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有效开展“导学互动”课堂教学?

2009-06-13周永晓

新课程·下旬 2009年12期
关键词:导学互动先学导学

周永晓

“导学互动”教学改变了过去教师单纯讲,学生被动听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益。然而,笔者在和中小学教师研讨、座谈时,不少人仍有这样那样的困惑,例如:按照《导学互动教学的具体操作要求》,应当是生先自学师后精讲,可对于许多低年级学生来说这是很困难的,尤其对那些起始学科的教学几乎是不可能的。究竟应当先教后学呢还是先学后教?教师教什么?怎样教?教师如何发挥主导作用?如何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互动?

余文森教授在《有效教学绕不开的三条规律》中指出:要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有效、优质教学,有3条教学规律是绕不开的。即: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先教后学——以教导学、温故而知新——学会了才有兴趣。

先教后学还是先学后教取决于学生是否具备独立阅读教材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当学生已经能够自己阅读教材和自己思考的时候,就要先让他们自己去阅读和思考,然后根据学生在阅读和思考中提出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当学生不具备独立阅读教材和思考问题的时候(处于依靠教师的阶段),教师必须要先教后学(边教边学)。

先学后教中,学生独立学习在先,教师课堂教学在后,“学”的超前性使“学跟着教走”变为“教为学服务”,教师必须根据学生提出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要有针对性,而针对性的教才能实现教师少教而学生多学。而先教后学中,教师要把自己的教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转化为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教的着眼点是为了不教,学的着力点在于自主、独立学习。因此,教师要致力于教学生学会学习。先教后学的本质就是把教转化为学,教师的主导作用,最根本的在于促进和完成这一转化。

教师在编写导学提纲时要对教材进行科学处理、化难为易,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使学习进入良性循环的机制;而先学让学生带着求知欲和表现欲进课堂,积极主动投入学习,不仅参与学习,也参与教学(合作、分享),还参与评价,全过程地实质性地参与课堂。同时先学使课堂重点、难点、关键点不再依据教材而是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来确定。课堂上存在的这种不确定性,这就要求课堂真正开放,让学生真正地参与课堂教学,进行质疑、交流、讨论,提高合作活动的有效性。

总之,“导学互动”课堂教学模式蕴涵了洋思、衡水、杜郎口等学校的先进教学思想,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正确的理念。我们应当全面地把握其主旨和精神,创造性地进行实践和探索,科学推进课堂教学研究,不断深化新课程改革,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

猜你喜欢

导学互动先学导学
发挥先学先行作用 凝聚青年担当作为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三角函数考点导学
“概率”导学
函数知识快乐导学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在复习课中的应用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浅谈“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