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一年级学生在审题中走进数学思考

2009-06-13刘丽娟

新课程·下旬 2009年12期
关键词:读题审题题目

刘丽娟

经常遇到一年级学生的家长抱怨孩子不细心,懊恼孩子题目出错的原因在审题不清上;一年级的老师也常常苦恼于学生不能在正确理解题目意思后再做题。其实,一年级学生在数学审题方面主要表现在认知上的欠缺和学习行为上的偏差。

那么,怎样在审题中引导学生走进数学思考呢?

一、把握学生视界,注意内容呈现

“能力可以培养,态度决定一切!”这是上海某公司打出的口号。审题作为一种学习能力也是可以培养的。如何从一年级开始对学生进行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首先要拨开遮住孩子眼睛的迷雾,让学生懂得解题的关键是要寻找“题眼”,既要能找出题目中的关键字词,还要养成积极主动的审题习惯。

1.变静为动,再现生动的画面

新教材都有配套的光盘,在这套光盘里编写者煞费苦心,将书本上一些情景图以动画的形式制作成课件。这样做不仅可以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题目中隐含的数量关系。教学中,教师除了可以借助课件,还可以利用板贴,加上教师辅助性的语言,变静为动。

例如,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教材配套用书《补充习题》一年级上册第28页第1题的教学:

师:我有10朵花(边说边出示“10朵花”),插了一些在花瓶里(教师将8朵花插到花瓶中),老师手中还剩2朵花,你知道插在花瓶中的有几朵吗?

生:花瓶里有8朵花。

师:你怎么知道花瓶中有8朵花的?

生1:10朵花,只有2朵没有插,所以插进去的就是8朵。

生2:我想,10去掉几才是2呢?10去掉8是2,所以花瓶里有8朵。

师:你能将老师刚才插花的过程,用最简洁的话说一说吗?

随着教学流程的推进,教师可以边板贴,边让学生自己试着说,教师适时地提醒学生要注意数学语言的准确性,避免学生受生活经验的干扰,将一些无关信息过多地带入数学课堂上,影响对数学概念本质的理解。

2.走进生活,学习熟悉的数学

长期以来,有一种现象“始终在坚定不移地”传承着——学生“等”老师出题目,大家已经习惯于接受一切来自课本、来自老师的习题,很少有同学想过要自己去出一些题目给自己做。我们现在使用的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同样使用这套教材的地区发达可比香港,落后不亚于非洲,生活在这么大悬殊的环境中使用的却是同一套课本,教师如果不能很好地变通,就教材教教材只会让一些学生“望书生畏”。

同样的《补充习题》第2页“比一比”中出现了天平,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把天平带到教室里,简单地给大家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条件稍微差一点的地方,可以组织学生查找资料,观看课件间接地了解天平;再次我们可以从学生经常玩的跷跷板引入,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我们说无论是上述哪种方法,都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平衡”的概念。至此,教学还不应该结束,不同地区的教师都可以利用自己手中的教具,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通过摆一摆、比一比的活动,自己出题目给同伴做。

学生学习的材料如果是自己熟悉的,他们会更加感兴趣,理解起来也更加容易。其实,在小学阶段学生接触的每部分内容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它的原型,但在许多时候,特别是计算教学中常常只是听到教师反复强调计算要认真、仔细。时间长了,学生难免会感到厌倦,对计算的审题也会感到疲劳。如果我们让学生置身于生活的情境中进行计算,学生将会有不同的体验。

3.由做变说,体验语言的魅力

和以往教材相比,新课标教材更加注重学生的说理训练。许多学者研究发现,言语活动有利于减少学生思维的盲目性,帮助学生寻找新的更佳思路,引发执行的控制加工过程,使注意集中于问题的突出方面或关键的因素,导致问题的成功率更高。一年级的学生究竟应不应该学数学,这在前几年引发了不小的争论。现在有的地方已经开始实验从三年级开始学习数学,如果还像以往那样把20以内的口算加减法练得滚瓜烂熟,而对“说理”却很少问津,那么这样教学的价值取向依然值得怀疑。不可否认,20以内口算的熟练掌握对今后进一步学习较大数目的运算是有帮助的,但如果说用牺牲说理、抛弃思维的训练为前提那就得不偿失了。笔者以为,数学如果仅仅看成是数字和运算,低年级可以不学,区别也许不会太大;但如果把数学看成是学生思维训练的载体,解决问题策略的选材等,那不仅要从一年级学,而且要大张旗鼓、生动活泼地学。

例如,教科书第65页第5题,不同的老师可能会出现不同的处理方法:

教师1:请同学们独立将第5题填在书上,请一位同学将你写的算式说一说。他写得对吗?和他一样的举手。(或者这样引导:哪题错了?应该怎么写?同意这种写法的举手。)

教师2:请同学们分别说说每幅图的意思。这道题要求什么?怎样列式?

教师3:请同学们认真看图,试着独立写出算式。小组内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列式?对于第二题,你认为下面三道算式哪道符合题目意思?(8-3=5 3+5=8 8-5=3)说说你的理由。如果是8-3=5,图可以怎样改?3+5呢?比一比,三幅图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你想对大家说点什么?

我们可以看出前面两位教师在处理教材的时候,着力点仅仅放在了这道题目的本身。第一位教师就是直接让学生去做,做后组织交流汇报也只是看一下结果。学生始终处在一个“混沌的世界”,他们不明白为什么那样列式就对,这样写就错了;第二位教师相对来说注意了引导学生审题,但这样的教学,学生是在教师一步步地牵引下,习惯性地跟着教师,缺少自己的思考,他们也许回答得很流利,出错率很低,但你不能据此就断言,学生审题不存在问题了。换了一幅图,让学生自己独立来分析,学生是否还能够这样清楚说明图意,这就很难说了;第三位教师,抓住了这道题的“灵魂”,借助这个机会,不仅要求学生会列式,还组织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判断、推理,紧紧围绕三个数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懂得审题的重要性。教学同样一幅图,前两位教师的教材处理让我们感到单薄无力,课堂缺乏生机,第三位教师的教材处理使我们意识到厚重的文化底蕴不是简单地靠各门学科的叠加,而是每个知识点的延伸与补充。

4.变生为熟,扫除认识的障碍

对于一年级学生识字少,读题有困难的情况,教师可以将“生”变“熟”。途径有以下几种:

◆注音。一些数学术语,学习中关键的字词可以通过加拼音的方法呈现。如“轻”“重”等。因为这些字词不能用其他语言代替,而且在学习过程中频频出现,教师在这些字词第一次出现的时候,就为其注音,并教孩子正确读出字音,弥补识字量少的不足。

◆以图代字。前面谈到,学生在“比一比”这个单元中,经常遇到两个物体相互比较,以及在后面“认识物体”部分,教师完全可以用一些学生熟悉的物体图片来代替汉字,这样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以字代字。我们在创设情境的时候,会出现人物、动物、植物的名称,为了避免因为生字造成学生审题困难,我们可以尽量采用学生熟悉的字。

二、引领学生审题,经历思考过程

1.指导读题,引起学生对审题的关注

许多高年级的老师常会感叹:“现在的学生是怎么学的,连题目要求也不看就做了。”我们与其责怪学生学得不好,不如反省自己教得如何。笔者听过低中高不同年级的很多次公开课,有的甚至是国家级赛课,经常出现这样的情景:

◆老师范读后要求学生,自己将题目要求读一遍。紧接着就问:怎样列式?(低年级)

◆指名读题。教师找个声音响亮的学生,把题目要求读一遍,有的同学可能由于紧张,读得结结巴巴,添字漏字。针对这样的情况,各个教师采取的方法大同小异,自己再将题目要求快速地读一遍,或者置若罔闻,直接让学生开始解答。(中年级)

◆默读。教师把一道题,有时候是一组题、甚至是一张纸的题目往展台上一放,连台下听课的老师还没看清是什么呢,就开始指名学生口答了。(高年级)

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身为教师给学生的示范只停留在读一遍题目,又怎么能期待我们的学生认真审题呢?我们不能因为自己在备课时候充分把握了教材,熟悉了教学内容,就认为学生也熟悉了。学生从课堂学习中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应是学习的方法。如果教师在每次读题时能做到读两遍、三遍,指导学生如何来读题,那么学生对审题也会更加关注。

2.反复推敲,诱发学生对题意的深思

这里的推敲,就是要抓住题目当中的关键字、词、句,准确理解其表达的意思。如“几”和“第几”各表示什么意思,“把右边的3个圈起来”圈的就是3个物体,而“把右边第3个圈起来”圈的就是1个物体。学生只有在审题的时候反复认真地推敲,才不会掉进编写者设下的“陷阱”,才能扫清审题中的障碍,对题目的意思才能有更深层次的思考。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如果只是口头上的说教,让他们读题时如何推敲,是不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的。我们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明白其中的道理:

比如,我用左手抓了5块糖,让每个学生都看到,然后放到右手2块,再将左手握紧问学生:“我的左手里还有几块糖?”学生很快答了出来,这样反复几次,我的速度稍微加快,到第4次的时候,我重复了第一次的做法,问:“我现在的手中有几块糖”。大家异口同声答道:“还有3块。”当我把问题重复说了两遍,并辅以手势和面部表情,有的同学才恍然大悟。仅仅因为我把“左手”说成“手”,答案就变了。

这样的游戏,我在学习连减式题后也做了一次:

受生活经验的影响,学生往往看到“游走”、“飞走”等词,就毫不犹豫地用减法计算,我配以板贴,引导学生理解:河里原来有9只鸭子,先游上岸2只,又游上岸4只,河里现在还有几只鸭子?有了前面的几次教训,有几个同学回答得小心翼翼,可是大多数的孩子还会在我没提问题的时候就抢着将算式列了出来。这次,我没有直接暴露“陷阱口”,而是在一个同学回答出算式后,提问:“你们认为他的算式对吗?说说你们的理由。”认为对的,就说前面都是问河里现在还有几只鸭子。认为错的,说问题还没提呢,如果不是问河里现在还有几只鸭子呢?我很高兴学生的回答。接着我说,那还可以怎样提问呢?学生有的说:“两次一共游走了多少只鸭子?”还有同学说:“第二次比第一次多游走了几只鸭子?”到此我还没有满足,趁热打铁继续追问:“通过这个游戏,你明白了什么?想提醒小伙伴注意什么?”

我想,“失败是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的道理就在于此吧。

3.科学评价,促进学生对审题的思考

对于学生的笔头作业,我们更多地关注它的结果是否正确,书写是否认真。对于错误我们通常的做法是退回去订正,无论你的错误原因是不理解还是不认真审题。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评价导向,才会出现有的同学在做判断题时,不假思索随意判断,订正时连题目都不看一眼,将对改成错,或把错改成对。对于这样的学生,评价一定得讲究科学和艺术。

我在平时的教学中规定:一道题目如果是10分,你做了至少得3分(防止学生养成不写作业的习惯);因为不理解做错的,扣5分,但只要你能主动请教,将错题弄懂并订正好,5分加上去,依然是10分;如果明显是没有读题,或者读题不细心,导致因审题不清而做错的扣7分,无条件订正好并且不再加分。

一个人缺乏责任心,做事就敷衍了事,必然会出错。如果教师、家长对这样不计后果的盲目行事不严格要求,只会助长学生更加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4.重新审视,加速学生在审题中思考

作为家长要正确认识审题在孩子学习中的重要性。不要一味地将注意点放在孩子作业的结果上,对于出错的结果只归结为“不会”“不认真”,这样势必将孩子引向一种错误的学习方式上。一年级是个起始年级,是孩子系统学习数学的起点,如果能正确引导孩子审题,就会加速学生在审题中思考。同样作为一名学生家长,我在帮助孩子养成“审题”习惯方面有一些体会。

首先,家长要有一颗平常心。很多时候,我们可能过于着急,只要孩子不会请求你给予帮助,作为家长就感到“焦虑”——一年级的内容这么简单,100以内的加减法幼儿园就会了,怎么上了小学连20以内的学习都有困难?是孩子“笨”,在学校没学好?还是题目难,老师没讲过?在这种情形下,家长往往先在脑中将题目解答出来,再以自己的理解讲给孩子听。正是这种“追求完美”的心,一次次让孩子错失了审题的机会。如果你把孩子每次的作业当成是他又一次新的挑战,遇到困难时,耐心地听他说,帮助寻找原因,你可能会发现他只不过是在读题时遇到了不认识的字,或者一个新的词语他不理解而已。

其次,家长要分清读“字”与读“句”的区别。一年级,我们从刚开始帮助孩子读题,慢慢地到放手让孩子自己读题,这段时间快的可能要一个月甚至一个星期就可以了,而慢的可能要一个学期,乃至一个学年。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并不是各个孩子认字的多少不同,而是孩子家长的读题方式决定了这一切。作为家长,我们可以辅助孩子学习,但不能代替他。孩子年龄小,认字量不多,我们可以告诉他某个字怎么读。如果题目要求里只有一个字他不认识,你还将题目要求完整地读一遍、两遍,久而久之,孩子就有了依赖性。因为他会从你的语句轻重与停顿中揣摩题目的意思,也就是说你的读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题目要求的难度。

中国有句古话:“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要从小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轻松快乐地学习数学。 ■

猜你喜欢

读题审题题目
心爱的读题猫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小学低段数学读题能力的培养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关于题目的要求
“三招”学会审题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小学生数学读题漏词现象分析
“读题时代”报纸新闻标题的语言特色
七分审题三分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