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WebQuest在一级B教学中的应用实例

2009-06-13冒静权

新课程·下旬 2009年12期
关键词:网络资源

冒静权 匡 瑜

摘 要:WebQuest译为“网络主题探究”,即是我们常说的网络研究性学习。利用网络资源对《Excel工作表的活学活用》这一教学内容进行设计,让学生开展以探究为取向的学习活动。通过为学生提供一些网络学习资源,以及向学生提出一些有关“北京奥运会”奖牌的问题,让他们在探究的过程中应用已有的知识完成任务。

关键词:WebQuest 网络资源 Excel工作表

目前,越来越多的教师尝试运用WebQuest教学模式进行教学。WebQuest译为“网络主题探究”,即是我们常说的网络研究性学习,是利用因特网资源的授课计划或者是课程单元,目的是让学生开展以探究为取向的教学活动。WebQuest通过向学生创设情境,搭建一个“脚手架”,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进而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准。

一、WebQuest的分类和组成部分

WebQuest根据时间的长短,可以分为短周期和长周期两种。短周期的WebQuest一般利用一至三课时完成知识的获取与整合,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需要处理大量信息并最终形成对这些信息的意识。而长周期的WebQuest一般利用一个星期至一个月完成知识的拓展与提炼,学习者需要深入分析“知识体”,学会迁移,并能以一定的形式呈现对知识的理解。

无论是短期WebQuest,还是长期WebQuest,一般都由引言、任务、过程、资源、评价和结论6个部分组成。

二、WebQuest在一级B教学中的应用实例

以一级B中的《Excel工作表的活学活用》WebQuest为例。本例是一个短周期的WebQuest,教学内容选自《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B项目教程》(2009年版)中的《模块四 Excel 2003的使用》,本例根据教学大纲对Excel的综合运用给予了补充。

(一)引言

引言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提高其学习兴趣。因此,所提供的信息应该符合以下条件:

1.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相关;

2.与学生将要达到的学习目标相关;

3.具有吸引力,真实有趣;

4.具有一定的意义。

在实施教学的时候,我通过创设“北京奥运会”情境导入。

新闻: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08年8月8日至24日在中国首都北京举行,此次奥运会参加国家和地区众多,比赛项目多样。其中,中国队、中国香港队、中国台北队和中国澳门队参加了多个项目的比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问题:

1.此次奥运会上,中国队取得了几枚金牌?

2.中国队团体金牌有几枚?男子取得了几枚金牌?女子取得了几枚金牌?

3.中国队哪个比赛项目取得的金牌数最多?

4.请形象地表示出中国队团体、男子和女子获得金牌的比例图。

(二)任务

这里要阐明学生在完成WebQuest时要完成的任务,即所要获得的结果。

学生所要解决的问题:

1.此次奥运会上,中国队取得了几枚金牌?

2.中国队团体金牌有几枚?男子取得了几枚金牌?女子取得了几枚金牌?

3.中国队哪个比赛项目取得的金牌数最多?

4.请形象地表示出中国队团体、男子和女子获得金牌的比例图。

最终结果形式:问题1~3可以是口头或书面报告,问题4是书面图表(Excel图表)。

(三)过程

这里要让学生知道完成任务将要经历的步骤。

1.利用上课时间,让学生小组合作上网查资料。

2.分析他们搜集到的信息,筛选出有效数据。

(1)分析问题(即所要达成的目标)

在这个环节中,由于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较弱,教师先向学生演示解决问题1的思路:

思考:跟哪些量有关?你打算用什么方法完成?

提示:

金牌总数=各项目金牌数之和(田径金牌总数+乒乓球金牌总数+跳水金牌总数+举重金牌总数+……)

(2)归纳总结(即要设置哪些字段)

本环节,视学生情况,教师可以给予适当提示。

思考:●上述所有问题所涉及到的基本量一共有哪些?

●运用这些基本量怎样构建一张数据表?

(数据表由字段结构(列标题)和记录数据(各行数据)组成)

●上述基本量的值怎样取得?(运用“奥运会资料”)

3.构建字段,创建数据表。(二维的Excel工作表)

结果以二维的Excel工作表的形式,存放于“北京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冠军榜.xls”工作簿中。

4.数据处理,解决实际问题。

(1)此次奥运会上,中国队取得了几枚金牌?

参考方法:求和。先每个项目求和得出金牌总数,再求总和。

(2)中国队团体金牌有几枚?男子取得了几枚金牌?女子取得了几枚金牌?

参考方法:合计项求和。

(3)中国队哪个比赛项目取得的金牌数最多?

参考方法:排序。

(4)请形象地表示出中国队团体、男子和女子获得金牌的比例图。

参考方法:图表法(拼图,百分比显示)。

(四)资源

资源除前面提到的网络资源外,还包括报纸、杂志、电视等非网络性的资源。上课前,本人对本例中所要运用的资源进行了预选,使得学生能在主题上集中注意力,而不是漫无目的地网上冲浪。

1.利用搜索引擎找出相关网站:在Google(www.google.com)、百度(www.baidu.com)或雅虎(http://cn.yahoo.com)等中仅仅打出几个词如“北京奥运会”,就能在很多网站中搜寻有价值的资料。学习一些必要的搜索技巧,可以使学生更快捷、更有效地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2.相关资源参考网址:

http://baike.baidu.com/view/16667.htm

百度百科

http://2008.163.com

网易

http://2008.sina.com.cn/

新浪

http://2008.sohu.com

搜狐

(五)评价

为了证明用网络来拓展学习是可行的,每一项WebQuest都需要有一套评价标准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评价。WebQuest采用测评表来考查学生获得的最终结果的不同方面。根据学习者学习任务的不同,评价测评表的形式也表现为书面作业、多媒体创建、网页和其他类型。本例中,评价测评表采用电子稿(Excel工作表)的形式提交给教师。然后由教师组织学生一起参与评价。

本节课的评价标准:

1.学生能否解决问题;

2.学生能否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

3.学生能否从模仿体验中将本节课的知识应用于其他现实问题。

(六)结论

WebQuest的结论部分为总结学习内容和经验,鼓励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反思,以及为学习成果进行拓展和推广提供了一个机会,它的另一个作用是为教师提供在整个课堂讨论中可以使用的问题。这一部分并不特别重要,但能进一步解释、说明文档,提示读者这是文章的结束。

最后,学生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是口头报告(或者书面报告),也可以通过上传、论坛等方式让大家来评价。本例中由于课时关系和任务性质,我采用了让各组上传书面报告的形式,然后由教师组织学生评价。评价的表述不再是“优、良、中、差”之类,而是“起步、完成中、完成、典范”。这种评价方法的优点在于鼓励学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摸索便捷的方法去完成任务,而不是简单地得出结果。

三、WebQuest与本节课结合后的反思

(一)本节课与WebQuest结合的优点

1.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于WebQuest探究的问题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热点话题,所以上课一开始学生就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且整堂课都保持着饱满的精神状态,思维紧紧地跟随着教师。

2.有效地扩充了课的容量。本来担心学生无法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完成本节课所要求的六个任务,没想到学生在任务的处理上效率比以往明显提高了,通过网络查找资料,分组讨论,师生共同协作,较好地完成了任务。

(二)本节课在WebQuest的设计上存在的不足

1.虽然本节课给出的任务情景真实生动,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在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往往容易抛开已学过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单纯地运用计数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2.必要的课外知识补充不够。本例中运用到了体育运动的知识,部分同学(特别是女生)对于实际奖牌的计数和有些体育竞赛的结果了解模糊,以至于影响到了后续问题的解决。

参考文献

1.张来春.上海市新中高级中学.《WebQuest——探究式学习的一种形式》

2.秦卫东.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WebQuest:因特网环境下的探究性学习》 ■

猜你喜欢

网络资源
知识组织理论下图书馆网络资源发现服务体系优化研究
基于SDN的分片网络资源编排系统设计
网络资源在阿拉伯语教学中的应用及成效分析
基于预测的虚拟网络资源分配方法
日本网络资源存档项目实践研究
在线社交网络资源评论关系超网络演化模型
网络资源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谈网络资源在大学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运用优质网络资源 促进数学课堂优化
网络资源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