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思想品德课的情感教学

2009-06-13杨志成

新课程·下旬 2009年12期
关键词:品德课师生关系师生

杨志成

初中思想品德坚持育人为本的思想,以思想品德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认识思想品德教育既有强大的社会思想文化功能,又具有重要的个体享有功能,着眼于关怀学生的生命成长,以德育拓展学生的精神世界并促进其全面发展。然而,要将课本中条理化的理论让学生接受,进而转化为行动,教师必须得倾注大量情感于其中。为了创设良好的教学心理氛围,教师应以情感为着眼点,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巩固良好的师生关系,用以调节和把握教学心理氛围,变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即“要我学”的教学模式为学生主动地接受知识即“我要学”的教学态势。特别是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运用情感教学更有独特的功效。

一、以情激兴

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双向交流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创设激发学生情感,把学生引入课文内容所描述的情境中,使学生在情感上受到震动,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的目的,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于无声处达到教育目的。如《走进小康》一课时,我走进教室,向文娱委员点歌唱起《走进新时代》这首歌,起初,学生有些不理解,见我唱,他们也放开嗓门唱:“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声整齐、高亢激扬。尔后,我问大家:“唱这首歌有何感想?”学生们情绪高涨,各抒己见。我因势利导,引入新课。这样,以情感组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以情授业

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就是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简单传授,而且也是师生感情交流的过程。知识的交流在感情的交流中进行,感情的交流在知识的交流中加深。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遗憾的是,在我刚任初中思想品德课时,并没意识到这一点。只觉得在学生面前,要树立起老师的威严,动辄发火训斥学生。我的第一堂思想品德课就不顺利。我在上面“大讲”,学生们在下面“小讲”,令人莫名沮丧。事后,我冷静思考:思想品德课究竟该怎样讲?如果仅靠威严让学生怕教师可以“大讲”了,但不感兴趣的学生又听进了多少?接受了多少?怎样把课上得活使学生乐学呢?对此,我一面请教有经验的教师,一面深入学生调查摸底,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我悟出: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教师单纯从理论“大讲”,远远不够,要想收到“大讲”的效果,首先要牵住学生的心,让学生信任和接受你,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实施教学。于是,我尝试着,每当有课时我总是微笑、情绪饱满地投入。渐渐地,学生的心扉向我敞开了,在我面前畅所欲言。

三、以情导行

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是使学生掌握知识、确立信念、形成观点、付诸行动的转化过程,由知到行的转化是借助于情感、意志等中介来完成的,没有情感的“催化”,是难以完成由知到行的转化的。曾记得在初中一年级讲《走进父母的心灵》等内容时,我结合组织召开了一次家长会(要求同学与父母都参加),在会上,我给同学们说:同学们,自母亲将你生下后,为了你们的健康成长,她们放弃了自己的一切爱好,她们不再唱歌,不再跳舞……时时刻刻牵挂着你们,你再看看,你的母亲已由一位年轻漂亮的姑娘,变成了今日的老大妈,她们的黑发逐渐变成了银丝,她们的脸上又多了几道皱纹……再看看你们的父亲,他们是家里的顶梁柱,他们在外面无论承受多大的压力,然而回到家中在你们面前总是面带真诚的微笑,鼓励着你们一点点地进步,为了使你们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条件,他们不惜风雨兼程,风餐露宿……当我讲到这里时,我发现多数同学抱着他(她)们的父母泪流满面……这次家长会后,我从侧面了解到,大多数同学增进了对父母的感情,改变了以前对父母顶撞,对着干等不良行为。而且主动为父母做事干活的多了,都愿争着做父母的好儿女。在后来的课堂上,我表扬了这些好的倾向和做法。从而使学生意识到这些行为的意义所在,产生自豪、羡慕、向往等愉快的情感,促进其在行动上追求真善美。

相容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心理相容能提高教学效果。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乐于行,同时也只有在融洽的师生感情中,才能真正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实施“情感教学”不仅必要,而且可行。 ■

猜你喜欢

品德课师生关系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融入法制教育
在思想品德课中教师如何以“惰”督“勤”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麻辣师生
如何使初中思想品德课灵动起来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思想品德课教学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