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别样的玛蒂尔德

2009-06-13陈思刚

新课程·下旬 2009年12期
关键词:新探项链人物形象

陈思刚

摘 要:《项链》中的主人公玛蒂尔德在大家的心目中一直是一个只顾追求享乐、爱慕虚荣的女人,但是如果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进一步地思考,则应该发现她还有被我们一般读者忽略的可贵的一面,那就是“有过错勇于承担责任而不逃避,有困难坚强去面对而不退缩”的坚贞不屈、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本文就是从大家经常容易忽略的这一面来重新探讨玛蒂尔德这个人所共知的人物形象,给大家展现一个别样的玛蒂尔德。

关键词:项链 玛蒂尔德 人物形象 新探

《项链》是法国著名小说家莫泊桑的一部短篇小说,我不止一次地阅读过它。文中的女主人公玛蒂尔德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于她这个人物形象如何定性的问题,历来是许多评论家争论的焦点,以前的许多教科书和评论文章大都认为玛蒂尔德是一个“爱慕虚荣、追求享乐的小资产阶级女性的典型”,这种观点取得了大多数读者和评论家的认同,但是在接受之外,很多人也怀疑这种定性不够妥帖和全面:如果玛蒂尔德仅仅是一个只顾追求享乐、爱慕虚荣的女人,那么她在丢失项链之后,十年的含辛茹苦、省吃俭用、为还巨债而表现出的坚韧不屈,则又说明了她怎样的性格呢?从初读《项链》至今,历经多年,这种疑虑和想法终未释怀,现重读作品而深思熟虑之,终至释然:玛蒂尔德丢失项链前的所谓“追求享乐、爱慕虚荣”,只是她不安于现状而追求更高生活品质的人的本能欲望的具体体现。试想我们现在的人谁不希望有比现在更好的物质生活享受,谁不想努力去争取更高的被人认同、被人尊重的人生价值呢?因此,我们要做理性的分析,不能一味去指责她。至于她在丢失项链之后的历尽艰辛、勇偿巨债则分明向我们展示了她勇于承担责任、诚实守信和要强、坚韧等可贵的性格品质,这正是我们现代一般人所很难做到的,同时也是我们现在所应该提倡和追求的。

现在我们就具体地分析和探讨一下玛蒂尔德的人物性格特点:

一、丢失项链前的“追求享乐、爱慕虚荣”

文章一开头就点明玛蒂尔德“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美丽动人”在现在看起来是一个女人天生的最大的、最值得骄傲的资本,如果她是出生在一个有钱有势的家庭,我想她肯定是一个令人瞩目、众人追捧的“天之骄女”,但是她偏偏就是“好像是命运的差错,出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庭”,这就决定了她“不能够讲究打扮,只好穿得朴朴素素”,“不能够过高雅和奢华的生活”,但是她“觉得很不幸”“不断感到痛苦”觉得“这好像降低她的身份似的,”当她面对“寒伧的住宅,暗淡的墙壁,破旧的家具,粗陋的衣料”时,就“使她感到苦恼”,于是心里就引起悲哀的感慨和狂乱的梦想,梦想到奢华的生活、高雅的交往,向往着“得人欢心,被人艳羡,具有诱惑力而被人追求”那种自我陶醉的场景。本来这只是她的梦想罢了,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但是由于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这个梦想成为了现实,并且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在那次高雅的上层人物聚集的舞会上,她“得到成功”,她“比所有的女宾都漂亮、高雅、迷人”,她“满脸笑容,兴高采烈”,以至于“所有的男宾都注视她,打听她的姓名,求人给介绍”“部里机要处的人员都想和她跳舞”,最后甚至“连部长也注意到她了”,因此她“狂热地兴奋地跳舞,沉迷在欢乐里,什么都不想了”。这次舞会给了她一个尽情展现自己“美丽动人、高雅迷人”的机会,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价值感得到了充分地体现。

由于命运的安排使她无钱无势,使她无缘于奢华的生活、高雅的交往,而充满幻想又使她不屈从于命运、不安于现状,从而去努力追求、去实现,哪怕只是一瞬间。试问,面对贫困的物质生活,不被人认可、尊重的精神生活,现代人有谁又能够泰然处之,而不努力去拼搏、去奋斗,从而改变它呢?鉴于此,我个人认为,所谓玛蒂尔德的“爱慕虚荣、追求享乐”,只是她追求更高层次的物质生活、更大的人生价值体现而已,是人的本能需求的客观表现,本无可厚非,我们不能去指责她、批评她、否定她,相反,我们更应该去理解她、同情她、支持她。

二、丢失项链后的勇于承担责任、要强、坚韧——表现她的诚实守信、坚贞不屈

乐极生悲,在狂欢之夜,得意忘形的玛蒂尔德却把借来的项链丢了,这对他们俩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在丢项链之前,无论怎样,他们还能用得起女仆,还有相对比较宽敞舒适的房子,能经常喝鲜美的肉汤,总之,还算得上是一个“小资”之家,丢项链以后,为了赔项链而即将面临巨额债务,从此他们的生活将发生彻底的改变。面对这样的沉重打击,虽然“两个人都愁苦不堪,快病倒了”也考虑到了“未来将压在身上的残酷的贫困,肉体的苦楚,精神的折磨”,但是玛蒂尔德却没有推卸责任,而是勇于承担,“她一下子显出了英雄气概,毅然决然打定了主意,她要偿还这笔可怕的债务”。于是她“辞退了女仆人,迁移了住所,租赁了一个小阁楼住下。”从而“懂得做一切家务活和处理令人讨厌的杂事”,“穿得像一个穷苦的女人”到处“争价钱,受嘲骂”,以至于“一个铜子一个铜子地节省她那艰难的钱。”终于,这样艰难困苦的生活持续了十年,账还清了,但是玛蒂尔德却由一个“美丽动人”的女人被生活折磨成了一个“穷苦人家粗壮耐劳的妇女了”。也许有人会说,面对如此的巨额债务,作为一个无钱又无势的女人,除了拼命吃苦耐劳努力还债还能怎么样呢?那我说,此言差矣,试想,作为一个“美丽动人”美少妇,在舞会上大显身手、出尽风头连“部长也注意到了”的美人,如果她纯粹是一个“爱慕虚荣,贪图享乐”的女人,面对如此的巨额债务,她一定不会那么吃苦耐劳,也不会那么诚实守信,凭借她的姿色完全可以不择手段,因为在当时(即使在现在)她要在那个荒淫糜烂的法国中上层社会捞足还债绝不是无机可乘,她只要愿意(像《珠宝》中的郎丹夫人那样)完全不必付出十年辛劳的惨重代价。然而,她却不那样,她英勇而毅然地选择了做“苦役”,选择了用辛劳和汗水去移开命运设置在自己面前的拦路大山。勇于承担责任,敢于直面困难,敢于正视残酷的现实命运,真正地做到这一点绝非易事!不是异常要强、坚韧和有着强烈责任感的人,只怕早就在命运的无情脚下跪倒求饶了。

有过错勇于承担责任而不逃避,有困难坚强去面对而不退缩,这就是丢失项链之后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另一个玛蒂尔德,一个有别于我们一贯认为的只顾“追求享乐,爱慕虚荣”的别样的玛蒂尔德。

参考文献:

高中语文课本《项链》一文 ■

猜你喜欢

新探项链人物形象
丢失的项链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尚书》中“迪”释为“由”新探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环京城的“月季项链”来自哪里?
辛弃疾田园词中的人物形象
“宝钗扑蝶”意蕴新探
巧用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找项链
汉代鼓吹乐新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