了一种纯粹失去自我的单向的崇拜式的迷星癫狂。这样的癫狂,才是病,才是“症”。并含蓄地联系到了某个癫狂的年代,告诫读者:“笔者四十余岁,年轻时和同龄人一样,发过一种癫狂症,既毁东西又伤人,比追星还要有害。所以,有点癫狂不算有病,这种癫狂没了控制才是有病。”所以,如果说国内明星崇拜已成一种癫狂症,那病根不在明星身上,而在追星族的身上。
(四)国内明星也“癫狂”
第四段再进一步指出,在这场“明星崇拜”癫狂症中,明星也“应该注意心理健康”,切莫癫狂。切莫误读、曲解了“明星制”,真把自己当成了明星而忘乎所以,却把“追星族”当成了真疯子。本段中首先指出明星们把影迷当成了真的疯子,觉得自己可以控制这些人的癫狂,肯定是个不合理的想法。接着分析报载例子。例一:我国一位女影星晾台,涮了四川上万影迷,影迷有点发火了;这位女影星却以迈克尔·杰克逊涮了新加坡的歌迷,那些歌迷还觉得满开心为例,指责四川影迷不懂什么叫作明星制。例二:有位男明星开车撞了人,不但不道歉,反要把受害者打一顿。因为那男明星把受害者当成了追星的影迷,觉得他应该心甘情愿地挨顿揍,结果后者有不同的看法,把他揪到警察那里去了。分析:影迷痴迷的程度该由影迷自己决定。倘若想要他们迷到什么程度,人家就迷到什么程度,或“晾”或“揍都可以”,有这种想法的人肯定不正常。最后,作者告诫明星:应该注意心理健康。
三、警示:“我们”不能癫狂
第五段指出了“明星制”的两重性,警示人们不可忽视了其中的负面作用而使我们的影视文化业自毁堕落。本段的论述思路是这样的:先指出国外(尤其是指美国,但不包括港台)对待影星态度的两重性:既有冷静地欣赏其表演的一面,也有追星起哄的一面。冷静地欣赏大影星同时也是优秀的演员演出的一些经典艺术片;追星起哄是另有商业目的的,就如有城府的拳师耍花拳绣腿一样,他有真功夫——欣赏大影星同时也是优秀的演员演出的一些经典艺术片,但也耍花拳绣腿——追星起哄,而耍花拳绣腿是另有目的的,只是不让你看到。于是,作者以诙谐而幽默的语言告诫我们:所谓“明星制”,也许是帝国主义者打过来一颗阴险的糖衣炮弹,我们的所谓“明星”们千万不要既“没有出色的表演,更没有可以成为经典的艺术片”却因被“捧”、被“追”而忘乎所以、自我癫狂;我们的影业也别看它现在红火,群星灿烂,却有被好莱坞“吃”掉之忧。这个游戏玩到此种程度,已经过了,应该回头了。
四、总结与启示
《明星与癫狂》分析“追星”现象,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明星”与“癫狂”,条分缕析,层层深入,揭示问题的实质,具有无可辩驳的逻辑思辨力量。同为“追星”,同为“癫狂”,而能看出各自现象后的实质。第一段指出国外影迷集会的实质——有计划、有预谋的集体自我宣泄癫狂;第二段指出国内“追星族”追星的实质——在“捧星”文化影响下的自我迷失癫狂。两相对照后,进一步分析国内“追星族”追星之所以会形成如此现象的原因:第三段从“追星族”角度分析,指出病根在追星族的身上;第四段从“明星”角度分析,指出明星也“应该注意心理健康”。最后第五段从“明星制”角度分析,指出“明星制”有两重性,警示人们不可忽视了其中的负面作用而使我们的影视文化业自毁堕落。
同时,该文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预见性。前已有述,“追星”是当时的热点,也是现今青少年的普遍现象,只是内容有所变化而已。分析讨论这问题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报载前一段时间某一影迷“粉丝”“癫狂”自杀的事例就是一个证明。文章最后提出的警示更有一定的预见性。后来的事实证明,2000年前后,香港电影就开始整体萎缩,电影从业人员生存维艰,叫座的影片屈指可数。香港电影的寒冬不期而来,问题的严重性在于,寒冬过后还不知是否有春天!虽然这不一定是完全惨败于好莱坞电影,但自身“癫狂”也是重要的原因。中国电影、中国文化业该不该从中获得启示?
参考文献:
[1]王东霞.王小波的接受史和流传史[D].吉林大学,2004.
[2]吴志峰.作为自我认同资源的王小波[D].上海师范大学,2003.
[3]郭剑敏.王小波的精神立场及其当代意义[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3,(06).
[4]王小波.智慧与国学[J].读书,1995,(11).
[5]李静.王小波:这一代的精神兄长[J].南风窗,2004,(08).
[6]李美皆.我们有没有理由不喜欢王小波[J].文学自由谈,2005,(02).
(周岳 苏州 江苏省外国语学校 215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