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热的冷思考

2009-06-13张巧兵

新课程·下旬 2009年12期
关键词:合作学习数学课堂教学

张巧兵

摘 要: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形式,也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的重要形式,更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的重要形式。因此,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研究,将小学数学课堂创建成为学生有效合作学习的舞台,以使这种学习方式更合理、更有效。

关键词:数学 课堂教学 合作学习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很受教师们的欢迎。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大胆尝试,但是,在平时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许多教师对于小组合作学习产生的背景了解甚微,把小组合作学习引进课堂,仅仅是流于形式,导致合作学习产生异化现象。如:

有位教师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一课时,课始,让学生看着课题,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你看了这一题目,想了解哪些数学知识?”让学生花了整整5分钟的时间来小组讨论、交流,再指名学生发言。接着,这位教师又让学生小组合作分铅笔,从而体会什么叫“余数”。然而本课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这一概念,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难点,这位教师不得不再次让学生小组合作——用小棒摆三角形。面对这样的课堂教学,我们不禁要问:在这一节课中,难道真的就需要学生转3次身,回3次头,才能真正掌握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吗?

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课堂尽管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但所讨论的问题没有思考性、启发性和探索性,学生不加思考就能回答;有的问题虽有思考性,但学生刚刚转过身,还没进入讨论状态,教师就宣布讨论结束……使小组讨论成为一种课堂教学的“摆设”,把小组合作学习简单化。这样的合作学习,是没有什么效果可言的。

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更好地展开合作学习,避免合作学习的异化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职责分明,分工协作

小组合作学习中要注意做好分工工作。如组长、记录员、资料员、报告员等由组内每个成员轮流担任。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工作,记录员负责合作过程的记录工作,资料员负责学习资料的收集工作,报告员负责填写学习报告,代表小组进行学习成果的汇报。只有小组成员之间相互配合,在共同的任务中明确各自的分工和责任,学生才能在合作中活而不乱,小组合作学习才可能取得成功。

二、切中重点,有序运作

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合作伊始,就应该围绕本课学习内容的重难点问题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教学中,提出某一个问题后,首先应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然后在此基础上,再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在组内交流各自的看法,再在全班交流。在发表见解时,可以补充、更正、辩论,也可以保留自己的意见。如前面提到的《有余数的除法》一课的教学,学生对“余数”这一概念并不陌生,他们都知道分东西有剩余,这个剩余的数就叫余数,学生理解起来并不困难。而难点是理解“为什么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让学生展开小组合作学习——用小棒摆四边形。用四根小棒可以摆一个四边形,那么用五根小棒能摆几个,还余几根呢?用六根呢?……学生一边摆,一边完成以下表格:

随着小棒的逐根增加,学生会发现余数总是出现1、2、3。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讨论:“余数可能比4大吗?为什么?”通过组内合作摆四边形,填写表格,相互讨论、交流,学生亲身体验、理解了“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这个规律。

三、合理指导,恰当评价

我们在听课中,总是很遗憾地发现,教师对合作学习方法的指导少之又少,常常是一句“下面请大家4人一小组合作学习……”等,说得很简单,学生往往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并不知道应该怎样去合作。因为教师的合理指导可以说是合作学习的前提,而科学的评价则是合作学习成功发展的关键。所以对合作学习进行合理的指导和科学的评价是十分重要的。评价要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要重视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小组中个人的评价相结合。

四、学会倾听,培养习惯

在交流时,应该让学生学会倾听,处理好踊跃发言与虚心听取的关系。倾听是对发言者的尊重,只有热情倾听他人发言,才能使发言人感到自己是受欢迎的。不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是一种不礼貌、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教师应该逐步培养学生虚心、耐心、细心地听取别人的意见的习惯。

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形式,也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的重要形式。更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的重要形式,因此,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研究,将小学数学课堂创建成为学生有效合作学习的舞台,以使这种学习方式更合理、更有效。 ■

猜你喜欢

合作学习数学课堂教学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