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009-06-13姚彩燕

新课程·下旬 2009年12期
关键词:问题意识意识教学模式

姚彩燕

一、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意义

问题意识直接关系到学生个体的内在潜能的充分发掘,主体精神的深入体现。在素质教育过程中,教学更加注意挖掘学生的潜能,启迪其心智,强调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会主动学习,就是要从低年级开始初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培养问题意识,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发展

具有良好问题的学生常常会问自己“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为解决这些问题,他们会启动思维,搜寻头脑中的原有知识,对其重新分析、理解,从而对知识的掌握更为深刻。学生在积极的思维、探索过程中,零星的知识变得系统、有序,原有的知识结构更为完善、合理,这就提高了建构知识的能力,为今后的知识撷取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培养问题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切入点。一切创新都始于问题的发现,而发现问题又源于强烈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重要手段。问题意识,作为思维的动力,促使人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甚至进行新的发现创新。

(三)培养问题意识,有助于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数学素质

从教育实践来看,具有强烈问题意识的学生大多有好问、多问、深问的思维品质。他们在发现问题的同时,又在积极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解决问题的练习,逐渐学会发现、探究的技巧和方法。因此,加强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必然会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能技巧,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二、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一)在教育观念上,要转变教学思想,确立素质教育的基本观念,从注重“学”转变为关注“问”

明确提问不仅是教师的权利,更应该是学生的权利。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是要注重学生自己去尝试、探究学习活动,在发现问题的同时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

(二)在教学氛围上,要激活问题意识,增强学生提出问题的动机

1.改变“好学生”的传统评价方式。评价体系要突出鼓励性、创造性,鼓励提问题,并允许答案多样化。2.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心理环境,使学生“敢”问。要消除学生心理障碍,构筑民主平台。这样,学生的问题意识也就可以充分发挥和显示,各种奇思异想、独立见解就会层出不穷。3.给予学生质疑的成功体验。凡是能提出问题的学生在课堂上让他自圆其说,对问题中合理的成分要重在肯定,对不合理成分也要首先肯定学生思考问题的主动性、积极性,然后共同分析思维不合理的原因,让学生自悟自明,体验强烈问题意识所带来的胜利和喜悦的感觉,以进一步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三)在教学过程上,着重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提高提出问题的能力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问题意识

问题源于情境,教师通过设置适宜的数学问题情境促进智力探索,形成创造气氛,活跃数学思维,自然地引起学生的好奇和怀疑,使学生感到问题无处不在,以达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目的。

2.加强数学思维训练,促进问题意识

(1)发展直觉思维。教学中教师多给学生做出直觉思维的示范,如大胆假设、猜想等,让学生意识到直觉思维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思维形式,更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对问题合理大胆的猜想与假设正是学业生有强烈问题意识的表现。(2)培养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创新教育的重要思想。对一个问题多层面、多视角地去观察、分析和发展思考,提出具有创新性的问题,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尤其是创造性地发现问题的能力。三是鼓励批判思维。通过批判思维的培养,给学生创造一个高度自由的思维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主见,敢于说“不”,从而使学生有更多的问题空间,激发了他们潜在的问题意识。

3.创新教育模式,强化问题意识

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既能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模式在不断涌现。例如“问题解决”教学模式、“问题创新”教学模式、“四导式”创新教学模式(“四导”即导趣、导疑、导思、导创。这种模式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疑为主轴,动为直线”的教学原则)等,他们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围绕数学基本知识,引导学生提问:“定义、概念是怎样引入的?”“它的关键是什么?”“公式、法则能否反用、变用?”“概念、定理、公式在解题中作用是什么?”等。围绕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在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形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从而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的根本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思考,而思考的前提是疑问。我们在教学中,不能仅仅满足于让学生掌握课本知识,更应该重视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善疑好问、好问勤思、不断探索的良好习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要真正体现“学生为本”,处理好“放”与“收”“提问”与“释疑”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真正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 ■

猜你喜欢

问题意识意识教学模式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问题意识与专题化教学研究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个性化阅读的原动力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