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动解剖学的学习方法探析

2009-06-13张玉瑞王晓婧

新课程·下旬 2009年12期
关键词:记忆法解剖学记忆

孙 立 张玉瑞 王晓婧

学习方法,是指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手段和途径的总和,通过最佳途径,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并获得选择和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进行有效学习的能力。

一、师生角色互换法

改变教师与学生的位置,让学生充当讲授者,教师作为学生中的一分子进行评价,可以提出问题,让讲授者做答。该方法的训练,学生既巩固了已学过的基本知识,而且综合能力也有所提高,特别是语言表达能力有很大程度地提高。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主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训练,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和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师生角色互换,昔日的学生走上讲台,带着胸有成竹的信心,体验着“初为人师”的感觉。而从教的教师则成了台下的“学生”,换一个角度审视自己的教学过程,有一种焕然一新的的感觉,看到真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者,受益匪浅。从某种意义上讲,也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最重要的是给学生的评课,可以弥补学生学习中的不足。通过该方法,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可以通过某种方法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适应多变环境的能力,而且还为教育实习和毕业走向社会打下一定基础。

二、重视实验法,培养应用型人才

运动解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是运动解剖学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入观察各种实验现象,掌握基本的人体结构机械运动规律,培养动手和动脑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实验法的关键。

作为体育院校的学生,理论知识相对薄弱,分析综合能力较差,但学生思维活跃,尤其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较强。运动解剖学实验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借助实验引导,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有利于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分三个层次:(1)基础性实验,主要学习实验的基本方法、基本仪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学习中规范地完成实验的基本程序,练就扎实的基本功。(2)科学引导性实验,启发学生科学创想、培养研究和探索能力。该过程中教师提出要求,学生操作完成,并创造性地发展。(3)设计性实验,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了部分基本实验后,初步具备了基本的实验技能,可以展开自己的思维,遵循实验方法,自我创设实验情景进行实验。

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方法,根据实验要求正确选择实验仪器,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步骤,独立地完成操作实验的能力。

通过实验法,对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查阅文献;启发学生科学创想和创新意识,培养初步的科研能力具有良好的作用,实现了实验课的真正目的。即经过实验教学,使学生获得相关的实验理论知识,掌握必要的实验技术和操作技能,提高动手能力和学生间的协作能力,培养良好的实验工作素养,并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的科学创想,培养创新性人才。

在实验学习中,既可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同时,又可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学生在实验课学习中,对三维结构进行认真细致地观察和触摸,既加深了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兴趣学习法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体育专业学生一般对文化课的学习比较缺乏兴趣。一个学生如果对某一学科失去了兴趣,就会失去刻苦钻研、积极进取的力量,从而导致学习效率降低,跌入“越学越累”的怪圈。

兴趣是人们对于客体的特殊的认识倾向,人处在兴趣的反应活动中,学习积极性就会迅速提高,故兴趣被看作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学生对某一学科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对这门学科的相关知识的储备量,对今后知识的学习起重要作用。要想学好且记牢它,首先必须对其感兴趣,这样一来才能变被动记忆为主动记忆。只有激发起记忆的主动性,才能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终生难忘。

学习的过程是一种富有问题情境和探究性的思维活动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适当地加入一些与之有关的体育知识,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去学习。通过学生自己感知、体验、思考联想后加以综合得到更加牢固的知识,激发自身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在运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可在确定的目标中,自我决定学习的深度及广度;可根据自己学习的速度和理解程度,调整学习时间,有了较多的自我思考空间,形成愉悦地、主动性地自学。通过对解决问题中自我的反思升级以及教师和同学的评价,使自己逐渐掌握自身获取知识的方法或者改进了自学的方法,培养自学能力。

四、记忆法

由于运动解剖学是一门以形态结构为主的学科,具有基本知识点繁多、知识点间相互联系少、逻辑性差、概念琐碎复杂,缺乏形象生动性等特点,对于初入大学校门的体育专业学生来讲,学习起来常感到很枯燥,许多学生在知识点记忆方面采用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的做法,往往使学生误入死记硬背的误区,长此以往,未经消化的知识点就会堆积在大脑中,既影响学习效率,又使学习失去兴趣性和研讨性。可以采用如下记忆方法,有效进行学习:

1.顾名思义法

由名称可以推断出意思,该方法是一个非常简单而又实效的方法,便于概念的理解和记忆。“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各器官形态、位置、结构的科学。记忆该词时可先就其字面意思展开:“解”即解开、打开;“剖”即用刀割开。故解剖学就是指用刀切割开人体后看见的人体器官的形态与位置。

2.特征记忆法

对于一些结构相似,不易区分的知识点,可采取主要特征记忆法。记住了重点特征,然后再展开记忆。如学习身体各部椎骨时,让学生抓住不同椎骨的各自特点去认识记忆:颈椎横突根部具有横突孔,胸椎椎体侧面有与肋相连结的关节面,腰椎椎体特别大。

3.图示记忆法和图文记忆法

利用解剖形态的特点,把教学中需要记忆的重点内容用某种符号、颜色或图形等予以标志、勾划,使其孤立或特殊化,来加强记忆。如在学习大脑皮层运动区机能定位时,用人体简图表示出各种运动中枢在运动区所处的位置及所占区域大小。这样不但易于巩固记忆,而且可根据图示很容易地推导出:“控制身体某部位的大脑皮层与被控制部位的实际大小不成比例,而与控制的精确度成正比”的结论。

可将图象和文字结合起来记忆,在头脑中产生深刻的印象。如解剖学课本中人体的基本切面和基本轴(2001版人体解剖学6页图绪-2),如果用一段枯燥乏味的文字记忆起来是相当困难的。

4.字头记忆法、口诀记忆法和歌谣记忆法

把需要记忆知识部分的字头排列起来记忆,应用时再引出整体内容,使知识点变得简单、好记。字头可以成为记忆的向导,将一个最有特点,能与整体联系起来的字抽出来进行排列,先将内容默记几遍,达到基本熟悉,而后只记字头,就能将所有的内容回忆起来。

对于一些复杂的内容可以编成“顺口溜”,将有助于记忆;也可以利用汉字谐音,将一些枯燥难记的内容编成顺口溜或有趣的语言,把知识生动化、幽默化,利于学生学习、记忆。还有躯体运动中枢和躯体感觉中枢共同特点,“上下颠倒,左右交叉;功能复杂部位大,头部投影正常化”。此法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轻松地记住了所要掌握的内容。

五、归纳总结、对比法

学生认识不够,往往意识不到运动解剖学知识的重要性,把解剖学看成是一门枯燥的学科,不能活学活用。但细心一点就会发现,很多知识都有可比性,若把这些知识作以比较,就可以使原本孤立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清晰的知识框架。可以把不同章节的知识点横贯起来,可以把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知识联系起来;可以将人体复杂的形态结构按其内在联系、特征、性质或有共性的部分进行归纳分类,会感到条理清晰、知识系统。

六、课堂讨论学习法

在课堂讨论、案例分析过程中,由于未能与教师积极互动起来,加之讨论目的不明确,范围不清楚,讨论参与面广,课堂讨论总是以随意讨论的形式进行,最终导致案例教学缺乏实效性和可行性,没有突出课堂讨论的重大作用。

参与课堂讨论,可以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1)只有在熟悉内容的情况下,才能参与讨论,这样就促使学生主动去学习,而且还要认真查阅相关资料;(2)必须经过收集、整理、分析资料,反复思考,然后才能形成自己的观点,这样可锻炼他们严谨的科学思维能力;(3)要把自己的观点清晰地表达出来并且有说服力,需要的是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良好的心理素质。例如:讲完骨学总论的基本内容后,就布置讨论课,要求学生自己归纳体育锻炼对骨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影响。讨论中有意引导学生对过度负荷锻炼或无任何运动的影响,学生从此点发散到其他学科,扩大知识面,活跃思维。所以,应多参与课堂讨论。

七、课后复习与课前预习法

有些人认为没有必要进行课前预习,认为预习使学生提前知道了学习内容,知道了结论,使课堂失去了悬念和新奇,会影响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教师组织课堂教学。

有的同学认为,理解的知识就容易记住,这看法是对的。但他们忽略了理解的知识还是要通过不断地复习才能真正记牢。如果不复习,这些知识从量上说——太多;从质上说——太乱,从而难以达到学习的最佳效果。

课前预习实际是一种读、看、思相互渗透的过程,从而使学生的思路与教材的思路在课前取得初步融合,再通过课堂的讲述,最后的复习进一步强化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迹,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记忆。

复习是一个记忆的强化过程。遗忘规律是先快后慢,一周内遗忘最快,以后逐渐减慢。因此,每次课前5~10分钟进行复习或两周后进行一次测验,巩固所学知识。即在遗忘最快的时间进行最有利记忆痕迹的强化,使知识得到巩固。

本研究紧紧把握运动解剖学这门形态学课程的特点,改革学习方法和学习手段,充分利用挂图、模型、标本,使复杂的人体结构简单易懂。通过课堂讨论和损伤案例分析,活跃了课堂气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生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增加了学习运动解剖学的兴趣,课堂讨论使所学知识前后串联起来,重点、难点更加明确,从而使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效果良好。 ■

猜你喜欢

记忆法解剖学记忆
高中数学学习中公式的记忆法则
CBL结合微课在神经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记忆中的他们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
解剖学教师培养模式的探索
正常人体解剖学知识竞赛的规划设计与组织开展
不同教学模式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讨
超级记忆法 等4则