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快乐教育的课堂教学特色

2009-06-13朱玉凤王金芳

新课程·下旬 2009年12期
关键词:乐学师生关系师生

朱玉凤 王金芳

一、师生关系的和谐之乐

课堂教学中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让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中学习,增强教育、教学的效果。我们师生关系的和谐之乐主要体现在“三情”之中。

1.教师之情

课堂上教与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学生灵魂靠教师的灵魂去塑造,而教师的灵魂是以他们的热爱教育事业、为学生奉献和崇高的敬业精神的真情之中体现出来的,有了这样的真情才能将全身心融于教材、融于课堂、融于与学生的愉快合作之中;才能把对学生的爱带进课堂,使学生处于愉悦、轻松的心境之中;才能精神饱满、态度和蔼可亲、以教师的良好情绪,创设一种宽松的教学氛围;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之情感染学生,让师生的心在情感交流中相通,使课堂上充满着和谐的气氛。

2.师生之情

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是民主、平等的,它的基础是师生的相互信赖。在师生双边活动中,学生是内因,教师是外因。让学生从教师的耐心服务中,从教师的关心与尊重中,体会到温暖与期望,激励与鼓舞,进而感到教师的可亲、可信,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

3.同学之情

同学之情体现在学习过程中的真诚帮助之中。这种帮助有利于消除学生的自卑感,扫清学生的心理障碍,建立起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在多向交流中互补,以赞许的态度对待同学学习上的成功,以友善的态度对待同学学习上的失败,以真诚的帮助对待同学学习上的困难。建立起友爱、和谐的同学关系。

二、教师善教之乐

教师善教的工夫在课外,让学生乐在课上,教师必须苦在课下,教师“求苦”的目的是为了善教,若要善教则必须在善于学习、善于钻研教材、教法上下工夫。

1.为寻求教学中的“活水”而学

我们经常以“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句话来说明教师自身提高的必要性。然而,为快乐教育施教,要求教师还要开凿出“活水”的源头,付出艰辛的劳动——在博览、博闻、博思中更新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更新知识。

2.为学生乐学善钻教材

善钻研教材中的“善”字,是指掌握了钻研教材的规律;是指教师将书中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能力;是指以教师自身的生活经验品味作者生活经验的能力。如钻出思路来,变点为线;钻出联系来,变旧为新;钻出难点,变难为易;钻出重点,变繁为简;钻出情感,变知为解;钻出思路,变低为高。

3.为学生乐学善研教法

教师研究教法是为了让学生乐学,但是要想达到教法与学生学法的和谐统一,教师既要研究学生又要研究自己。研究学生是从认识规律去达到教师的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意志、情感的目的。研究自己,才能发现自己的优势,在教学中扬长补短,才能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生发出带有个人特色的教学方法,才能将备课所得,在课堂上让学生掌握符合规律的学法。

三、学生的学习之乐

1.生动活泼的乐学气氛

乐学气氛是在教师的主导下让全体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如讲《三角形面积公式推算》一课时,先用剪、折、补的方法引导,再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由于让学生在参与中动手操作,课堂上呈现出活跃与庄重、热烈与冷静的学习气氛。

2.积极主动的乐学态度

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关键在于“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必会调动学生主动、进取的积极性。将讲解、读书、认图与学生的亲手演示穿插进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积极主动探索中做学习的主人。

3.学会、会学的心理体验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由不知到知的“知”是求知欲望满足后的愉悦。由不会到会的“会”是既有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又有学生在失败向成功转化中经受锻炼所获得的快乐。

快乐教育的课堂教学核心是一个“乐”字,以学生为出发点,把培养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放在第一位,让学生在生机勃勃的课堂气氛中充满自尊、自信,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从而在学生发展上达到德、智、体的和谐统一;在学生心理品质上达到认知、情感、意志的和谐统一;在主导和主体的关系上达到善教与乐学。 ■

猜你喜欢

乐学师生关系师生
乐学电阻 明辨是非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种下求知乐学的种子
《乐学选集》阅读札记
『淋漓尽致』乐学机器人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